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游子

美国大学申请游戏规则和战略战术探讨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正文

中国科学院老院士王夔给我题字

(2020-07-01 21:07:59) 下一个

        我国老一辈院士中,很多人不仅学术上造诣很高,知识渊博,而且多才多艺。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的王夔教授就是其中一位。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在南京大学戴安邦先生门下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生物无机化学。在当时,这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新兴学科。有一天,在向戴先生汇报工作时,戴先生拿出一本书,对我说,"这是我国生物无机化学方面的第一本专著,拿回去好好读读”。我接过一看,是王夔先生著的”生物无机化学”,扉页上”戴安邦先生赠阅”几个字遒劲有力。这本书在不同的老师、同学之间传阅,后来又传到了我手上,现在还保存在我国内的书柜中。

    1989年,我完成了我的博士论文写作之后,王夔教是校外评审委员之一。他对我的论文写了满满两页纸的评审意见,对我论文的评价还不错。

    博士毕业之后,我成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朱兆良院士的第一个博士后。当时和我同办公室的同事是王夔夫人、北京农业大学朱寿珩教授的研究生,也是一位喜欢侃大山的主。我们两个人经常把门一关,天南地北瞎吹。话题中,当然要聊到王夔先生。我同事告诉我,王夔先生在北医给研究生上政治课的。我愣了一下。他说,没错,自然辩证法。我知道那几年好几位有影响的科学家给研究生开设自然辩证法课程,包括中国科技大学天体物理方面的一位有名教授。我还读过这位教授在“自然辩证法通讯”上发表的论文。我同事告诉我,王夔先生的自然辩证法讲得很生动,以至于有些学生将王夔先生的课称为“自然变戏法”。

    1992年年底,我到当时任南大化学系总支书记的一位七七级学长家去。在厅里,我看到了王夔先生写的横幅,就问他是怎么要到手的。他说,他知道王夔先生是化学界有名的书法家。王先生来南大时,他就向王先生求他的墨宝。王先生就给他写了。回来之后,我就给王先生写了一封信,请他给我写一幅字。

    1993年元旦之后,我办公室的同事去北京出差。回来之后,他说他到王先生家去了,王先生和他聊到了我请王先生写字的事王先生说会尽快给我写。王先生当时正和北京大学徐光宪院士(我的博士论文另一位评审委员,中国最高科技奖得主)一起领衔申报稀土研究国家重大项目。我这的一个也在土壤研究所工作的博士生师弟正在申报这个项目的子课题。王先生问到,我是不是就是想参加稀土课题的那一位。

    1993年正值两会召开期间,我到北京出差。在北京我打电话到王先生家问他给我写字的事情。王先生夫人朱寿珩教授接的电话,她说王先生是全国政协委员,正在会议上。当天晚上,王先生打电话到我招待所,说和家里通电话时知道我在北京,让我第二天晚上去他家,他会请假回家把给我写的字拿给我。第二天晚上,我如约来到王先生家,拿到了王先生给我的字“见贤思齐”。裱好之后,我把它挂在我书房的书桌前面墙上。1998年我来到美国,也一直把它带在身边。

   

    王夔,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生物无机化学及无机药物化学家,化学教育家,是我国生物无机化学研究的倡导者和先行者之一。1928年5月7日生于天津。1949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从1952年起在北京医学院任教。现为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与医药学有关的生物无机化学。结合金属中毒与解毒提出大小分子配体对金属离子竞争的数学模型;提出自由基引起软骨细胞分化异常、基质异常、矿化异常的大骨节病发病机制;胆红素氧化聚合和钙化的色素型结石形成机制;确定DNA以外顺铂的其他靶分子。提出了一些研究细胞无机化学的新方法和新概念,在开拓细胞无机化学方面有所贡献。还提出了建立预防药学学科和基于干预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预防药学研究的计划。迄今发表论文约250多篇,主编了中国第一部《生物无机化学》教材。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主任、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获国家教委及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曾被授予北京大学“蔡元培奖”和北京医科大学“桃李奖”。

*在目前中国的学科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专业的哲学名称是科学技术哲学。1990年之前,“科学技术哲学”的名字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界曾经走在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前列,引领风气和时尚。由于历史传承的原因,现在通称仍称此名。自然辩证法不但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探讨其在一定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而且也把与科学紧密相关的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自然辩证法关于技术论的研究,就是从总体上探讨技术的性质和特点、技术发展的条件和规律以及技术和其他各种社会现象的关系等等。这一研究和自然科学论的研究共同为科学技术政策的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其重要性日益显得突出起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yangz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路边群众' 的评论 : kui,第二声.三峡那儿有个夔门.
路边群众 回复 悄悄话 哇,这字俺念不出来也,老院士的名字去排查,倒底有多少文盲!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