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80)
2018 (292)
2020 (164)
2021 (362)
2022 (344)
2023 (441)
身体很复杂。但归根结底,就是两样东西:能量和尘土(包括水)。这两样东西不是“我”,不论形式多精密,它们组合出来的身都不是“我”。就象一台电脑,不论多精密,都没有独立的人格。
当然,这样说的前提是:假设“我”在能量与物质之外,另有独立存在,有主动能力。
如果“我”根本没有独立性,只是尘土与能量某种高级组合的结果,那么,身当然就是“我”了。或者说,“我”就是身的产物。
如果“我”另有存在,则身不是“我”。
如果“我”是身的功能,则身即是我,我即是身。不应产生身我二分的困惑。比如,杯子不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杯子,板凳不会觉得板凳有体与灵的差异。
但人会。人会反思身体与意识的关系,发现能动性与能动性所受的限制。
这很可能说明,“我”有两重属性,分别来自不同的源头。
第一个源头就是身体,各种意识感受,它们是“我”的固定的部分,如同路及沿途风景。人以此为“我”,就是“死”的,不会产生分裂判断,就象风景不能自我观察自我欣赏一样。
但人会产生分裂判断,不断地确定这是好的那是坏的,我不要这个要那个。这一部分就不是物质与能量的组合产生的了。也就是说,物质与能量的组合之外,又加进了别的因素,让人可以不断地跳出身体,产生判断。身体是我的,思想是我的,什么东西,一落形象,都会变成我的,只有这个领有者“我”,跳来跳去,象影子一样,抓不着。
这个“别的因素”是什么?
没有办法定义它。一定义,它就成了“我”的对象,就不是那个真实的摸不到的因素了。
我们只能大概猜测,有这样一种东西,让“死”(不动)的世界活起来。
这样,我与身的关系就可以理解了: “我”并不是身,但“我”严重地依赖身。这种依赖关系源自于另一种因素。身是不动的,这种因素也是不动的。但两者相加,就会产生不同级别不同范围的动相,这些动相互不妨碍,大小自如。大到极点,就没有生灭来去。
***********
小谢说佛家着眼意识,道家着眼于气,科学家着眼于物质。
俺回如下:
其实都是意识的运用
着眼物质的,是意识凝聚于局部差异。
着眼气的,是意识凝聚于局部的共同点。
着眼于意识的,是意识反观看意识与相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