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个人资料
stonebench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崇洋媚外这一课中国人必须补上

(2021-02-24 13:28:03) 下一个

近代以来,在科技和物质文明上,中国和西方的差距给中国人造成的心理压力非常大。

总体上,中国对这种差距是有共识的:俺也要过过过儿过过的日子。

怎么过上人家的日子也有共识:学。

但怎么学,就有两种态度了:

一是独立自主,以我为主。

二是全盘下跪,乞求施舍。

两种态度的底下,是对中国人自己的认知:中国人到底行不行?

认为行的,要走第一条路。

认为不行的,要走第二条路。

那么中国人到底行不行呢?

一部分行,一部分不行。

不行的几代被淘汰了以后,行的一部分建立了一个新的中国。

行的这一部分在数量上太少了。他们拼尽了两代人的力气,以事实证明中国人行。

然而,不行的人太多了。尽管已经有中国人证明了中国人行,但他们还是认为那样太费力气,太苦。于是要求跪回去,好过点儿舒服日子。

朋友们可能会想到邓公。

不错,邓公是目光短浅好逸恶劳,但这并不是邓公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从革命到七十年代已经成人的几代人的问题,这些人,经历过革命的,已经厌倦了;没经过革命的,根本不知道日子已经相对好了,对现状不满足,又不想艰苦奋斗。两者的共同理想,就是尽早尽快尽量不费力气的过上更好的日子。

这就是为什么新中国,确切地说改开前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大量崇洋媚外的原因------这些人就是民众中有头脑但是没有骨气那一部分。新中国以前,这类人基本上没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崇与不崇,都发不声音来。

正是新中国解决了温饱和教育,才让这些人有机会上升到“知识分子”这个层面来(一定有人想到饿死人,呵呵,俺只能说,遗憾。俺说的是人口数量的整体增长和教育的普及)。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们有机会说话,说出来的自然就是崇洋媚外+自恨的话。这些人,人群中的大多数,基本是无法通过教育和激励来改变的。

从这个角度看,今天中国社会存在的大量公知,毛的那一代人,甚至是毛要负主要责任。他要是如凯申公一样,常年让老百姓养不起娃,今天的公知数量一定锐减。原理很清楚,假设精英世家占人口的百分之十,精英世家后代80%公知,那么今天中国一百个人中有8个公知,都是世家之后。但今天的情况,公知中有几个世家之后呢?红后黑后乃至普通人家之后占了公知的一大部分。而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如果凯申公当政,可能根本没有机会出生或者长大。

比如地产商的儿子,造谣中印冲突中中国军队伤亡巨大。凯申公主政,这位地产商很可能连长大的机会都没有。但新中国之下,他不但长大了,还成了亿万富翁。

当然,公知并不完全是负担。

公知的看法代表了人群的自然的群体潜意识,崇洋+自卑+自恨都不是他们自己决定的。

到中国超过了欧美,这些人又将是最妄自尊大的一群人,正如清朝早期的土精英看不起西洋文明一样。

在这个意义上,毛的一代只是给中国的崛起打了一个基础,在心理建设上,中国人还不得不补崇洋媚外这一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