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心情随笔
“四十岁以前的美丽是爹妈给的,四十以后的美丽是自己手指头捏出来的。”如果你是一个像我一样的中年女人:姿色平庸,又贪心想扮靓,碰巧还有点闲钱和时间,自认有些品味,偶尔想尝试点新东西,也不惜把自己的脸当调色盘,身体当试验田……那你可能也会有和我一样的“痛并快乐”的美容实例、钱打水漂的购物经历,想不想先听听我的,再分享一下你的?
从哪儿说起呢?就“从头”开始吧。打小生不逢时,先天营养不足,后天营养失调,所以头发一直黄黄细细稀稀的,像烂柴火。从小学到高中,总能碰上“左”得不行的教导主任,她们自己青春不再,就妒忌年轻人的朝气,想方设法折腾学生,列出一堆清规戒律,就怕孩子们如花朵漂亮而衬出她们的“产后斑”。那时没人化妆,所以头发是最受“管制”的,不能烫(自来卷的就自求多福吧),不能披肩(最好是妇联干部似的波波头),不能扎马尾(那就是两条干柴棍儿似的小辫子),不能太短(夏天长痱子也得忍着,幸亏城里孩子不长头虱)……如果想臭美,就用鲜艳的头花或发卡,有的发卡太新,勒得耳后疼。《排球女将》和《霹雳舞》上映后,女孩子都学小鹿纯子和美国人,开始用各式尼龙发带,倒是舒服多了。
那时候住在大院里,大家家庭条件都差不多,结伴去公共澡堂洗澡的时候大多数都用黏腻的黄色或粉色的海鸥洗头膏,后来家境好的人开始用海鸥配“蜂花”护发素,然后海飞丝之类的洋货开始进军中国市场,护发产品种类也开始多了起来。我们才恍然大明白,洗发要用护发素,定型可以用啫哩水、发胶,平时还应该去焗油。烫头有冷的,热的,还有离子的。妈妈们在拼命遮盖华发使用“光明一染黑”的时候,女儿们不甘寂寞,“崇洋媚外”,去把头发染成棕的,黄的,红的。
到了美国以后,喝了一阵子牛奶,头发貌似变黑了点儿,也可能是扎在一群外国人的金发、棕发中显得黑。颜色上去了,可是掉头发日益严重。都感觉地毯、地板在“长”头发,刚捡起一根,转身地上又一根……个人分析可能是“水土不服”,饮食失调造成的。在中国吃的东西杂,微量元素多,地沟油的润滑力和黏合力强。到了美国,偏安穷乡僻壤,购买新鲜食材不易,加上烹调水平低下,所以菜谱单调,因此里外失调,每次洗头看着顺下水道流走的头发都带着依依不舍之心,恨不得捡起来拿超强胶水粘回去。
刚到美国的时候,着实过过一阵“简朴”的日子,也不会去想到店里做什么焗油。看报纸上介绍什么就跟风买什么,椰子油,茶树油,蓖麻子油,都往头上抹过。但是忘了亚洲人的发质和白人柔软如丝的金发、黑人钢丝般的鬃毛是不同的,所以各种油抹上去,效果都一般。椰子油太稀没什么作用,茶树油和蓖麻子油又太厚,像没化开的猪油冻在头上,cosplay成Sonic效果倒是挺好。不过人都不长记性,看到网上人推荐阿三用的一款头油,心想老印的发质应该和我们很像,印度美眉们又大多长发飘飘,像抹了“黑又亮”鞋油似的,也许这次我能找对一款?第一次用是下班后抹在发根和发梢,还去健身房,等了大概两个小时洗掉,很亮,很顺,不用护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