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些日子文学城的博客《王府剑客》(简称王府)搞了征文猜文活动,天天有博文挂在城门口,每天的评论楼层高达三、四百,乃至五百层高,大年三十晚上还上演了一场热闹非凡的春晚。从一月二十一号开始,沸沸扬扬闹腾了20多天,好容易说活动结束了,可参加活动的网友们争先恐后地把自己在王府发的文儿和得到的“奖品”搬回家接着往城头上晒,前面一周每天我[
阅读全文]
都是这些日子发生的事——刘家昌走了,琼瑶走了,还有我的阳子老师。。。
阳子是老师晚年在微信上用的网名,我不用她的真姓名,因为没有经得她的同意写她的故事。
阳子老师绝对是个有故事的人,当然对于华语世界来说肯定不如刘家昌和琼瑶重要,但是她有着和他们一样不平凡的人生,对于她教过的和爱戴她的众多学生来说同样是一个曾经璀璨的存在。
老[
阅读全文]

2024年在北京(4)
在日本过得越久,对日本的愤恨和仇恨也就越大?
标题这句话是我姥爷在他的自传里写的,1925年-1928年,姥爷曾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以前回北京的时候我几乎每天都在外面玩儿,买东西、吃饭或看朋友,我爸妈一向对此颇有非辞——你到底是回来看谁?
这次到家的第二天,我妈一早就堵在卧房门口给了我一本书:“这是你姥爷的自[
阅读全文]

在正文之前先说一下上一篇猜谜的答案:
沈香第一个猜对的迷1:一次性手套,口袋上画了个寿桃,是手套的谐音,故弄玄虚呀:)
两个物件都猜对了的是麦姐,迷2.是一次性筷子头。这个物件我也是第一次见,要我猜的话也不可能猜到。
二位都是咱王府剑客的学霸级人物,祝贺!同时也非常感谢所有网友的参与,重在参与哦!!!
2024年在北京(3)
四十年前预[
阅读全文]

2024年在北京(2)
一夜之间美国总统大选落幕,川普即将再次入主白宫。这两天大家都在猜以后这四年世界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虽然自己对川普不太感冒,但这毕竟是美国人民的选择,我的态度是“随它去吧“!可没料到今天一早发现自己的退休保险金涨了不老少,嘿,原来美国政治和我的退休生活真的不是完全不相关啊!
我们这代人是在中国的政治运动中长大的[
阅读全文]

来澳洲32年,从第三年起差不多每年都会回去,父亲去世前的几年,我每年回去两三次。回家探亲买机票只是花钱的问题,最麻烦的其实是签证。
我应该是从97年开始就使用澳洲护照了。澳洲护照按照2024年HenleyPassport排名榜,是世界前五名最有效力护照之一,可以免签189个国家。但之前中国都不在免签之列,今年6月中国国家总理李强来澳洲访问,意料之外送给我们一个免签1[
阅读全文]

2024年在北京(1)
刚出去了一个多月,先去东京和二妹住了一个多星期,然后俩人回北京两周看望母亲和小妹,之后又折返日本呆了大约一周时间。走这一趟都是访亲问友,除了在日本的时候去了趟神户,基本上没有旅游日程。要说有什么最强烈的感受,那就是在日本和中国,吃的东西比起墨尔本便宜太多了!
疫情后墨尔本食品物价涨了很多,人人都有感受。比如炒菜用[
阅读全文]

读《暮色将近》有感
最近读了一本书SomewhereTowardsTheEnd,中文名为《暮色将尽》,非常喜欢!对于站在老龄起跑线上的我可谓是一部宝典。
《暮色将近》的作者是英国名出版人DiannaAthill(戴安娜·阿西尔),她以随笔的方式记叙了步入老年的心理历程及生活轨迹。
阿西尔女士1936年从牛津大学毕业。二战后就一直从事文学编辑出版,推出众多名作家及其作品,在[
阅读全文]

现在日子过得如同坐高铁,新一年的列车上来刚坐下,一半的路程就走完了。如果不是上星期在学校代课的时候偶尔听到两个人的对话,我真没想起来马上就到六·四纪念日了。那天我在老师休息室坐下来吃午饭,撞到一位数学老师和一名实习华人小姑娘的对话,当时他们的对话已经进入尾声:数学老师:哈,我从美国移民过来的时候还没有入籍考试这么一说儿,你赶上了[
阅读全文]

墨尔本一日冷似一日,天一黑连出去吃饭的兴趣都没有了。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墨尔本即便是冬天,夜晚的温度也不会低过两三度的,哪有那么冷?的确,墨尔本的冬天并不难过,但我总觉得秋冬换季的时候不适应,因为墨尔本的寒冷是冒失鬼一样的脾气,不敲门随意闯入,刚刚还穿着体恤衫,转眼要套上羽绒服。
尽管不想出门,我还是被这里安娜公益剧艺社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