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渺文集

与您一起赏析各类电影——深度解析影视作品,分享各类文学作品,生活点滴。
正文

《何处是我家》

(2017-11-30 04:28:49) 下一个

身边很多朋友都说《何处是我家》这部电影让他们很受感动,是哭着看完的,推荐我一定要看一看。于是,我去找来看了,结果弄湿了好些面纸。这是一部关于亲情与家庭,探讨人生基督教剧情片,对人的启发很大。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主人公文雅2岁时父母离异,她跟着爸爸和继母生活,但继母容不下她,经常与爸爸争吵。文雅又被送到妈妈和继父那儿,但妈妈忙于生意无暇照顾她。于是文雅又在亲戚间被送来送去,俨然成了没有父母的孩子。自小缺乏家庭温暖的文雅心里一直渴望有个温暖的家。成年后的文雅跟爸爸相依为命,可不幸却接踵而至,妈妈中风、爸爸罹患肝癌,文雅陷入生活的困境,无奈求助亲友,而曾经巴结他们家的亲友此时却纷纷远离……

影片似乎讲述的是一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平常的就像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故事,但就是这样真实、贴近生活的剧情,让每个观众都跟着剧中人物一起品人生五味汤,各种滋味内中尝。

漂泊的心灵无处停靠

影片以小文雅的梦境开场,导演有意营造了一家四口户外野餐的温馨画面,蓝天、白云、草地、大树、爸爸妈妈和孩子,明亮和谐的色彩让人感到幸福、自由、充满生机。短暂的幸福背后却是无尽的痛苦。梦境中小文雅哭喊着找爸爸、妈妈和姐姐。但很快,继母与爸爸的争吵声将观众拉回了现实,只见被惊醒的小文雅害怕地捂着耳朵偷偷哭泣。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对比,触动着每个人的心灵,不禁为文雅的不幸感到同情。导演独具匠心地从孩子的视角,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心灵的脆弱、痛苦、无助,对比其内心深处对家庭温暖的强烈渴望,起到了强化电影主题的作用。

有几处小文雅的特写镜头让我印象深刻。大伯家,小文雅在饭桌上扒着饭,眼睛却一直瞅着大伯幸福的一家,楚楚可怜的样子让人心疼不已;夜深人静时,小文雅躲在被窝里偷偷落泪;超市里,小文雅抱着妈妈,哀求“什么都不要,只想跟妈妈永远在一起”;小文雅哭着不愿与妈妈分开;到了约定的日子,又早早地坐在门口等妈妈来接;除夕夜,马路边,小文雅拉着小皮箱扭头看烟火的镜头,伴着轻缓哀伤的主题曲,稚嫩的眼神中透出了对家庭温暖的无限渴望。小演员纯朴自然的本色出演,让小文雅乖巧、可人的形象深入人心,让人心疼不已,好想保护她,不愿这颗幼小的心灵再受到伤害。就如分别时爸爸充满怜爱地抱着小文雅,安慰她说:“文雅当然不是野孩子,文雅是爸爸的乖女儿。”父爱溢于言表,但内中的不舍与无奈更让人揪心。

《何处是我家》漂泊心灵的真正依靠

文雅的画

文雅从小就爱画画,她把对家的渴望都寄托在画纸上,并在影片的开头和结束处多次出现。从画作内容的变化上,反应了主人公内心的变化历程。小文雅一开始画的是一家四口开心生活在一起,后来,爸爸和文雅在一张纸上,妈妈和姐姐在另一张纸上,暗示主人公曾经有一个美好的家,但父母离异后,原本幸福的一个家变成了两个家。尤其是除夕夜,姐姐带文雅回到老房子,文雅一声不吭地在画纸上画着,试图把所有的感情都倾注在画纸上。那种超乎年龄的专注神情让人感觉文雅仿佛一下长大了许多。

一个回转镜头,文雅已是一名高三学生,正在画室里作画,脸上的表情依然是那么专注。画里是一片偌大的树林,一名少女靠着一棵树在看书。这幅画看上去很恬淡,却寓意了主人公孤单、不安定的心情。虽然长大后的文雅活泼开朗,和爸爸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但自小颠沛流离的生活给文雅内心带来的伤害,使她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孤独感。随着剧情的发展,文雅内心的孤独逐渐暴露出来。妈妈中风住院,家产被寡情的继父霸占,沉重的打击让妈妈失去了生活的勇气。文雅努力表现得坚强,和姐姐悉心照料妈妈。谁料屋漏却逢连夜雨,高考在即,爸爸却罹患肝癌末期紧急住院。一次次突如其来的变故,来自生活的压力、学业的压力,让文雅内心充满了害怕失去的恐惧,此时的文雅无依无靠,在医院走廊无助地失声痛哭。一波三折的剧情让人揪心、压抑,只有心中默默祈祷上帝能救救这个可怜的孩子,带领她走下去。

导演通过一个个真实的生活片段,不断累积文雅内心的痛苦,成功地刻画出文雅渴望家、努力维护家,但眼见即将失去却又无能为力的复杂心理。因着有部分相似的经历,演员这次是本色出演,在角色拿捏上很到位,成功塑造了单纯、善良、坚强、乐观的人物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心灵停靠的家

正当文雅一家遭遇这些不幸时,妈妈的朋友过来探望,向文雅母女见证了神的末世作工。这真是人的尽头、神的起头啊!

