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个人资料
stonebench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只有现象没有本质“的真理性与荒谬性

(2021-05-07 06:22:37) 下一个

真理性,呵呵,又用了性。为了避免与”现象没有本质”相悖,可以换成“有道理的部分”。有道理的部分是:无论我们说什么,想什么,只要是以形象出现,就必然是意识中的东西,而不是可能是对象本身。意识如摄像机,不论摄下什么,哪怕摄下的对象是“真实”本身,也只能以形式的方式来呈现,不能把真实本身传达给人。

荒谬性,就是没有道理的部分。还是一样:无论我们说什么,想什么,只要是以形象出现,就必然是意识中的东西,而不是可能是对象本身。而意识的工作机制,永远是判断,以A与B的关系与逻辑。因为意识一次只能判断一个点,而现象层次无穷,所以意识总可以从一个点跳到下一个点。这时,意识要归纳,要总结,要假设,要推理,必然进入“A(不)是B”的隧道。而B与A的关系,基本上都可以看成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如果只看现象,人类能说的话永远只是“我认为这只兔子此时在吃我观察到的这一棵草”----表面上,全是现象,不关本质。但没有人这么说,正常人的说法是“这只兔子正在吃草”-----看看里边把多少现象概括成了“本质”。而我们大中国人,还可以更概括“兔子在吃草”。如果上升到知识高度,则全人类都会说“兔子吃草”或者“兔子是食草动物”。这种从个例到集合,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是人类思维的特征。在这个意义上,从现象到本质的联系是人类正常活动不可避免的。

比如看到老虎吃人。只有现象没有本质的人会说,“此时这只老虎正在吃那个人”;能区分现象与本持的人则会说“老虎吃人”。两者各依自己的判断行事,前者灭绝了, 后者活到今天,繁衍出了一大堆会stereotype 的现代人类。

无论在文字上如何绕,玩儿游戏,都不能否定具体与抽象的差别。如果把个例与规律的关系,具体与一般的关系看成本质与现象,那么“只有现象没有本质”就是荒谬的。

但是说回来,玩儿游戏的兴趣起来,还可以如果前半部分所论,说,具体与抽象,哲学上都是现象。呵呵,如果另一部分人也想抬杠,就可以说,看,您的概括本身就区分了现象与本质。

只有把本质当成绝对的真实本身,才能说我们的世界只有现象没有本质。如果只看相对关系,则现象与本质的差别无处不在。

如果不陷入两者的对立,就可以明白:观察的角度,分析的角度,立论的角度对结论是多么重要。如果不考虑观察者判断者的角度,争论差别到底有没有,这有什么意义呢?

还有更隐秘的悖论:当语言来讲“绝对真实”的时候,这只是语言与意识的设想。用语言来论证意识设想的东西时,如果结论是有,不见得真有;如果结论是无,也不见得是真无。

因此,“只有现象没有本质”的本意,是说只有现象,人只能处于现象中,观察谈论现象。这一部分的说法,如上所说,可以算作是聪明的;但是对于真实本身的态度就没有那么聪明了:因为它彻底地否定了真实的可能,完全忘了“不存在”本身还是语言中的现象。这方面,中国古代哲学才是真正的智慧:六合之外,存而不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