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客

讲述亲身经历,感悟天地人生
个人资料
fuz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何为道: (3) 老子其书

(2018-07-31 14:03:50) 下一个

“老子”书即《五千言》, 《老子五千言》, 或称《道德经》,后尊称《道德真经》

https://www.coursera.org/lecture/daojiao/lao-zi-qi-shu-dao-de-jing-ovamm

主讲人: 韩鹏杰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这一讲呢,我们介绍一下《道德经》这本书,也就是其书。

在《道德经》 这本书的介绍里边呢,我们主要讲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就关于这本书的结构;

第二个呢,这本书的名字的来源; 

第三个呢,这本书它在我们文化中的影响和地位。

《道德经》这本书呢,共有八十一章, 分上下两编,  这地方我要给大家交代一下。当初老子写这本书的时候,既没有分章,  也没有名字。这个分章啊和后人起的名字,都是后人所作的

为什么把它分成八十一章呢?大家自然会清楚 九九归一,取的就是跟这个神秘数字的相应。

上下两编, 也就是两大部分:

第一大部分呢, 是从第一章到三十七章,叫道经。

第二部分呢,从三十八章到八十一章,叫德经。

合起来叫《道德经》。

为什么起这样的名字啊? 有一个说法非常的讨巧。大家把这书翻开一看就会发现:

第一章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呢?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这第一句话里边开头不就是个"道"字吗?所以叫道经。

三十八章开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呢?"上德不德",有个"德"字, 所以叫德经,合起来叫《道德经》。

你还真别说, 我们很多古人呢,写文章写书啊,往往没有名字。 后人怎么给它起名字呢?就按照它第一句话的开头的两个字来给它起名字。 

比如说,《论语》里边的 第一篇叫《学而篇》,《学而篇》共有十六章。开头的第一章第一句话是什么呢? "学而时习之","学而"两个字。 好, 这十六章统称为《学而篇》。

庄子的著名的文章《秋水》,  马蹄秋水大文章嘛,庄子的《秋水篇》, 开头的四个字:"秋水时至"。 秋天的水按时到来,拿前边两个字"秋水"作为它的名字 。《马蹄篇》其实的来源也是一样。所以古人的很多的文章,书名是这样来的。 但是对《道德经》而言,远不止于此。

起这个名字啊,我觉得是非常恰当的,因为这里边还蕴含着这个更深刻的内容。

"道"字啊,这本书虽然只有五千字,但"道"字在这本书里边重复了七十三次,"德"字呢,在这里边也重复出现了四十一次。而这本书核心主要的论述就是这两个字的内容: 道和德。

我们怎么样来理解这个道和德呀? 不能按照现在狭义的这个"思想道德",  那个"道德"来理解它。

老子的道主要讲什么问题呢? 大家想一想: 我们走在路上,也就是走在道上,什么事情最关键呢?

把这个事想清楚了,也就明白老子为什么要用道, 来表达他的这个主要的这个思想的智慧。那我们走在路上,也就是走在道上。

第一等重要的事情,  就是方向和目标。方向目标不明确,你往哪走啊? 对呀,先把这个搞清楚: 到哪儿去?

第二个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走路那也是交通啊! 你交通就得了解规律规则,所以第二等重要的是规律规则。

第三件事是什么呢?每一条路,每一条道都有它的边界,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经常讲的底线。你超过这个路,走错了路,那就可能走到邪路上去了。路旁往往就是深沟,甚至是深渊。越过边界,越过这个底线那就危险了。

所以,对于道而言,它在我们文化里,不管讲的内容多丰富, 多芜杂,提炼起来核心的内容: 方向目标、 规律规则、 边界底线。

当然, 老子在论述这个问题里边,还在站更高的理论的高度,把道放在一个哲学层面里边来让大家了解这些事情。

所以 "道"字所讲的内容,就是站在哲学的高度,来了解方向目标、 规律规则、 边界底线,  它所具有的重要的意义。

"德"是什么意思呢?

魏晋南北朝时候的王弼注解的《道德经》,被认为是对老子注解最好的注解本。王弼对这个"德"的解释简练而又深刻,就一个字,"德者,得也。",  "获得"的"得"。

什么样的人是有德的呢? 有道的人便是有德之人; 无道的人便是失德之人。 道是体,德是用。

你看啊,中国古代对这君主,也就是皇帝的评价, 就四个字,有道还是无道,有道便是明君; 无道便是昏君。

为什么呢?你有道的,那便是有得道了,得道的便是有德的这个君主;  无道的便是无德的君主。

用孟子的两句话解释这个,大家可能就更清楚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对,你按照道去做, 便是有德,有德之人你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 你就应该获得成功、 得到奖赏。

违背了道,便是失德;无德的人,那便应该遭到失败、 得到惩罚。

所以,《道德经》的五十一章里边讲: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这就是《道德经》里边讲的一个最最重要的一个命题,  一个观点、一种智慧:尊道贵德。 老子当时书虽然没有名字,但后人,认真研读的人在汉朝的时候已经就基本上有这样的一种雏形,  称之为道德经典。

到唐朝的时候,这个名字正式那个成立,《道德经》一直延续到今天。这是我们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的名字的来源,也就是它所表达的深刻的含义。

这本书的字数呢,大概是五千字左右,所以叫《老子五千言》嘛!

