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朔:要是全国下令追星,我就追他
有人说,国家走了一段弯路,对你我就是一生这句话并不适用于阿城。
▌礼失求诸野:野蛮年代的精致教育
1949年,阿城生于北京,彼时父母刚好随解放军进北平城,遂取名钟阿城。好名字没有给他带来好运气。
八岁那年,父亲因为言论被打成右派、开除公职,下放到渤海边扫厕所。一家人被赶出机关宿舍,住进了大[
阅读全文]

何方:在饥饿线上挣扎的1960年
我这次下放劳动改造,时间也许还不到一年,但值得专辟一节来叙述。因为这是我一生八十多年来经历过的最艰苦最难挨的日子,使我对我们的国情和中国农民群众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对毛泽东思想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开始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这段时间不长,但确实值得[
阅读全文]

陶斯亮:笔祭德华
发布时间:2025-04-14作者:zhangjie
FacebookTwitterLinkedInGmailPartager
好像与胡德华自然而然就相识了,算起来也有四十年了。
德平和我同在延安出生,父母又相邻而居,似乎天生就是朋友,所以总认为德华是小弟辈,难免拿捏出一种大姐的劲儿来。德华却也从没介意,真是把我当大姐看待,至今他叫亮亮姐姐时的音容笑貌犹在耳边。对德华离去这[
阅读全文]

沈醉惊曝真相:李公朴、闻一多并非军统暗杀(转发)1946年7月中旬,在云南昆明发生了一系列政治刺杀事件,其中最著名的是民主人士李公朴与闻一多先生在相隔不到三天内分别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由于军统在国民党特务组织中最为著名,所以当时几乎所有人都将矛头指向了它。然而,正如沈醉后来所写的回忆录中所揭示那样:李、闻二位先生并非军统特务暗杀。 点
阅读全文]
原载:《炎黄春秋》2009年第3期来源:凤凰网口述:杨尚昆整理:张培森(中央党史研究室)杨尚昆同张闻天有着将近40年的友谊,称得上是知己的战友。2007年为纪念杨尚昆诞辰100周年,我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一位同志打来电话,说要带电视台人来采访我,约谈关于杨尚昆同张闻天的交往,于是从有关材料中找出了一份1986年杨尚昆的一次谈话记录。这次未曾公开发表的谈话[
阅读全文]

原载:《炎黄春秋》2009年第3期来源:凤凰网口述:杨尚昆整理:张培森(中央党史研究室)杨尚昆同张闻天有着将近40年的友谊,称得上是知己的战友。2007年为纪念杨尚昆诞辰100周年,我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一位同志打来电话,说要带电视台人来采访我,约谈关于杨尚昆同张闻天的交往,于是从有关材料中找出了一份1986年杨尚昆的一次谈话记录。这次未曾公开发表的谈话[
阅读全文]
大饥荒首例“开仓放粮案”:坐牢杀头我一人承担
作者孙建人王祖远
建国初期的储备粮,主要囤积在全国基层各区县的粮库。为随时应付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对我国的封锁和侵略,中央规定,基层一级政府对这些储备粮只有看护的义务,无丝毫动用的权力。这项义务,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中之重,如有违反,轻则坐牢[
阅读全文]
饿死9万多人,唐河县委书记携全家投井自杀之殇
那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段曲折的岁月,这其间发生了一件鲜为人知的悲怆惨剧。
1960年11月23日凌晨1点左右,时任河南省唐河县县委第一书记毕可旦携夫人刘桂香、二儿子毕剑增及3个女儿一起跳进唐河城郊大寺附近的一口深水井里,原打算一家6口人都自杀身亡……
公安厅处长出任唐河县委书记
高[
阅读全文]
1958—1960:洪湖有个李金玉
作者:白伟志
版权归《国家历史》所有
在三年困难时期,湖北洪湖的人口增长率反而出...[
阅读全文]
1980年新华社内参:延安已经饿了十好几年啦
作者:傅上伦、胡国华、冯东书、戴国强
[1980年3月,北国大地春意萌发、冰雪消融。四位新华社记者奔赴西北,开始了为期近半年的黄土高原农村调查。他们写下大量的“内参报道”,供中央最高决策层参考。这里,是其中的一部分。]
走到上一层的窑洞里,只见一个干瘦如柴的老头,缩着脖子斜靠在炕壁上。老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