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80)
2018 (292)
2020 (164)
2021 (362)
2022 (344)
2023 (441)
《老子》: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石 读:
大患就是大憂慮大問題,貴大患若身,就是把大問題本身看得重要如身體(比如思考時思考就是身體,說話時語言就是身體,除此以外,別無身體)。我所以有大憂患是因為我把身體當成是我的,如果我不把身體當成是我的,怎麼會有“我”來“有憂患”呢?因此所貴者乃是把身定義為天下(不以身為我,而以天下為我),好象身為天下之所以寄。所愛者是把身定義為天下,好象身為天下之所托。
這一段講的是我(身)與 物(天下,大患)的關係。提高物的價值,重視(貴)物為身,物即是身。這樣,就沒有我可以憂患了。
反推上去, 寵辱若驚是什麽意思呢?先看驚字,《易·震卦》有震驚百里句,郑注:“惊之言警戒也。”,其實驚的本義應該是(向上之)動,精神悚起,再引申才是警惕。老子對于高于低的看法是知其榮守其辱。歸榮于辱,歸白于黑。因此,寵辱,就是歸寵于辱。這與下文的以身為天下原理一致,都是歸高于低,歸貴于賤,歸用于體。歸用于體,為什麽會若驚呢?
《呂氏春秋 慎大覽》说,“桀為無道,暴戾頑貪,天下顫恐而患之,言者不同,紛紛分分,其情難得。干辛任威,凌轢諸侯,以及兆民,賢良鬱怨。殺彼龍逢,以服群凶。眾庶泯泯,皆有遠志,莫敢直言,其生若驚。大臣同患,弗周而畔,桀愈自賢,矜過善非,主道重塞,國人大崩。”
根据上下文,吕览中的“若惊”应该是警惕謹慎的样子。如果这个猜想是对的,那么宠辱若惊,就是還寵于辱,歸榮于辱,保持惕慎儆醒的狀態。看老子自己的解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寵為下就是寵辱,寵辱就是寵為下。得之就是相得,失之就是不相得。不管相得與否,都保持儆惕,就是得之若驚失之若驚。
這一段直接講的是還用于體,而實際上講的是名與實。還得成還不成都要保持儆惕;如果保持了儆惕,那麼還得成還不成都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