其实客观地说,五千字也是一个大概值,因为《道德经》的版本实在是多, 不同的版本字数也不一样。比如说,长沙马王堆的帛书本, 虚字比较多,都超过五千字了。像敦煌本呢,把虚字去掉了,还不到五千字。 所以我们就是说这个字数,只是一个大概值。

这本 书虽然只有五千字,但解释它的著作汗牛充栋,不可胜数, 五千万字恐怕都不止。对, 世界上发行量第一的著作是《圣经》,发行量第二的就是我们讲的这本《道德经》

我们现在要问一个问题:这本书到底是一本什么书? 为什么对它的解释纷纭复杂? 我们怎么样,站在哪一个角度才能更好地品读这本经典呢?

有人肯定地说: 这本书就是一本哲学书,非常非常有道理。因为老子不管去研究人生的哪一个部分的问题, 战争也罢,领导艺术也罢,这个甚至艺术也罢,甚至包括烹调也罢,都是站在一个道的角度,也就是站在一个哲学的角度里边去透视它,立脚点高、 视野宽广。所以在这本书里边充满了哲学智慧。

我们在这里边只举几个简单的例证:

比如说,在我们文化里边,有一段话流行得非常之广。 我们长安哪,曾经主办过世园会,世界园林博览会,现在有的地方还能看到这个世园会的世园小花的标志,中间呢就是个三边形当时怎么解释的?也用的就是老子《道德经》四十二章的这段著名的话: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个世界是神创造的吗?

老子认为不是,这个世界是'道'运动变化所产生的。道生一,一就是太极,一生二,二就是阴阳两仪,  阴阳两仪相互作用、相互运动,形成了这个复杂多样、 丰富多彩的世界。因为 三六九啊,在我们文化里都代表着多的意思,三生万物。那么万事万物都是一个什么状态呢?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两种力量, 缺一不可,它们两个相互作用 才形成这个和谐的、变化的世界,冲气以为和。 你看这段话,既谈了世界的本源,又谈了世界的这种存在的这个状态,存在的状态。 非常地富有哲学的这种深意和智慧。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 在《道德经》的二十八章里边呢,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叫知白守黑: 知其白,守其黑

大家一想,这个在讲的道理一下子就能明白: 你下围棋, 你只看你是自己黑子,你只看黑子,不看白子,你能把自己阵地守住吗?你得双方都了解,这个才能形成一种真正的黑白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这种智慧,知其白,守其黑,哲学里边对立统一的方式的。 这个非常经典的好的这样的一个例证。

说到论证其他方面,有人认为,《道德经》是一本兵书 很有道理。

为什么?我在前面说过,不管论述到哪个部分,老子都是站在一个哲学的角度来对它进行一个 这个理解透视。所以老子在《道德经》里边呢,对于战争的这个思想的论述是非常深刻的。是不是一本兵书,我们一会儿再谈。 我现在想给大家说一个更重要的事情,什么事情呢?

你看啊,这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的 这个演讲的时候也说,我们中国人是温和的,爱好和平的。 我们怎么样让人家感觉到我们中国人是温和的、 爱好和平的呢?你不能老给人家看《三国演义》吧, 你不能老给人看《水浒传》吧。你老给人看这个,你怎么向人表达我们中国人是温和的、 爱好和平的?

应该大力推荐的是像《道德经》, 这样最能代表我们文化和智慧的经典。《道德经》的三十章和三十一章,  有人建议应该直接进入小学课本。

什么意思啊?因为这两章表达了老子的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这种军事哲学的观点。三十章讲啊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真正站在哲学的角度、道的角度, 来让这个国家强大,不要只去炫耀武力。

为什么呢? 因为军队打过仗的地方,一片衰草枯杨,断壁残垣,师之所处,  荆棘生焉, "师"就是军队。战争以后,灾荒瘟疫什么都来了,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这是对战争多深刻的一种控诉啊。尤其是在当时战争频繁的状态下,老子的思想就更显得这样的杰出。

打仗那么好玩呢?打仗是要死人的。所以老子在这讲了一句非常狠的话,"其事好还" 。还呢,就是报应。你对战争的后果,灾难性的后果,很快就会表现出来,打不要太骄狂。打胜了,也不要太洋洋自得。果而勿骄,果而勿矜达到目的就可以了,战争达到目的就可以了。不要过于炫耀自己的武力

