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求同,看本质,不注重形式的具体性。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以一端而赅全貌,历万变而不失其宗。
一个例子是器物命名。
在器物命名方面,中文的优势之一是直指要害,
比如手机,英文先称cell phone, 再称smart phone. 中文则是“手机”。
结果呢?看看现在,手中的这个东西的用处,到底有几分是phone? 电话的功能没有消失,但是已经不是主要功能了。也就是说,phone 这个名字,已经不合适了。但是手机这个名字依然合适,手上的机器嘛。
再如电脑。英文称computer. 但普通用处,人机交互的部分,已经不是计算了。相比之下,电脑是不是更符合computer 的本质和功能?
中文优势之二是简洁,忽略不重要的信息。
比如称服务员,英文说waiter, waitress, 中文就是服务员----提供服务的人。比较一下,英文非把性别掺到称呼里,就显得多余:引座上菜收帐清桌,谁干都是这些事,干嘛要区别男女呢?相比之下,中文就一个词,服务员,如果需要特别标明,就加上个男字或者女字,又方便又干净又高效。
中文优势之三是减少不必要的区分与歧视。
还用服务员的例子,不标男女,服务员都一样,至少在思维层面不标注因性别产生的不同,没有歧视的问题。英文就不同了,在思维上一开始就毫无意义地进行性别区分。区别不见得必然导致歧视,但是区别更容易引起歧视。比如有人认为history, 而不是herstory 就反映了男权对女权的压迫。又比如chairman, chairwoman, 两个词来分别指称男女,中文就一个词,主席。职位本身比任职者的性别更重要吗?有人可能说,分标男女可能更体现对女性的尊重,那好,有scientist, 为啥不说 scientistress? 历史上还曾经有professoress, 现在为啥不用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曲折语真的命名逻辑真是一团糟。
相比之下,中文在不必要区分的时候才不区分,这是一种一种平等思维。当然,这不等于中文忽视差异,在差异很重要的时候中文也会标,比如妻妾,兄弟。中文不会无意义地乱标,或者用不同的标准来决定标与不标。
总之,科技越发展,社会越发展,中文的适应性与优越性就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