寻牛斋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个人资料
帕格尼尼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俄罗斯之旅(四) -东正教与中国

(2019-09-26 13:34:01) 下一个

俄罗斯人百分之九十以上信奉东正教,大街小巷各式东正教堂星罗密布。一些大的东正教堂也成了游客们的旅游景点。凡是供人参观而不再提供宗教仪式服务的教堂都需要购票。如果教堂还在使用中,有宗教仪式,都对外开放,可以免费参观,但不可以照相。

在莫斯科,有三个主要的教堂景点,首先是克里姆林宫的教堂广场,建于15世纪末。这是一个教堂建筑群,包括圣母升天大教堂、天使长大教堂、报喜大教堂、多棱宫、女皇金厅、小礼拜堂、圣母法衣存放教堂、牧首宫和十二使徒教堂。中心广场自沙皇时代就是俄罗斯举行典礼、皇帝加冕、招待外国使节的地方,现在也依然举行各种仪式。

离莫斯科70公里有一个小镇叫谢尔盖耶夫,这里是东正教的发源地,也形成了一个教堂建筑群。其中圣三一大教堂是俄罗斯最著名的大教堂之一,这里也有全俄罗斯最大的男修道院。1608年,波兰军队围困谢尔盖耶夫,想从这里打开通往莫斯科的缺口,但竟被顽强地阻击了16个月之久,修道院也因此成为俄罗斯坚强不屈精神的一面旗帜,东正教也得以广泛流传。

在莫斯科河畔的基督救世主大教堂建于1883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之一。1931年,苏共决定在这里修建“苏维埃宫”,把教堂的镀金圆顶、十字架、铜钟、壁画、大理石雕塑、吊灯等统统拆走,然后将教堂炸毁。由于各种原因,苏维埃宫最终未能建成。苏联解体后,在民众强烈要求下,于1992年开始筹款重建,八年后基督救世主大教堂再现于世人面前。

圣彼得堡也有三处教堂景点。伊萨基辅教堂,也叫圣伊萨克教堂,建于1858年,至今穹顶没有再重新镀金,但依然光彩夺目,令人叹为观止。教堂在二战中遭到严重破坏,战后用了20多年才修复成今天的面貌。在光洁的花岗岩石柱上,仍可以看到弹痕累累的印迹,在修复工程中没有进行修补,目的是告诫后人不要忘记过去的历史。这座教堂有螺旋楼梯,可以登高眺望圣彼得堡全景。

滴血救世主教堂是为了纪念遭暗杀的亚历山大二世而建造的。虽然规模比较小,但从艺术造型和色泽上看,滴血教堂可以和莫斯科著名的“洋葱教堂”圣瓦西里大教堂媲美。它内部的马赛克壁画甚至更高一筹。不巧,我们去的时候,教堂的顶部正在维修,未能一览全貌。

喀山大教堂是我最喜欢的教堂。它的设计不同于其他教堂,半圆型的柱廊由94根圆柱组成,向外延伸,环抱广场。喀山大教堂是免费的,我们去的时候正在举行宗教仪式。唱诗班的歌声和牧师的祈祷一唱一和,非常好听。东正教教堂里是没有椅子板凳的,教徒们都要站着聆听牧师的教诲。

除了这些有名的大教堂外,街头巷尾的教堂也都很好看,处处点缀着城市。

有一天在莫斯科逛街,无意中来到一个教堂,里面的书架上、墙壁上发现有中文资料。原本以为,这是为中国游客提供的方便,后来上网一查才知道,这是俄罗斯东正教中华会馆。据网上介绍,这是全俄罗斯唯一用中文进行礼拜的东正教堂。我们去的时候,教堂里空空的,只有一个俄罗斯神职人员。

据教堂的中文资料介绍,东正教是三百年前开始进入中国的,到了1949年,中国一共有106座东正教堂,约一万名中国教徒,同时为在东北地区的俄罗斯侨民服务。派到中国的牧师很多都是汉学家,对中国语言有很深的造诣,曾把圣经翻译成中文和满语,编写过汉俄字典,奠定了汉字拉丁字母注音的基础。

1949年后,由于中、苏之间的特殊关系,在中国的东正教会并未受太大影响。国务院甚至任命大司祭瓦西里·姚(姚福安)为北京主教。到了60年代文革期间,中国东正教堂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被炸毁。大司祭斯捷凡·吴在遭受无休止的折磨后被枪决。神父亚尼基塔·王(王玉琳)被红卫兵用铁棍猛击头部死亡。文革结束后,中国政府并没有正式承认东正教的合法存在,但默许四个中国东正教会进行活动。还存在的一些教堂建筑都变成了歌厅、餐馆等。

或许还是因为中、苏之间的特殊关系,进入普金时代后(普金是虔诚的东正教徒),中国对东正教网开一面。最近十年里,中国对其他基督教进行打压,拆除十字架,却拨款修复了两座文革期间被毁坏的东正教堂。2009年,中国企业家获准复建了哈尔滨的尼古拉耶夫大教堂。先后有十几名中国东正教信徒被派到俄罗斯的神学院学习。另外,中国最高领导人会见西方宗教领导人极为罕见(1988年邓小平接见美国Billy Graham为一例)。2012年,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基里尔访问中国,习近平在人大会堂正式接见了他;2016年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回访了大牧首基里尔。所有这些举动,突显中国对东正教的重视(或者对普金的献媚)。把政治放到一边,这次俄罗斯之旅,参观到俄罗斯东正教中华会馆,了解到中俄这一层的历史,开阔了眼界,觉得很有意义。

俄罗斯之旅(三)-七姊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