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与子弹的较量
引言:我母亲的一位挚友,70多岁了。她独自一人背着旅行包来到加拿大,开始为期两个月的北美旅游。在我家居住期间,她给我们讲了她父母的故事,也讲了她自己在文革及改革开放中发生的故事。下面这个故事就是关于她父母的,发生于民国时期。讲述者为她本人。
我祖父母以及外祖父母家都算是大户人家。祖父家还属于官宦之家,当时祖父是县长,称得上有钱有势,所以当我妈高中毕业祖父家想娶我妈时,外公欣然答应并马上订了婚。其实除了祖父家,妈妈同班中另有一位郭姓男生也在暗恋我妈,高中毕业后那男生去了厦门大学。后来我妈订婚的事情那男生并不知道,厦大期间他写了封情真意切的信,希望我妈能等到他毕业之时,信里放了一粒红豆,寄给我妈。
可是当邮差来送信时,路上正好碰到从黄埔军校回家探亲的我的父亲,于是邮差就让他把此信转交给我妈,那时没像我们现在那样要把信交给本人,或隐私之类的观念,作为已定亲的父亲回家后阅读了这信,读罢立即写了封回信给那男生,“命令”他死了此心,封上信封之前还往里面塞了颗子弹。
军校出来后我父亲被派到江西在蒋经国先生手下工作,我母亲也是在那时才跟着去了江西,并在那里同父亲简单完婚。
后来,由于局势突变父亲决定去台,我还一直记得那天晚上,爸爸抱起我,轻轻地对我说“爸爸马上就会回来的”,一连说了好几遍。
在父亲担任海岛防守总长期间,他曾经生过一场重病,多亏当地一位渔民寡妇精心照料。之前在寡妇丈夫海难失事时,父亲曾以总长身份去慰问过寡妇,对父亲的照料也是她对父亲的一种感恩吧。在撤离小岛时,父亲和寡妇组合成了家庭。从此父亲就一直在台湾,直到去世再也没有回过大陆。
自从父亲去台湾后,妈妈就独自一人拉扯我们姐弟几人长大。文革前,妈妈去参加高中同学聚会,碰到了郭男生这才知道当初红豆与子弹的来往,一聊近况,已有家室的男生表示了对她仍有爱意。这时轮到我妈作出了让男生死心的决定,没多久我们举家搬迁,也没把新地址告诉任何外人,为的就是不让那男生再来找她。
进入80年代,社会情况以及我们这些子女都稳定了下来,妈妈才又一次参加了高中聚会,也再次遇到了这男生。这次男生先主动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妻子几年前病逝,孩子们也都已长大独立生活了。当他得知我妈依旧单身时,便又旧话重提,希望和我妈一起生活。这次我妈却又有了顾虑,担心双方孩子们的想法。
当妈妈询问我的看法时,我说这事情既简单又复杂。说简单,这纯粹是他们双方情愿的事;说复杂,要是他的子女有看法就不好办了。反正我是支持的。后来我自作主张去约见了他的孩子们,没想到,他们非常赞同。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两个有情人终于在一起了。
关于妈妈和郭伯伯(现在我得叫那男生为郭伯伯了)在一起的事情,我们一直没有对父亲说过。直到后来我母亲去世,我一人去台湾看望他时才无意中提到,父亲很是生气。我非常不解:难道只许你再娶,就不许妈妈再嫁?他马上解释道:不是我不同意她再结婚,她嫁给谁,我都没有意见,就是不想她嫁给这个姓郭的!我问他为什么,他不禁长叹:我就是不想输给他!一颗子弹竟然敌不过一粒红豆!
你妈妈的前半生跟我外婆很相似。
你的妈妈最后嫁了有情人。
我外婆为该身份嫁了自己家的长工。
生活各种苦难都让她老人家尝了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