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个人资料
stonebench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语言的欺骗性

(2018-11-30 14:22:28) 下一个

其实也是意识的欺骗性。
比如,描述“我视觉中出现西瓜”这个事件时,语言是“我看到了一个西瓜”。

这句话细究起来,就不合逻辑。因为在你看以前,你根本不知道那个东西是什么,你甚至不知道那是不是一个东西。“是个西瓜”是看了以后经过大脑分析形成的结论。在分析以前,看到的东西是什么是不能确定的。而“我看到了一个西瓜”给人的一般感觉是:西瓜早就在那里,你的视觉注意到了西瓜的存在。这样,从不知有无到知有到知是西瓜的这个过程被掩盖了。

这样,语言表达方式造成的结果是:人们会以为西瓜本来就是西瓜,它就在那里,不论你去不去看它。在生活中这种表达没有任何问题,不这样反而会有问题。然而,如果深究,我们会发现,这句话是违反逻辑的,如果换一种说法就更清楚: “我吃到了肚子里的西瓜”,“我娶了我的妻子”。。。这种说法的不经之处就是,肚子里的西瓜是吃的结果,而不是吃的对象;妻子也是娶的结果,不是娶的对象。这样看,西瓜也是看的结果,不是看的对象(看之前是什么,看中发生了什么,那是别的问题,本处不论)。
又比如:他是张三。也分裂了现实。事实是张三和他是一个。用了“是”字,则“张三”独立了,“他”也独立了。概念上,张三和他成了两个各自独立的个体。在认知上,跟“我看到一个西瓜”一样,把判断结果当成了判断对象。“判断”把原始认知中的一个混沌的东西变成了意识中三个清晰的概念:他,是,张三。有了这三个概念,意识就不再管原始认知是什么样子的了,它就只管建立与维持这种成形的概念关系,好象它们天然存在,因进化而发展一样。

因此,在我们说“他是张三时”虽然意思是指一种对应关系,但在意识里却通过“A是B”的判断制造了名实差异。

名实差异对现实来说并不是坏事,它可以让我们省去很多麻烦,让世界条理化,行事简明有规律。但另一方面,忘了名实差异也让我们陷在这种差异概括出来的规律里,不去关注它们未分裂时的样子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