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丽

真实是生活的全部。本博作品均属原创和纪实,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和抄袭!
个人资料
春之丽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母亲的故事 (三) —— 小姨婆出嫁 (下)

(2017-12-12 16:27:59) 下一个

“姐,你别说了,”小姨婆打断了外婆的话,“你跟姐夫可是门当户对,两家近邻,年龄相当,两厢情愿,那又怎么样?姐夫还不是扔下你们甩手就走了。”此话戳进了外婆的心窝子里!“那不一样,那是他父亲的错。”外婆还想争辩,可是小姨婆却说:“谁的错都一样,留下你们孤儿寡母,你让琏君(母亲)、志均(舅舅)去叫谁是爸啊!”小姨婆拉着外婆的手说:“姐,不用担心,大不了再回到蔡宅来跟你作伴吧。”“唉!”外婆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蔡刘两家相亲后刘家就差人送来聘书说:刘汉山十分倾慕小姨婆,希望能与她喜结良缘。老外公也差人送去回信说:很中意刘汉山为他未来的女婿。很快刘家就正式送来期单和聘礼,期单写明了大婚的日期和地方,日期是一月后的一个结婚黄道吉日,地方就是五堡墩寨子了。聘礼很丰厚,包括小姨婆大婚时要佩戴的金银首饰(头饰、颈饰、手饰、脚饰等)、穿的新娘服、吃的糖果点心、以及腊香灌肠和猪肉等,满满地装了十大挑,二十来人前呼后拥地送到了蔡家。蔡家也准备有新郎的结婚服、帽子、红腰带等让下聘礼的一行人带回刘家。按规矩,结婚前一天,蔡家要把嫁妆送到刘家去,再由刘家的迎亲队伍抬过来。由于路途遥远,加上书香门第的蔡家规矩少,省去了很多旧时婚礼的繁文缛节。小姨婆的嫁妆等就在出嫁那一天一起抬到刘家去。

这是母亲见到的最热闹的结婚场面。从小姨婆的嫁妆看起,就使她大开眼界。能放满一方桌的嫁妆称作“一抬”,小姨婆的嫁妆有三十二抬。有一套新打的雕花红木家具(包括床、橱、桌、椅、兀凳、绣墩、梳妆台等),四对樟木箱子 (内装皮、棉、夹、单、纱等四季衣裳),四对黄花梨立柜 (内装被、褥、枕头、毛毯等四季床上细软),四对楠木书柜(内放小姨婆喜欢的书籍等),八对楠木匣子(內装金银首饰等),一对金钱柜 (内装大洋、铜钱、金砖、银条、金元券、银元券等)。还有好些物品母亲也叫不出名字,以前也没有见过。

刘汉山领着迎亲的队伍,一路锣鼓喧天,红衣耀眼,队伍里有两抬大红花轿,都是带锡顶子的,装点得十分隆重,他坐一抬,另一抬是空的,是抬小姨婆回去用的,前一天就到达蔡家了。在大婚之前刘汉山是不能见小姨婆的。他和迎亲的人安排在前院,后院住满了蔡家人,大舅公一家从成都、幺舅公夫妻从邛崃县(当时他们在那里的学堂教书)都回来了,还有远道近道而来的蔡家亲朋好友。迎亲的人和蔡家的人把蔡宅的前后两院塞得满满的,母亲和舅舅在前后两院乱窜,到处都能见到陌生人。不过,母亲还是仔细地看清楚了刘汉山的模样:中等个头,微胖,皮肤偏白,脸上有些皱纹,长得倒是浓眉大眼,相貌堂堂,走起路来有点左右摇摆,他看上去比他的年龄(近六十岁)年轻很多。不管怎样,母亲心里还是嘟啷着:“他跟小姨孃一点儿都不般配。”

小姨婆是“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从来不用浓妆艳抹,每天只上一层淡淡的浅妆,她那出众美貌和婀娜多姿就衬托出来了。小姨婆既有大家闺秀的端庄大方、举止幽雅、谈吐不凡、穿着高贵等风范,又有小家碧玉的梨涡浅笑、聪明机灵、家教严谨、朴素精致等气质。在母亲的眼里,小姨婆是完美无缺的。母亲十分钦佩和崇拜小姨婆。因为外婆要照顾舅舅,母亲到了上学的年龄时,小姨婆就带着母亲去了她教书的学堂,小姨婆教书,母亲读书,活脱脱的像母女俩,形影不离。母亲自幼喜欢音乐,嗓子亮,歌唱的特别好,很小的时侯就会弹一手好风琴。当她长大一点的时候,双脚能够踩到风琴的脚踏板时,无论什么新歌,只要歌单放在眼前,母亲就能弹出曲子,还随着风琴弹奏的旋律,唱出歌来。这些本领都跟小姨婆对她自幼的指教是分不开的。小姨婆要出嫁了,要去一个叫五堡墩很远的地方,母亲再也不能跟着小姨婆去她的学堂上学了,一想到这些,母亲就忍不住偷偷地掉眼泪。在小姨婆出嫁的前一天晚上,母亲舍不得小姨婆,吵着要跟小姨婆睡在一起。在睡觉之前外婆和小姨婆说了很长时间的话,她们俩一会儿笑一会儿哭,也不知道是高兴还是悲伤。反正母亲对小姨婆的出嫁是很不高兴的。

第二天一大早小姨婆就起床了,开始梳妆打扮。蔡家设宴款待前来接新娘子的一行人和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可谓是高朋满座,喜宴的桌子都摆到蔡宅大门外的大街上去了。由于迎亲的队伍要趁早出发,才能在天黑前到达五堡墩寨子,所以大宴之后,大家就陆续开始收拾送亲的行装。在三十二抬嫁妆整理停当后,小姨婆穿着大红色的彩绸新娘服,上面绣有富贵花卉和百子图,大红方巾盖头遮住了她的脸,由两人搀扶着,上了迎亲抬来的大红花轿。小姨婆坐的花轿是头轿(定做的新轿,第一次用),十分漂亮。刘汉山也穿着新郎官的新衣、戴一顶荷叶帽,上了他来时坐的那抬大红花轿。送亲的队伍比迎亲的队伍还要庞大,除了迎亲队伍那三十多人外,还有蔡家派出送亲的人,其中也包括小姨婆的两个胞弟(大舅公和幺舅公)和两个表哥。大约一行五十多人,都穿着大红衣裳,一路吹吹打打、浩浩荡荡地离开了蔡宅、金带场、资中县、…

(修改于2017年12月12日从原创发表在:http://mp.weixin.qq.com/s/cwo2X4NkQ08XFcRR912bxg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傻猫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春之丽' 的评论 : 一直跟读呢。谢谢分享
春之丽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傻猫儿' 的评论 : 谢谢鼓励。后来有更多的故事,我还在写,你接着读哈。
傻猫儿 回复 悄悄话 大户人家。都可以拍成电影了。 不知后来如何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