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清凉山纪念馆建立以前,许多人为它出谋划策。我的笔记本上记下了当时讨论建馆的经过。这些资料应该让后人知晓。
1984年12月25日,全国记协召集新闻出版和社会著名人士座谈,研究建立清凉山的旧址问题。这次是第三次开会了。19世纪60年代初,开过这样的会。文化大革命前,邓颖超同志有个批示,后来搁了下来。
清凉山是党中央在延安时期新闻出版部门的驻地。当时有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新华通讯社、新华广播电台、边区群众报社和中央印刷厂等单位。当年,这些机关在党中央、毛主席以及中共中央西北局的直接领导下,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发展党的无产阶级的新闻出版事业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参加这次会议的都是在清凉山生活和工作过的老同志。其中有,刚刚出院的80岁的丁玲。主持会议的全国记协书记王揖是最早在清凉山工作过的。他号召大家学习丁玲的精神,一定把清凉山会址这件事情办好。王揖关切地说:“你能坐多久就坐多久。”其他人有:舒野、温济泽、刘祖春、陈明、李平、汤济、廖盖隆、冯森生;新华社有丁翔起、徐默、杨家祥、汪家桦、耿健、缪海棱、王春福;人民日报有丁济沧、李言年、郭渭;中共中央宣传部有郁文、廖冰、李野;广播电视部有金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杨兆麟;中央电视台有陈汉元;全国记协有王揖、陈振翟、王飞、赵义军、沈琳。
中宣部副部长郁文说:趁一些老同志还健在,抢时间恢复清凉山旧址很有必要。几个大部推选几个人,向这几个单位要200万元不算太大的数字。我们要认真组织一下,以记协的名义请大家捐资,包括中央新华印刷厂,现在老根子还在,有血缘关系的找上,没有血缘关系的新闻工作者也找上,要建就建好。再过10年,清凉山的人找不到多少了。趁着最后一班把这个事情办好。我希望大家推选王揖带头,你是最先去清凉山的。
女作家丁玲说:能办事的人,手上总得有东西,大头总得拿一点出来。200万肯定不够。电视台广告有钱。
中国记协第一书记王揖说:宋平是重庆新华日报的。我们向中央申请一点钱。
丁玲说:有关建立清凉山遗址的事,我每年都做计划。舒野我们俩是搞刊物的,还是清凉山的老作风。看到你自己能给读者写信。我看这个刊物能办下去。过去我在清凉山都是自己写信。我与陈企霞一起办,刊物应该叫《清凉山》,可惜晚了三天。
温济泽说:广播电视部算一家。当时广播电台在那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明年庆祝成立50周年。我赞成搞这么几个纪念馆,广播局出人出钱。
文艺理论家林默涵说:我非常赞成搞清凉山纪念馆,把出版社也加上。赞成小温(济泽)的意见,叫纪念馆。我几年没去,延安大变样。纪念馆要保持原样,可以盖楼,但原来的样子要保持,原来的小路不要动,有人愿意走小路也可以。还有小火盆,吃饭的洋瓷缸子。不要用现代的代替。
李平说:出版局应该参加。开始是廖承志负责,后来是徐冰,再后来是李伍、范野萍,那时出版了《今日新闻》。
新华社副社长缪海棱说:新年前夕,很高兴,希望新闻单位慷慨一点。新华社今天来了好几个人,杨家祥副社长。穆青社长在国外。纪念馆要有延安特色,设计要与大家商量。
林默涵说:不要洋里洋气的,要朴素。
广电总局副局长金照说:建立清凉山纪念馆我赞成,新闻出版单位的,不管是在清凉山工作的,还是不在清凉山工作的都会赞成。这是发扬新闻的革命传统,把出版加进去。当时在一块吃饭,要有人组织,有北京的,有陕西日报的。利用陕西日报纪念它的25周年,群众报是40周年之际。这样可以开展工作。首先收集资料,搞好设计。原来的旧址都要恢复旧样,需要资金我会慷慨解囊的。既不会冒尖,也不会落后。
作家、曾任《解放日报》副刊主编舒群开玩笑说:还是有钱有权的人说话有分量。我只能表态。应该先成立个机构。
丁玲说:我赞成出几本书。
舒群说:我保存清凉山的文物多,但文化大革命时被抄光了。我有毛主席的资料可贡献出来,有博古、凯丰的东西。
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廖盖隆说:丁玲说出书很好。《红旗》杂志的前身是解放周刊。当时的斗争复杂。解放日报的领导非常认真,一早起来把电报都收集起来。社长去办公室看一刻钟。我与博古比较熟,可以写些回忆录。我要活到21世纪。
老报人刘祖春说:现在首先要组织起来,单位定下来,如新华社、人民日报、广播电视局。出的人要负责的,说话算数的。还要人民出版局、红旗杂志社、新华印刷厂。
王飞说:电讯系统当时是军委三局负责,在清凉山的主要人员是电台的人。电子部刘云,邮电部的李玉奎。军委总参把这部分人召集起来。1944年英文对外广播。这部分人多是无名战士,但是当时的工作离不开他们。除修窑洞以外,当时有一个大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