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露妈的闲言碎语

过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力争不做乏味、油腻的中年女人
正文

毛主席纪念堂的故事

(2018-11-09 08:48:34) 下一个

 

1976年9月9日,是全国各族人民十分悲痛的日子。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享年83岁。

毛主席纪念堂是为纪念领袖毛泽东而建造的,位于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坐落在原中华门旧址。1976年11月24日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决议,毛主席纪念堂奠基仪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华国锋主席在仪式上发表了讲话。1977年5月24日落成,占地57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8000平方米。主体呈正方形,外有44根福建黄色花岗石建筑的明柱,柱间装有广州石湾花饰陶板,通体青岛花岗石贴面。屋顶有两层玻璃飞檐,檐间镶葵花浮雕。基座有两层平台,台帮全部用四川大渡河旁的枣红色花岗石砌成,四周环以房山汉白玉万年青花饰栏杆。南、北门台阶中间又各有两条汉白玉垂带,上面雕刻着葵花、万年青、腊梅、青松图案。

我们去采访,一般先走北大厅。正中是毛泽东汉白玉座像,总高3.45米。背景是一幅《祖国大地》绒绣,宽23.74米,高6.6米。大厅里的4根方柱。柱体是江苏无锡奶油红大理石。柱端采用天山白色大理石作衬托。地面铺杭州灰色大理石。天花板上装110盏玻璃葵花灯。

瞻仰厅。正中间的水晶棺中,安放着毛泽东遗体。毛泽东身着灰色中山装,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水晶棺基座用泰山黑色花岗石制成,棺座四周分别镶着金饰党徽、国徽、军徽和毛泽东的生卒年份。水晶棺周围是君子兰和玻璃栏杆。大厅正面的汉白玉墙面上,镶着17个镏金隶书大字:“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

毛主席纪念堂东西两侧有纪念展室。东侧第一展室149.6平米,是毛泽东纪念室,主要介绍毛泽东从建党和北伐战争的贡献;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斗争战略方针;领导全党整风,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取得胜利;领导中国搞社会主义建设。第二展室149.6平米,是周恩来纪念室。西侧是刘少奇纪念室,124.3平米。第四是朱德展室。四个展室根据伟人生前的喜爱用四种不同的花布置。毛主席是粉红色的梅花,周总理是白色马蹄莲,朱德是淡绿色的兰花,刘少奇是傲霜耐寒的菊花。除此之外,还有茶花、青松和天冬草。

电影厅,在二楼电影厅,可观看纪录片《怀念》。这部20分钟的影片,采用浓缩的手法和生动的画面,展示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这一代革命领袖群体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再现了他们同人民群众在一起的感人场面。

南大厅,是出口大厅。大理石墙面上,镌刻着毛泽东诗词《满江红·和郭沫若》手迹,字体全部是银胎镏金。下边摆着10盆五针松,花盆用云南特有的绿色彩花大理石制成,并利用它的天然纹理磨制成韶山、井冈山、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延安、长城等图景。

纪念堂四周是以苍松翠柏为主的绿化带。树种有北京油松、青岛雪松、桧柏和白皮松,还有36株房山红果树,13株延安青松。北门和南门外的东西两侧,各有一组长15米、高3.5米的群雕。

1977年后的毛泽东诞辰日

1977年9月9日,毛主席纪念堂开始对外开放。

作为广播电台的时政记者,几乎每年都要去纪念堂采访。每年的12月26日,除了能见到当时的党政军部门的领导外,还能见到毛主席的儿子、女儿、外孙、护士和警卫等。有些故事是没有见过报的。在我的记忆中有如下一些事。

那个时代的事,那个时代人们的情绪被我当时记录了下来。

毛主席纪念堂从1977年9月9日建成以来,毛主席纪念堂是每个星期二、四、六的上午为瞻仰日。到1983年止,已经有754个瞻仰日,每次有13000多人。1983年已经接待了国内外来宾980多万,人们怀着对无产阶级伟大领袖和导师无限崇敬的心情瞻仰了毛主席遗容。主要采用集体组织的办法,定期向中共中央机关、国家机关、解放军和北京市分发瞻仰证。有的是来北京旅游或者看病的,尤其是对来自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退休老红军、老干部给予照顾。到1982年止,毛主席纪念堂已接待外国国宾125批。每年利用三个月的时间整修、粉刷和清洗。

