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与愚

经历,感悟,思考,探索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上海青年王申酉被执行死刑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2025-10-07 04:39:16) 下一个

上海青年王申酉被执行死刑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鉴 正

  王申酉的思想,在今天看来,都是正常的思想。他的不幸,就在于比常人早想了一二十年

  他批评在我们国家里,还存在着革命功臣与广大平民的不平等是1963年;
  他批评思想独裁是1964年;
  他批评三面红旗一出,三年困苦降临到六亿人头上是1965年;
  他批评在六万万人民中空前地培植起同封建时代类似的个人迷信、个人崇拜是1966年;
  他指出十年前划了30万(注:原文如此)右派分子,他们绝大多数是无权无势的耿直志士是1967年;
  在他1976年11月18日到23日写的供词里,他全面的反思了建国以来一系列极左思想的恶果,提出了尊重价值规律,打破闭关锁国,实行对外开放等系统的改革主张。

  他的观点,不过是写在日记中,写在给女友的书信里。他没有结社,也没有把他的主张付诸政治活动,仅仅因为思想,因为他的头脑里产生了与当时统治者不一致的思想,于是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让我们记住王申酉被枪杀的日子吧:1977年4月27日。这个日子和遇罗克被枪杀的日子1970年3月5日一样,都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都铭刻着国家的耻辱。苏格拉底被杀死是在2400年前;布鲁诺被烧死是在400年前;而中国杀死自己的思想家是20世纪70年代。遇罗克活了27岁!王申酉也只活了31岁!有人感叹当时中国没出几个思想家。中国人不是天生没有思想能力,而是最杰出的思想者,竟然被推上了断头台。

  王申酉在80年代初平反时,首都的一些新闻机构组织金凤等一流记者,花了很大的力气去采访,准备向宣传张志新一样大张旗鼓地宣传王申酉的事迹。然而,报导写成之后,有关领导人却提出:藏之名山,传之后世。藏是藏起来了,文稿在金凤手里已经藏得发黄发脆。能否传之后世,就不好说了。连同代人都不知道王申酉是谁,后世人怎么会想起寻找他的踪影呢?

◇ 一位马克思主义者的所谓供状

  警车飞快越过上海闹市区,驶向普陀区拘留所。当晚即开始审讯,紧紧围绕着所谓恶毒攻击伟大领袖的罪名而展开。

问:你的矛头针对谁?
答:我主要写的是现在的社会情况。
问:我们的社会是什么社会?
答: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我想有很多情况不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国民经济停滞不前;生产力不能高速度增长;科技水平不是高速发展;文学艺术也不能达到高水平。我们社会是闭塞的,不是如马克思所讲的和国际交往密切。
问:为什么你的攻击在1976年?
答:我感到邓小平重新工作以后,中国有了希望,我的思想是和他完全合拍的。1976年批判邓小平以后,我情绪抵触,认为国家没指望了,自己也失望了。这在给女朋友和弟弟的信上都讲了他给女朋友和弟弟的信都给公安局当作罪证收缴了,在内蒙做工的弟弟也被关了起来。

  一个多月20次审讯,预审员反复要求王申酉承认所谓恶毒攻击罪。而王申酉认为这不是攻击,他是讲真理,讲人所共识的客观事实。

  1976年11月18日,办案人员要王申酉重写一遍给女友的那封没有写完的长信内容,作为一份他全面的亲笔供词。

  原来的那封信已被他丢到水池中毁掉了。再重复写这封信时,他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参考,手头也没有马恩典籍可供翻阅,一切全靠他惊人的记忆力,全靠他对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理解,靠他多年生活的观察积累和深入思考的透彻分析,他下笔一泻千里,从11月18日到23日,6天中写了6万多字。

  王申酉在1976年9月7日至9日用三天工夫写给他女朋友的这封长信分八个问题。除了他谈到与女朋友的结识及双方关系发展前景的问题外,主要阐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与他的世界观;对1949年以前中国历史的看法;对苏联历史的看法;对1949年以后中国历史的看法与对M的看法;对中国目前现状的看法。

  这是一份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剖析当时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探求建立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很有价值的宏篇论文。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却被当时的审查者们当作王申酉恶毒攻击罪的罪状供词拿出来。

  王申酉这份亲笔供词全部复述了他在写给女朋友信中的内容,是他十年探索、刻苦攻读马克思主义联系社会实际形成的真知灼见。

  当时万恶的四人帮已经被粉碎,文化大革命已宣布结束,他满怀希望他的命运会有根本的改变。他给父母写信,要求他们用他的工资代买《资本论》1-3卷、《剩余价值学说史》1-3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传》、《论一元唯物史观的发展》、《没有地址的信》、《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等书送来,还准备在牢中再次攻读马恩著作。谁料想竟无人理会他的正当要求,连这封家书也被扣压。他日日地兴奋和期待着。他万万没有想到,粉碎四人帮后的1977年,个人迷信、极左思潮仍然紧紧禁锢着当时执政部门一些同志的头脑。凶险的命运在等待着他!