三十一章讲得更加深刻。三十一章讲什么事儿呢?我们前边说过: 老子读的书多,智慧高,对很多问题呢了解得很清楚,  对礼仪了解依然也很清楚。老子讲,你看啊,在我们这个中国的文化里啊,历来都是以左为贵, 左为尊嘛。后来的你看朝廷文武列班的时候,也是文官在左,武官在右。治国嘛,文官比武官地位高嘛。但老子告诉大家: 有两件事,恰恰相反,以右边为尊为大。

第一件事是什么?丧礼,死人的时候,  右边为尊为大

第二件事是什么呢? 就是这个战争。战争中啊,右将军比左将军大,  以右边为尊为贵,老子说你看见了吧, 我们中国人怎么对待战争,就把它当作丧礼一样对待,  以悲哀泣之

所以在三十二章里边讲的这个深刻的观点: 以悲哀泣之。战胜以后也不要大肆地搞这种庆祝的活动,以丧礼处之。先建立对死难者的这种纪念,祭奠,这才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所以你要是这样的一个观点,反战思想,对和平的一种热爱。这非常能体现我们中国人的温和的爱好和平的这种特征。

所以老子的,说《道德经》是一部兵书,它不仅仅从战争的本身的角度,而从更高的角度来透视战争。后世有 善战者,服上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都是深受这本书关于战争哲学思想 的影响。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一本艺术创作方法论,充满了艺术哲学的智慧,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本烹调书。

那,我们现在要研究的问题,这本书到底最早是给谁讲的呢?做什么的呢?

了解这个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这本书里边所拥有的智慧和思想。

写一个字,大家就可能会了解这本书里边它所针对的问题。

就是"领导"的"导",(繁体)上面是个"道",下面是个"寸"。 做一个国家的领导者,首先要心中有大道,手中要握有大道。所以"领导"的"导"字,这上面这个"道"字非常的深刻。

其实《道德经》最早 很多的部分都是老子给这些当时的统治者、领导者, 苦口婆心地告诉他们 做领导的,应该要心中有大道,应该要行大道, 应该要提升自己的修养和人生的境界。

你自然会问,你怎么知道,这怎么跟很多人说的不一样?

你的根据在什么地方啊?其实我觉得根据不用到外面去找,到书里边一看,很多事情都清楚了。内在的根据比外在的根据不是要有力得多吗?我们快速地看一下《道德经》的三十二章, 三十七章, 三十九章,在这三章里边大家都可以发现两个字是共同的,就是"侯王",  诸侯王。在当时啊,周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其实诸侯王已经是当时的最高的领导者。所以,老子在当时,他讲的时候,对面坐的就是这些诸侯王一类的,将军、丞相、诸侯王等这些大的领导,当时的统治者。老子在给他们讲 治国之道,为官的智慧和人生的境界。

《道德经》为什么难读啊?你看《论语》相比较为什么好读?

《论语》是孔子学生记的,对面坐的是谁, 提的什么问题,老师怎么回答的,记得很清楚,  这一看就明白了。

《道德经》呢?  老子在当时函谷关写《道德经》的时候, 时间非常紧张啊,而这本书的内容又不是他在函谷关里边那个当时想出来的。很多,就是这个以前这类事情的一种凝聚,  智慧的一种积累。所以他写书的时候,把对面坐的谁,当时提的什么问题,全都给去掉了,只把它的答案写出来了,  所以就比较难读。我们把这个恢复,这就好办了,  对面坐的是这些将军、丞相、 诸侯王等这些领导者 统治者,你说老子能给他讲什么问题? 治国的、 为官的、 人生的境界,这几个方面的这种智慧。

所以,你看三十二章,"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我给你讲的这个道,你要按照它去做,大家都会支持你。 三十七章,"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我给你讲这个无为的道理啊,"道常无为无不为"嘛,给讲这个道理,你不要妄为。 你按照道的方式去作为,那一切都会顺理成章

三十九章,"侯王"出现了三次。所以,了解了这个问题 我们在读每一章的时候,读这本书的时候,  恢复它的这种原来的状态,知道他对面坐的人呢在向他提问,这是他回答的答案。这样我们对这个问题就了解得比较清楚了。

当然,  不管老子回答战争的问题,  回答这个为官的智慧的问题,人生境界的问题,乃至其他方面的问题都是站在一个哲学的高度,哲学的高度,  所以这本书它才拥有这么高的这种思想和智慧。

 

 

PS  关于《道德经》版本: 

《道德经》历史发展 http://www.lylaozi.org.cn/ddj/read.aspx?id=2615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今留 回复 悄悄话 赞一个。这裏面有很精闢的观点。谢谢刊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