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80)
2018 (292)
2020 (164)
2021 (362)
2022 (344)
2023 (441)
为富不仁,一般理解为有钱人没有爱心。
更准确一点儿,其实应该是以积聚财富为目标的人做事不会符合仁的原则。
为富,不是作为富人,而是为了财富。
不仁,不一定是损害别人,而是失去了仁的原则。
这要从仁说起。
仁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这种联系不是意识的,意识中的联系就那么几个圈子,圈子之外都是陌生人。仁所代表的联系是本质上的,你喝水,就和地球上的水有联系,吃饭,就是地球上的自然有联系,穿衣就是农业工业有联系,看到东西就和色界有联系,听到就和声界有联系。。。。简单地说,任何存在都不是孤立的,它都与整个世界一体。这就是仁。
在联系与一体的视角下,万物都互相作用,是一个体系,每样存在在这个体系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因此,存在的活动要符合这个体系的规律,符合自己的位置。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知止”。简单地说,就是“安分”。
这样说,并不是要人失去活力,而是让人更好的发挥能力。
有些人会说,这不过是封建洗脑术。
其实不是。道理很简单,比如你搬重物。能不能搬?能。有没有限度?有。超过限度会怎么样?要么搬不动,要么会损坏东西。
为啥?
因为物理与生理的规律。
简单一点儿,因为重力。
推展一下,因为万有引力。
其实,万有引力就可以理解为仁的物理形式。
物理如此,义理岂不如此:人的思想意识在义的体系中,体系的规律决定人的际遇。行为有自由,但也有限度。在限度之内,一切正常;超出限度,就会造成伤害。
各种唯利是图的贪婪导致的悲剧可以理解为违背义理规律的结果。
这样说,不还是要人安于现状,放弃进取吗?
不是的。
仁的联系决定,社会与存在不是静态的。个体与世界有一种联系,个体叠加形成的群体与世界也有联系,这样,各种联系就是运动变化的,象海上有浪一样。一个群体伤害另一个群体到一定程度,就会被反噬。这也是规律的一部分。比如农民起义,推翻皇帝。但这不是简单的梦想成功,而是需要群体间的联系到一定的状态才能出现。
所以,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期,人都应该进取。但是人应该充分意识到整体联系的规律,知道限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