瞻仰日那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民族、各行各业的群众在瞻仰毛主席遗容的时候,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秩序井然,气氛庄严肃穆。有的噙着泪水,仔细凝视着毛主席慈祥的面容,久久不愿离去

许多来北京出差、旅游、探亲访友的人都要通过各种途径,登记前往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各省、自治区的老红军、离休老干部是党中央专门请到北京瞻仰遗容的。

每到儿童节日还专门为孩子们开辟专场。

一些聋哑残疾人瞻仰毛主席遗容时还配备了许多工作人员陪同讲解。

在一队队行列里,有许多动人事迹。有的从边疆、山寨带来一包土,轻轻撒在纪念堂外的园林里;有的背来一壶泉水浇在青松下。集体单位还要在毛主席塑像前举行宣誓。

在采访中,我了解到许多故事。1977年,南斯拉夫主席铁托是第一个瞻仰毛主席遗容的国家元首。

1977年10月,北京昌平县退休工人吴平稳骑三轮车,把自己家已经养了18年的茉莉花送到毛主席纪念堂。当工作人员动员他把花拉回去时,他激动地说:“我什么要求也没有,只是表表心愿,感谢老人家的恩情。”

安徽科技大学的两名学生代表全校2000多名教职员工带来全校师生用手搓出的细土,撒在纪念堂绿化带内。

驻守在长白山的空军雷达连指战员,精心挑选了84粒红松籽、葵花子和天山的清泉水派代表带到北京,浇灌在纪念堂前常青树下,表达全连战士扎根边疆,保卫祖国的决心。

1977年10月,毛主席曾经学习和工作过7年之久的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校的代表何美娟受全校师生的委托,带来一壶毛主席当年经常洗冷水浴的井水,带着特殊感情浇到青松里。

1978年,湖南省第七批赴京瞻仰毛主席遗容的代表团中,有的拖着假腿,有的拄着拐杖,有的需要有人搀扶,情景非常感人。

1979年,希腊旅游团一行20人,预定去八达岭游览长城,出发时,听说毛主席纪念堂开放。外宾立刻要求司机把车开到天安门。外宾说:“不瞻仰毛泽东遗容,我们哪儿也不去了。”当满足了外宾的要求后,他们说:“这次来中国尽管没去长城,但瞻仰了毛主席遗容。心里也很高兴。”

1980年,民政部组织出席全国盲聋哑人会议代表参观纪念堂。讲解人员采取了各种办法接待。

 

1983年后的毛泽东逝世日

1983年12月26日,上午9点开始有1000人的纪念活动,下午是工青妇少年代表和英雄人物2000人。当天,放映电影《光辉永存》。电影主要讲的是在中国黑夜沉沉的日子里,出现了毛泽东为首的一群亮星,包括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伟人的形象。

1983年12月16日,广西法卡山英雄部队把他们从炮火中精心栽培的三盆花草托列车员带到纪念堂。同时,还附有一封信。信中表达了全体指战员纪念毛泽东同志的决心。

纪念堂开放以来,已经接待了594800多外宾。很多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和兄弟党的同志都去过。有的海员路过北京,只在飞机场停留短暂时刻,他们别的什么都不看也要求瞻仰毛主席遗容。港澳、台湾和华侨同胞在拜谒毛主席纪念堂时,表达了对毛主席的无限怀念的深情。

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的同志们身负10亿人民的重托,身感自己的责任重大。他们天天都把瞻仰大厅扫得一干二净。这里没有灰尘,没有细菌。7年来,他们采用多种科学技术手段,使毛主席遗体的身长、体重和皮肤的含水量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警卫战士日夜守护在毛主席遗体旁,确保中华民族可以世世代代瞻仰。

