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217)
2007 (225)
2008 (142)
2010 (96)
2011 (174)
2013 (239)
2014 (120)
2017 (1)
2023 (348)
2024 (102)
2025 (10)
科索沃宣布独立,欧盟力挺科索沃,塞尔维亚和俄国极力反对,世界各国或支持,或反对,或彷徨。中国深切关注。科索沃正是亨廷顿说的文明冲突的漩涡,是天主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三个信仰文化的冲突漩涡。巴尔干半岛历来是政治宗教战争的导火索。而科索沃几乎就在巴尔干半岛的几何中心。
巴尔干半岛在欧洲东南角,东西南三面环水、被黑海和地中海包围。西面与意大利隔海向望,东南角连着土耳其。说是三面环水,但是伊斯坦布尔海峡最窄处才七百多米,所以说土耳其是欧亚大陆桥。巴尔干半岛最南端是希腊。铜器时代在科索沃居住的是伊利里亚人。今天的阿尔巴尼亚学者称阿尔巴尼亚人是伊利里亚人的后裔,而塞尔维亚学者则称阿尔巴尼亚人是伊利里亚人和游牧族特洛伊人杂交的后代。
公元前300年左右,罗马帝国占领了科索沃,公元四世纪科索沃是罗马帝国特洛伊省的一部分,受罗马帝国管辖。公元330年,罗马帝国崩溃。罗马帝国期间中东产生了基督教(今天的基督教基本是新教,而初始的基督教后来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两派)。公元600年,多瑙河北岸的斯拉夫人大量迁移至巴尔干半岛,前南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都是斯拉夫人。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语言属南斯拉夫语种,与阿尔巴尼亚语不同,俄语和乌克兰语属东斯拉夫语种,波兰捷克等语言属西斯拉夫语种。斯拉夫人迁入巴尔干半岛消弱了拜占庭帝国,迫使阿尔巴尼亚人迁入科索沃。1054年天主教和东正教分裂后,阿尔巴尼亚人成了拜占庭的同盟。巴尔干半岛很快被斯拉夫人占领。1190年,塞尔维亚人建立了辉煌的尼曼亚王朝,其政治和文化中心就在科索沃,所以,今天科索沃独立,塞尔维亚人极力反对,他们认为科索沃是塞尔维亚人的文化发源地,不能从塞尔维亚分离出去。
1389年,奥斯曼帝国打败了塞尔维亚,科索沃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阿尔巴尼亚人又重新移入科索沃。公元15世纪,大量基督教阿尔巴尼亚人迁移到科索沃,与塞尔维亚人和平相处。逐渐地,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接受了伊斯兰教,而塞尔维亚人坚持东正教。由于伊斯兰奥斯曼帝国的胜利,在17世纪末,大量东正教的塞尔维亚人从科索沃迁移到贝尔格莱德。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迁移,大量塞尔维亚人迁移出来和大量阿尔巴尼亚人迁入,使得科索沃人口结构由塞尔维亚族裔为主变成由阿尔巴尼亚族裔为主。
巴尔干半岛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都是二等公民,备受歧视。他们要交更多的税,要交出土地和财产才能换取生命保障。直到19世纪奥斯曼帝国才在欧洲强权的威胁下放弃这种对异教徒歧视的法律。而这种歧视的实际减轻发生在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之后。1878年俄国击败奥斯曼以后,塞尔维亚人重新回到科索沃。然而,科索沃的伊斯兰阿尔巴尼亚人对基督教进行大量屠杀,迫使塞尔维亚人大量离开了科索沃。1898年,卑斯麦领导的欧洲强权联合强迫俄国把巴尔干半岛还给奥斯曼,塞尔维亚人遂被驱逐出科索沃。(今天欧盟挺科索沃独立有点像是这段历史的重复)。
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剥夺了非土耳其语种人的政治权力,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都没有政治权力,科索沃在奥斯曼集权统治下没有自治权力。1912年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塞尔维亚人击败奥斯曼及其同盟阿尔巴尼亚人,重新占领科索沃,对阿尔巴尼亚人进行清洗。根据1913年的伦敦条约,塞尔维亚人得到科索沃的主权,同时阿尔巴尼亚也有了自己的主权国家,即今天的阿尔巴尼亚共和国。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进攻塞尔维亚失败,塞尔维亚的领土增加了一倍。
1914年,奥地利、匈牙利和德国进攻塞尔维亚,俄国帮助塞尔维亚(斯拉夫兄弟),英法加入战争与俄国联盟。阿尔巴尼亚站在德奥一边。塞尔维亚人在这场战争中死亡十万,科索沃充满血腥屠杀。一战结束后成立了南斯拉夫王国(君主立宪)。当时南斯拉夫有一千二百万人口,其中四十万为阿尔巴尼亚人,其它基本是斯拉夫人。阿尔巴尼亚人占科索沃人口64%,其中四分之三是穆斯林。1921年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就要求脱离南斯拉夫并入阿尔巴尼亚,遭到残酷镇压。塞尔维亚人试图迁入科索沃,也遭到阿尔巴尼亚人抵制,至1931年,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依然占人口63%。二战德国占领南斯拉夫期间,有10万阿尔巴尼亚人迁入科索沃。
二战后,1946年,南斯拉夫联邦宪法承认五个共和国,科索沃归属塞尔维亚共和国内。阿尔巴尼亚人出生率特别高,1961年至1971年,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口比例从67%增加到74%。1974年南斯拉夫修改宪法成立科索沃阿族少数民族自治区,但是还是没有其它五个共和国那样的地位。南斯拉夫实行市场经济后,增加了贫富差距和人口流动,至1981年,近10万塞尔维亚(高学历)人离开了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口比例升至77%。(和新疆是否有点相似?)