  六分钟决定他的命运,他不幸倒在我们自己人的枪口下。1977年年初,北京传来中央文件和通知,再一次强调要注意阶级斗争新动向,凡是恶毒攻击者,必须严厉镇压,决不手软。

  1977年3月,上海市革委会决定在五一节前要召开反革命分子公判大会,要求法院上报案例。上海市高级法院死刑复核组人员立即到各区、县选择公判典型。王申酉不幸被选中。全面专政机器飞速开动。

  时间紧迫,连表面上的法律程序也顾不得了。按规定,公安局向法院起诉后,法院才能受理审讯、判刑。可是,王申酉一直关在公安局,并未移交法院审讯。为了赶在3月20日前向市委上报公判案例,3月8日,市、区两级法院审判员联合突击审讯王申酉。此时,他们还没有接到公安局的起诉书。普陀区公安局的起诉书是在3月9日才正式送到区法院的,而在头一天法院却已开始审讯。

  3月8日、9日、10日、16日上下午,普陀区法院和上海市高级法院联合提审王申酉五次,围绕攻击罪整理出了攻击伟大领袖、攻击文化大革命、攻击反右派运动、攻击反右倾运动、攻击大跃进、攻击人民公社运动、攻击批林批孔、攻击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等九项恶毒攻击罪。

  3月14日,普陀区法院党组和普陀区公安局分党委联席会议决定:对王申酉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3月17日,普陀区区委书记董镇同志认为王申酉只是动嘴,没有动手,写信没有扩散,不宜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他批示:判处死刑,缓期两年。

  区法院党组将原报批死刑,立即执行和区委书记的批示死刑,缓期两年两种意见一并上报上海市高级法院党组。

  3月25日,上海市高级法院党组开会讨论,一致意见:判处王申酉死缓。

  4月5日,当时上海市委主要负责人在全市党员干部大会上说: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1977年中央五号文件精神,开展几次大的打击,抓住典型案例,坚决打击,决不手软。

  参加会议的上海市高级法院院长开完会回来,睡不着觉。他想自己过去曾被市委领导批评太右,今天会上的精神是对政治案件判刑要从严,王申酉的案子我们判死缓是否轻了?如果上报市委审批时,市委意见是死刑,立即执行,岂不说明自己真的右了?想来想去,他决定将王申酉案改为死刑,立即执行!

  4月6日上午,他召集党组开会,传达市委会议精神。建议立即改变上次党组判处王申酉死缓的决议,改判王申酉死刑,立即执行!王申酉的命运就这样可悲地决定了。

  我们采访中了解到,上海市高级法院死刑复查组、刑一庭以及所有党组成员都没有看过王申酉写的六万言的供状,他们判刑的根据只是区法院整理的几百字的九条罪状。

  1977年4月7日,一间布置得十分幽雅的会议室里,当时的上海市委常委会讨论市高级法院上报的公判案件。这一天他们共讨论了58个案件,决定了68个罪犯的判刑,每个常委都分到了一袋装有罪犯罪行的材料。他们在讨论这决定人命关天的大事时,包括汇报时间,平均每六分钟就讨论决定一个死刑案!王申酉的案子,排在第12名。高院刑一庭同志同时汇报了普陀区委建议死缓和高级法院党组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两种意见。市委的决定性意见是杀。

  那位高级法院院长庆幸自己把死缓改为死刑,不会再被他的顶头上司批评他右了。

  1977年4月27日下午,普陀区体育场上,召开了一万六千人参加的公判大会。王申酉被押赴刑场,中弹倒地。这年他31岁。

  可笑的是,上海市高级法院的书面批文,在王申酉被枪决后的第二天才送到普陀区法院,而区法院却在没有见到批复件之前就宣布判决了。

  王申酉生前说过:人是应该为信仰而活的,我也愿为自己的信仰而死!他的话不幸而言中。他为追求和坚持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而献身。

  1981年4月中共上海市委召开了庄重的追悼大会,为王申酉正式平反。受他株连坐牢的弟弟和朋友也都同时平反。

□ 来源:《炎黄春秋》2004年第9期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