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运动能力可以以负数计算的人。从小到大,或者说从小到老都很笨拙。
高中毕业时,因为体育不达标,学校拒绝给我发毕业证,老爸只好一边请了体育系的叔叔每天在操场给我补课,一边积极打听学校什么时候会允许补考。其实我自己还好,觉得我一个肯定能上大学的人,干吗在乎你那张高中毕业证?结果还真的是在我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后的一周,学校通知去领毕业证了。
我也曾反思自己为什么运动能力这么差?论基因,父母都是从小干农活的人,老爸从上学到工作一直都是运动健将。追根溯源,问题应该是出在爷爷奶奶那里了。按我们那里的习惯,他们是我的婆婆爷爷。
我在乡下长大,村里的孩子基本上既没有书读,也没有玩具玩。我有很多小人书,还有自己做的娃娃,他们并不羡慕,他们有他们的玩法,而且是让我羡慕的玩法。女孩子玩得最多的首先是踢毽子。
我们那里的毽子和北方人踢的毽子是不一样。北方人的毽子是把鸡翅膀上硬戳戳的大片羽毛插在几个或金属或泡沫的小环上,毽子又硬又重,没有一点弹性。而我们的的毽子做法要复杂得多。
我小时候的毽子是用铜钱做的。剪两个比铜钱稍大一些的布壳一面粘上好看的布料,将一枚铜钱夹在里面,缝好,再在中间缝上小手指大小的布条,最后将一蓬在细软的一头缠好的鸡毛卷进布条再缠紧,一个像大号蒲公英的毽子就做好了。
我有很多的毽子,用一个鞋盒装着,即使几十年过去,我都没有见过比我的毽子更漂亮的。首先我有最好看的毽子底座。因为姨妈在县城的街道缝纫厂工作,我总是有很多漂亮的碎布头,做毽子用灯芯绒的布头最好最结实。因为有条纹,看起来还很有立体感。一般的毽子底座都是圆形的,但是奶奶会做心形的,我还会让奶奶给我做椭圆形的,像一只眼睛。做毽子最好的鸡毛是公鸡后臀部的毛,长且轻重合适。我还有各种颜色的鸡毛,黑色的、白色的、麻灰色的,总之别人有的颜色我都会有,别人没有的我还有。
有一次看见有小伙伴拿着一只褐红色鸡毛的毽子,那是我没有的颜色。便回家告诉奶奶我也要一个。奶奶想了想家里刚好有一只红公鸡,于是连夜用红色带黑点的灯芯绒又给我做了一只毽子底座,还缝了鱼口边。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催着奶奶要鸡毛了。农村养猪养鸡堆柴火的是一大间的偏房,猪是围着的,鸡会罩在一个大竹笼里。爷爷本想是揭开竹笼抓住那只红公鸡拔鸡毛的,没想那只公鸡性子野飞出去了,于是奶奶一边护着我一边指挥着爷爷东窜西跳、爬上爬下地抓那只红公鸡。最后好不容易才抓住了,爷爷攥公鸡的两个翅膀根让奶奶挑出好用的毛拔下来,那只鸡一直在挣扎着叫,可我的注意力全在奶奶拔下来的鸡毛上。那天吃过早饭,我便骄傲地抱着我的一盒毽子出去玩了。
确切地讲,我是抱着一盒各式各色地毽子去看别人踢毽子了。我的毽子是不能用脚踢的,因为会弄脏。所以经常是三个五个小女孩一起踢着一个脏脏旧旧的毽子玩得很开心,而我抱着一盒干净漂亮的毽子默默地看她们踢。我不想和她们分享,她们也不邀我加入。
我有过很多漂亮的毽子,但我从未学会怎么踢。几十年过去了,爷爷在柴火房里东奔西跳抓那只红公鸡的样子一直都印在脑海里,清晰如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