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祖问:“提刑少年,曾读小艳诗否?有两句颇相近。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提刑应“喏喏”。祖曰:“且仔细。”
师适归,侍立次,问曰:“闻和尚举小艳诗,提刑会否?”祖曰:“他只认得声。”
师曰:“只要檀郎认得声。他既认得声,为甚么却不是?”祖曰:“如何是佛祖西来意?庭前柏树子!”师忽有省。
遂出,见鸡飞上栏干,鼓翅而鸣。复自谓曰:“此岂不是声?”
遂袖香入室,明通所得,呈偈曰:
金鸭香销锦绣帏,
笙歌丛里醉扶归。
少年一段风流事,
只许佳人独自知。
出处:http://www.emsfj.com/weixin/dafochanyuan/index.php/Index/detail/id/875
石白: “祖”是指法演禅师(已悟道),“师”指克勤禅师(还在参究)。大概情节,有一位提刑官来向法演禅师问道,法演禅师就启发他,“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这两句诗与佛法要旨很接近。提刑官说“是啊是啊”。法演禅师说您还需要再仔细推求。
克勤禅师不在问答现场,回来以后问法演禅师:听说刚才您用艳诗来开示提刑官,他明白了吗?
法演禅师说:他只认得声。
克勤禅师问:诗句说的就是“认得声”。他已经认得声了,为什么不算明白?
法演禅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什么是祖师西来之旨?看那庭前柏树!
克勤禅师愰然有省,似懂非懂,就离开丈室,到了门外。突然看到鸡飞到栏杆上打鸣,就明白了。自言自语说,“这个难道不就是“声”吗?”
于是就又去见法演禅师,作偈呈明所见,得到了法演禅师的印可。
啰嗦猜解版:
有一位提刑官来向法演禅师问道,法演禅师就启发他,“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这两句诗与佛法要旨很接近。(禅师论问道,多离不开心物关系这个主题。从法演禅师答语来看,提刑官问的大概是“道既不可说,为啥还要说”,或者“道在何处”之类的问题。法演禅师以两句言情诗来比拟:小姐频频召唤“小玉”其实没有什么事,只是要向意中人提示自己的存在。)提刑官说“是啊是啊”。(提刑官说是啊,意思大概是“读过读过”或者“我明白这个意思”)。法演禅师说您还需要再仔细推求(字面的意思你懂了,但是那不是你的问题的答案----道的存在并不能为意思所承载或者规范。)
提刑官没明白,大概就走了。
克勤禅师不在问答现场,回来以后问法演禅师:听说刚才您用艳诗来开示提刑官,他明白了吗?
法演禅师说:他只认得声(他只知道声音的意思,没有明白我为什么举这个例子)。
克勤禅师问:诗句说的就是“认得声”。他已经认得声了,为什么不算明白?(克勤禅师此时也还在意思里转悠)
法演禅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直接反问:什么是祖师西来之旨?庭前柏树!(这是在提示克勤根本问题所在:祖师自西而来,所传是啥?是空?是臆想?是明白?是道?是佛法?庭前柏树!啥,祖师传的是柏树?祖师是来搞绿化的?不是。是拿个不相关的东西突然打断克勤思维之流,用一个东西把人的注意引到感受本身上去。就那么一刹那,克勤禅师抓到了一点儿感觉。)
克勤禅师愰然有省,似懂非懂,就离开丈室,到了门外。突然看到鸡飞到栏杆上打鸣,就明白了。自言自语说,“这个难道不就是“声”吗?”(对,鸡鸣就是声。明白这个就得到法演禅师肯定了。这里只是一个事实,一个机缘。并不是只有鸡鸣才能引发,有的禅师锄头碰到瓦片咣当也能触发有的禅师杯子落地哗啦也能触发有的禅师被老师一脚踹翻在地也能触发而佛陀所说是夜睹明星而悟。这些现象触发的是啥?俺猜就是对心物关系的体察----不是理解,而是体察。啥是体察?石头说不着,有缘朋友可以推求一下)
于是就又去见法演禅师,作偈呈明所见,得到了法演禅师的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