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静流年(原创)

细品时光,轻捻岁月,慢煮光阴。
正文

父亲的“包子论”及其他

(2018-06-15 19:02:06) 下一个


我的父亲张静如

--

我的父亲生前是个知名的历史学家,但在我心目中,他更是一个思想家。他不仅著作等身,遍育桃李,就是在细碎的日常生活中,仍旧可以品味到他的独到之处。

[包子论]

父亲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带弟子,一贯以通俗易懂和深入浅出的风格而著称。

父亲曾经针对研究生在选择研究方向和确定论文题目时的茫然,作过一次专题讲座,其中有一段话,他是这样说的:“年轻人在刚开始做研究时,总是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但终归不知从哪里入手?这就好像一个人面对一个新出炉的包子,不知道从哪里咬第一口?其实无论从哪里咬第一口,只要一口口地咬下去,就一定能品尝到肉馅的鲜美。搞研究也是一样,瞄准了一个方向,勇敢地起步,然后一步步地走下去,当你将所有相关的资料和著作都通读过之后,你便得到了真谛。不要着急,不要贪多,更不要急于求成,凡事都是欲速则不达。”

父亲通过简单的“包子论”,阐述了做学问切不可浅尝辄止,而必须要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这次讲座使他的学生们受益匪浅。

[造厨论]

在我年少的记忆中,家里掌勺做饭的人不是母亲,而是父亲。事实上,父亲在结婚前,对于厨房里的事一无所知。但婚后,由于母亲工作繁忙,父亲便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做饭的义务。父亲历来是个乐天派,他从来没有觉得做饭是件苦差事,相反的,他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开始了他做饭的漫长生涯。

初始,他的厨艺常常好坏参半,有的菜做得醇香溢口,有的菜做得难以下咽。父亲专吃那些难以入口的菜,边吃边琢磨,等下次这道菜再上桌时,一定会焕然一新。父亲信奉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观念,他常说:“烹饪菜肴,除了佐料以外,主要靠的是火候、时间和耐心;同理,治理国家,切勿操之过急,凡事要懂得顺应民心,循循诱导。”

几年后,父亲对于造厨一事已经驾轻就熟了,他做的各式美味佳肴已经渐渐地成为餐桌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舒适论]

父亲的祖上,于明朝时入京,所以,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生活上,他不追时髦,但求舒畅。

现代食品,山珍海味,琳琅满目,但父亲却不屑一顾,他有他的喜爱。他爱喝豆汁吃焦圈,这是很多老北京人的最爱。晨起,父亲端个小锅,兴致勃勃地到小吃店去买豆汁和焦圈。回家后,用小火将豆汁热好,分装在两个玉色的小瓷碗中,边上摆放着两个同色的小盘,盘上放着香脆可口的焦圈。然后,父母相对而坐,分享着老北京特有的小吃,亦触摸着他们远久的记忆。

如今,北京的街头巷尾,西式糕点铺林林总总,走进去,香味扑鼻,让人流连忘返。但,父亲却从不问津那些诱人的小店,理由是他不喜欢西点。他要买点心,必要去稻香村。父亲专爱吃北京八大件、桃酥、萨其马等甜味醇厚的点心,他经常是买上一大盒,放在家里,午睡之后,和着浓茶吃上一块味道精纯的中国点心,自得其乐。

父亲终生喜好饮茶,现代的香茗品种,目不暇接,但父亲只爱喝花茶,而且是那种最低档的花茶末。平日里,学生和朋友们送给父亲的高档茶叶,都被他转送给他人了,然后再自掏腰包去买些花茶末,沏好后,自品自娱。

除了吃喝以外,父亲在着装上也保持着他独自的风范,他一生不穿西装和皮鞋,而只穿中式衣衫和布鞋。他总爱说:“吃饭穿衣,因人而异,我别无所求,只求一份惬意和舒坦。”

父亲是一个睿智博学、乐观豁达、朴实无华的人。他的很多理念,未必是惊天动地的宏论,但却是寓意深长的感悟。

--

发表于:世界日报   原题目:父亲的理念

欢迎光临:我的个人网站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