在采访中,我了解到许多故事。1977年,南斯拉夫主席铁托是第一个瞻仰毛主席遗容的国家元首。

1977年10月,北京昌平县退休工人吴平稳骑三轮车,把自己家已经养了18年的茉莉花送到毛主席纪念堂。当工作人员动员他把花拉回去时,他激动地说:“我什么要求也没有,只是表表心愿,感谢老人家的恩情。”

安徽科技大学的两名学生代表全校2000多名教职员工带来全校师生用手搓出的细土,撒在纪念堂绿化带内。

驻守在长白山的空军雷达连指战员,精心挑选了84粒红松籽、葵花子和天山的清泉水派代表带到北京,浇灌在纪念堂前常青树下,表达全连战士扎根边疆,保卫祖国的决心。

1977年10月,毛主席曾经学习和工作过7年之久的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校的代表何美娟受全校师生的委托,带来一壶毛主席当年经常洗冷水浴的井水,带着特殊感情浇到青松里。

1978年,湖南省第七批赴京瞻仰毛主席遗容的代表团中,有的拖着假腿,有的拄着拐杖,有的需要有人搀扶,情景非常感人。

1979年,希腊旅游团一行20人,预定去八达岭游览长城,出发时,听说毛主席纪念堂开放。外宾立刻要求司机把车开到天安门。外宾说:“不瞻仰毛泽东遗容,我们哪儿也不去了。”当满足了外宾的要求后,他们说:“这次来中国尽管没去长城,但瞻仰了毛主席遗容。心里也很高兴。”

1980年,民政部组织出席全国盲聋哑人会议代表参观纪念堂。讲解人员采取了各种办法接待。

1988年的这一天又到了。长期患病的毛岸青同志对别的事情毫无反应,但对“12·26”这个日子却记得特别清楚。

作为毛泽东的儿子,那天6点多钟就起床,准备同夫人、儿子一起,到毛主席纪念堂再看看父亲的遗容。从北京西山进城,一路上他很激动,看看这里,望望那里。往年的这一天他都是献上一束鲜花,表表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1988年是毛泽东诞辰95周年。他们一家人商量决定献上一个花篮。花篮两旁飘下的红色缎带上写着:“深切怀念亲爱的爸爸!”

上午9点,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抬着花篮,站在毛主席纪念堂大门台阶下。后面,62岁的毛岸青由妻子邵华搀着,一家三口缓缓迈上台阶。他们把花篮轻轻放到汉白玉雕成的毛泽东坐像前,然后到安放毛泽东遗体的水晶棺旁肃立、默哀。十分钟后,这家人又走到大厅东侧的毛泽东革命业绩纪念馆,回顾毛泽东在各个历史时期作出的贡献,在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巨幅照片前,毛岸青、邵华停了许久。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95周年,刘少奇诞辰90周年,全国各地的书画名流向毛主席纪念堂敬献了600多幅艺术精品。

在书画展览的第一展厅,毛岸青参观了美术师卓然的画的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四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一起的画像。在参观的人流中,朱德夫人康克清迎面走来。邵华告诉毛岸青“康妈妈!”康克清与他们亲切握手,并指着他们的儿子毛新宇说:“长这么大了!”毛新宇当时是大学历史系学生。康克清与他们站在一幅油画前合影。

看着魏巍写的《毛泽东颂》,邵华说:“魏巍的字写得真棒!”诗中写到:

纵有误失身英雄,

改天换地建伟功。

慧眼胆略谁堪比,

巍巍昆仑第一峰。

参观以后,毛岸青在留言簿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1993年,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时,我发了许多稿,除了采访人民大会堂的大型纪念大会外,还到毛岸青驻地采访了毛主席的儿媳邵华和孙子毛新宇,为黑龙江电台做了很长的专题节目。这是我最后一次采访毛主席纪念堂。

后来,在建党89周年时,毛主席纪念堂又增加了邓小平、陈云事迹展室的事,我就没亲眼去看过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