塞尔维亚几个世纪抵抗奥斯曼帝国统治,是东正教与伊斯兰教的对抗。二战中德国占领南斯拉夫其间建立的克罗地亚纳粹政权得到波斯尼亚穆斯林的合作,残杀大批东正教塞尔维亚人。纳粹鼓励南斯拉夫的穆斯林的分裂主义行为。在纳粹统治下,天主教的克罗地亚和东正教的塞尔维亚矛盾加深,使得穆斯林得以扩张。铁托时代,穆斯林是按伊斯兰教划分的一个民族而其它民族是按种族划分。这种政策加上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使得科索沃的塞尔维亚人不断从东正教转信伊斯兰教,南斯拉夫也因此得到国际上伊斯兰世界的支持。
1992年波斯尼亚战争中,波斯尼亚(穆斯林),克罗地亚(天主教)和塞尔维亚(东正教)都争夺控制波斯尼亚,美国当时站在穆斯林一边,因为美国那时候已经在阿富汗站在穆斯林一边有一段时间了。
苏联解体后,东欧各国都采取了西方的民主选举制度,前南总统选举时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已经独立出南斯拉夫了。米洛舍维奇为了争取更多选票,取消了科索沃的自治区地位(阿尔巴尼亚人选票太少),导致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骚乱并引发内战。最后导致1998年北约空袭占领南斯拉夫,审判米罗舍维奇,然后联合国接管科索沃,直至今天科索沃宣布独立。
南斯拉夫和北约签定停火协议,要求北约放弃轰炸塞尔维亚的基础设施。该停火协议最后成为联合国1224号决议,该决议要求保证允许战争难民返乡。同时保证各共和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这一条成为今天塞尔维亚称科索沃独立违法的根据。
塞尔维亚是北约入侵后制造的又一个失败的民主国家。领土完整就是不分裂,民主选举则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丧失自治区地位,科索沃独立又破坏了领土完整。同时,美国的劝架只限制塞尔维亚不得动武,但停火后阿尔巴尼亚人继续恐怖袭击活动消弱塞尔维亚政权。科索沃和阿尔巴尼亚的阿尔巴尼亚穆斯林武装不但制造塞尔维亚的不稳定,而且制造马其顿共和国的不稳定,目标是成立一个包括科索沃和部分马其顿的大阿尔巴尼亚共和国。1999年的停火协议显然并没有给巴尔干带来和平和稳定。联合国接管8年以来,科索沃成百成百的东正教教堂被摧毁,塞尔维亚人被驱逐初科索沃,使得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口比例由1971年的74%增长到今天的92%。
巴尔干半岛是天主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争纷之地,是伊斯兰教传播到欧洲的同道。1992年波斯尼亚(穆斯林)脱离南斯拉夫独立战争中,克林顿政府准许伊朗向波斯尼亚输送军火支持波斯尼亚穆斯林。正如以往得到美国支持到阿富汗训练伊斯兰武装抵抗苏联一样,本拉登也去巴尔干半岛训练伊斯兰武装武装。1995年波斯尼亚战争各方在美国代顿签署的协议规定伊斯兰武装必须离开波斯尼亚,但是,极端伊斯兰武装并没有离开,而且扩散到科索沃和马其顿,科索沃伊斯兰武装袭击塞尔维亚的事件不断增加。
以往我们会从军事、经济、金融考虑国际政治,但是,从科索沃历史来看,国际政治局势依赖的最基本的基石之一就是人口结构。
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孔德说,人口结构就是命运。人口结构造就经济大势和政治大势。科索沃独立是科索沃人口结构变化的结果。人口有种族结构,也有文化信仰结构,科索沃是两样兼有,阿尔巴尼亚族裔和伊斯兰信仰。类似的例子是以色列,1900年巴勒斯坦土地上只有少数的犹太人,其后锡安主义者坚持不懈地增加哪里的犹太人人口,最终成立了以色列国,这和科索沃独立又相似的地方,那就是人口。以色列选举,美国犹太人纷纷到以色列投票,以增加以色列人口统计比例。按种族,或许汉族占世界人口第一位,但是按照信仰文化,则伊斯兰和英语-基督文化都是数一数二的人口。
美国黑人地位提高,可以说是黑人种族地位提高,但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地位提高过程只是黑人被英文-基督教文化同化的过程而已。文明冲突,如果不能消灭对手种族,就同化对手。
海外华人也面临着是把华夏文化带入一个多元文化的民主社会、还是被英文-基督教同化而融入主流的问题?难道我们也要效仿奥斯曼时期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转信伊斯兰教那样,以被统治种族同化来融入主流社会?关心这个这个问题的海外华人可以参看《面对被现代化撕裂了的华人社会 》。
主要参考链接:
【1】 http://lamar.colostate.edu/~grjan/kosovohistory.html
哦,太厉害啦!太牛啦!
拜读恨晚
甘当小学生,从头学起
看到你女儿好可爱。祝福你,祝你再多生几个,来个热热闹闹的大家庭。
得常来这里补历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