当文雅问出“人活着为什么那么痛苦?”这话时,我有点小惊讶,如此沉重的话竟然出自眼前这位花季少女的口,她还这么年轻,就开始觉得生活的痛苦啦?!好些与她同龄的人可能还在父母那儿撒娇呢!不过,有了前面剧情的铺设,此时的文雅问出这话也在情理之中。导演有意安排这样的台词,也是借着文雅的口将当下许多人内心的困惑提出来,引起更多人的反思。

借着见证人读神的话,交通神的心意,文雅母女明白了世界黑暗邪恶、人活得痛苦的根源就是因为人被撒但败坏了,失去了神的看顾保守,人才活得那么痛苦。想想也是,人是神造的,本来神是人的依靠,可当人远离神跟随撒但时,人就变得无依无靠,只能孤独地面对撒但,弱小的人怎能抵得过撒但的残害呢,在哭泣中降生又在绝望中死去,尝尽各种生活心酸,人间的悲欢离合。这样的人类,太需要上帝的拯救了!

在刻画主人公体尝家的温暖上,导演没有把镜头落在大房子或豪华的装饰上,而是落在了生活在家里的人身上。一个个朴实的生活镜头,特别感动人心。教会的弟兄姊妹帮忙打扫房间、照顾文雅爸让文雅安心复习功课,晚上又给文雅准备红豆汤作夜宵。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在影片前面有个镜头,文雅爸给复习功课的文雅递了杯热牛奶。此时,红豆汤是否好吃根本不重要,这种只有家人才有的关怀和照顾已经让文雅感动不已了。演员们的表演自然而不矫作,平凡中透着温暖,也将上帝对人类默默的爱和拯救很好地传递给了观众。

影片最牵动人心的莫过于文雅爸离世,文雅陷在丧父的悲痛中那场戏。失去了作依靠的爸爸,文雅似乎又回到了小时候没有家的痛苦无助中,任何人的安慰都没能消减文雅内心的痛苦。但此时文雅心中因为有神话语的带领,她过来了,她跟妈妈说“还好现在咱们信神了,这要不信神哪,我真是没法活呀!”文雅这番老成的话暗示着此时她已经不再像小时候一样无依无靠了,虽然父亲走了,但神找到了她,她有了真正的依靠。

很喜欢后面文雅读神话语的那个桥段,不仅是演员的表演很真实自然,富有感情的朗读感染着荧屏内外的所有人。更重要的是那段话透出上帝对人类望眼欲穿的了解和深深的呼唤,字字扣动人的心弦。就好像一个旅者在漫无边际的雪地里艰难跋涉,在黑夜中寻找光的温暖,突然发现前面有个温暖的房子,母亲站在门口不停地招手。不禁让我想到圣经中浪子回家的比喻。

此时的文雅感受到了造物主在面对面地跟她说话,感动地泣不成声,作为观众又何尝不是这种感受呢?纵使人有万贯家产,有了名利地位,但离开了神,人就是灵里的孤儿,享受不到灵里的平安、喜乐,无力独自对抗撒但,只能受撒但的愚弄苦害。只有全能的上帝能拯救人脱离撒但的残害,当人无依无靠时,只有神一直在人身边默默守候,上帝是所有人最真实的依靠。这也正是导演要告诉观众的重要信息!

片中文雅虽然从小衣食无忧,也有大房子住,但她并没感到幸福,而是一直在寻找家的温暖;文雅妈虽然有名利地位,穿着光鲜亮丽,但也没得到幸福,而是遭到了丈夫的背叛,失去了辛苦挣的家产,最后还差点丢掉了性命。可见,有衣有食不能代表幸福,光是遮风避雨的也不是家。文雅和文雅妈在电影中代表典型的两类人,不管他们享受多高的物质,他们都没有真正的家,心灵同样是虚空、干渴的。我们在唏嘘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的同时,也不禁思考:真正的家到底在哪里?

影片最后,导演运用多种表现手法阐释了对真正家的理解。在道具布景上,文雅房间内的画又发生了变化,画上是一座很漂亮的大房子,背景是蓝天、草地、大树。在配乐上,片尾曲让人印象深刻,富有故事情节的歌词,哀伤的前两段串起了整个剧情,轻快明朗的第三段对家作了重新阐释。导演特意展现了文雅在神家生活的各个片段,让人看到信神之人的生活充满了平安喜乐,不管是个人的灵修生活,或在一起读神的话、尽受造之物的本分,生病了有人照顾,难过了有人安慰,哪怕做的是最平常的事,但人与人的关系是建立在神爱的基础上,人人脸上洋溢的都是轻松、释放与幸福。这组镜头的剪辑很棒,让人心情愉悦、心生向往:物质的家随时都会破裂,但有一个家是永恒的,它就在上帝那儿,是神的家。它是我们心灵停靠的港湾,是我们真正的归属!

人生不再来,为上帝而活

探讨人性的影片很多,但探讨来探讨去都没什么结论,要么自我安慰一番,要么导演留个悬念,让观众自己思考。但这部影片把人活着为什么那么痛苦的根源说透了,也把怎样才能摆脱这些痛苦的路途指明了,这是该片的最大价值所在。人来到世上都有神对人的使命和托付,到底人该怎么活着才能对得起上帝赐给的那口气息,不留下遗憾呢?影片中文雅最后读的话里有这样几句似乎给出了答案:“难道你就忘了你是受害者中的一个吗?你不愿因爱神而努力地将这些幸存者都拯救回来吗?以自己所有的力量来还报那爱人如爱自己骨肉的神吗?你到底是怎么认识被神使用来度过自己不平凡的一生的?你真有心志、有信心活出一个有意义的‘虔诚的、事奉神的人’的一生吗?

信神才是人生正道,明白真理得着真理了人才有真正的幸福。文雅通过这些话找到了真正的家,我们是否也能从影片中体会到上帝的爱与拯救,像文雅一样得着上帝的怜悯,活在平安幸福中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