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个人资料
stonebench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论生死

(2022-06-29 09:55:02) 下一个

死并不在生命的尽头,也不在别处,而就在当下。

死与生都在当下。

平常所说的生是肉身生命的存在;平常所说的死是肉身生命的停止。

这两者都是结果,都是现象。

而现象,可以变,也可以不变。

现象相连,就产生变化;变化产生,就有肉身的生死。

想象不相连,就没有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肉身的生死。

“现象不相连”-----呵呵,严格地说,现象无法不相连。真正的不相连,连现象也没有,连与不连的差别也没有。

但那样就什么也不能说,也无法说。

而石头又想说,只能姑且用“现象”或者“相”,“相连”或者“相续”。

如果相连产生的生是现象,那么还有另一个生吗?

是的。还有另一个,现象之外的生。

就象电影的动是放映机转动胶片,通过人的视觉暂留功能才能产生一样。意识的现象相连也需要某种“力”来“相”“连”起来。

假设这个“力”存在,那么它就是真正的“生”。相比于现象的变化,真正的生是不动的。

生命的活在真正的生里,生命的死也在真正的生里。

(生与活本来是不同的)

活在当下,是老僧常谈。

死在当下,却老僧少谈。

在现象的产生与消失的意义上,生与死是同时的。现象发生就是生,消失就是死。

发生是基于关联对比。关联与对比发生,意味着关联的二者本来就各自独立。如果互相关联是生的原理,那么各自独立就是死的本质。

就如婚姻。男女以夫妇之义关联,家就产生。互为独立个体,家就消失。

夫妇就是这样一个概念:两人既关联,又是作为两个独立个体互相关联。

与生死何其相似。

古希腊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迈入同一条河。有中国人叹为伟大,因为河在流。

其实只是相对聪明。因为只要稍进一步就会发现,根本没有“人”能迈两次腿。

如果再进一步,那么就是:根本不存在一个固定的、稳定的“人”,还说什么河不河,同不同,能不能。

都是片段的相续。

甚至没有片段,没有相续,没有没有。

如果再进一步,则这个论断本身也不存在,产生这个论断的人也不存在。

哈哈,那就啥也不用说了。所以,还是退两步:

如果肉身的生是相续,是流动,那么流动本身并不真实存在,肉身的生就是死的。

如果把肉身生命当成生本身,死难道不是在生的尽头吗?

依然不是。

肉身生命本身就是死。

肉身生命的死来自于生,只要生有预期,有恐惧,有倾向,乃至有判断,有意识,死就在这里边了。

生在当下,不在别处。

自性在当下,不在别处。

死也在当下,不在别处。

古人说挖出生死根苗,其机就在当下:念头起处,能否看到生死。

 

回驴兄:叫不叫哲学其实不重要。俺的重点是西方的这一套(其实西方太笼统,古希腊,古罗马,近代欧洲的哲学并只是相承,并不是一脉),苏格拉底以后,已经偏离了“认识你自己”这个任务。不是说这是错的,只是说有局限性。

回主流媒体兄,俺必须严肃地反驳:你说俺在第二阶段,这完全是错的。因为俺根本没有在看山水。哈哈哈:)

回各位:谢谢读评,问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