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好主教碰到苦教区
宗座监牧(拉丁语:Praefectura Apostolica)是天主教会的一个职务,某些地区因特殊环境或教友稀少而尚未成立教区,罗马教廷因而在这些地方设置“宗座监牧区”,委托宗座监牧以教宗名义治理之,通常由神父担任。宗座监牧区可能因整体的发展,升格为宗座代牧区(拉丁语:Vicariatus Apostolicus,宗座署理由主教担任),之后有可能再进一步发展成正式教区。监牧一职最早出现在19世纪,大多在欧美以外天主教未发达的地区。至2006年,全球有45个监牧区,大多数位在中国大陆。(维基百科)
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宗教职位,在英文是priest,但是翻译到中文后未译为“祭司”,而译为“司铎”(“神父”)。之所以在英文中称为priest,是因为司铎所主持的弥撒,本义是“感恩祭”,也是一种献祭,所以主持献祭的人称为祭司就是合理的。
明清时期的耶稣会士教将Sacerdos(priest)译作“撒责尔铎德”,随后的文献渐渐简称为“铎,“铎德”或“司铎”而“神父”则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司铎的称呼。司铎既是Sacerdos的意译,也是其音译,是个很妙的翻译。最早的一批中国本土神学家们的著作里即开始大量地使用“撒责尔铎德”、“司铎”等词。福建教友李九标曾专门解释说:“泰西诸司铎之航海而东也,涉程九万,历岁三秋。比入东土,而尺丝半粟,毫无所求于人,i独铎音远播。……标不敏,戊辰秋杪,始得就艾、卢二司铎,执经问道。……司铎若洪钟,叩之即响。兹铎音具有,真足令愚者醒,顽者驯,智者见智,而仁者仁。”尽管明清时期的很多儒士存有反教心理,但他们还是用“司铎”来称呼那些“西番”。直至清末民初的文献里还在大量地使用“司铎”一词,而较少见用“神父”。天主教的正式文献中也用“司铎”,如2009年教宗本笃十六世发表《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天主教主教、司铎、信友及度过献身生活者牧函(纲要)》。(维基百科)
卞福汝主教的幽默:
“你们一定认为一个贫困的牧师骑着耶稣基督的坐骑未免妄自尊大。我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的,老实说,并非出自虚荣。”
言近而意远的话,基督的辩才,能自信,又能服人。
主教讲话喜欢举例子,用身边的人或事,听的人都熟悉。我以前也听过一些教会的分享,有牧师的也有一些教友的,很少有人的分享会提到身边的人或事,大都是“言远”的文章。或是匿名或是只谈自己。这也很像书里或是电影里的老僧讲禅一样,用古老的传说来讲述道理。不喜欢这样得说教,其实每天身边发生的事情,遇到的人物经历就是最好的学习经验。用这些实际的例子来分享来评论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才是最有力的分享。也许会有错误的议论,难免会有争纷,但也好过聊那些遥远虚无的东西。
1.1.4 言行合一
圣奥古斯丁:基督教哲学的理论家,天主教徒眼中的圣人。如同程朱理学之于孔孟之道的继承和发展一样。
“把你们的希望寄托在无可继承者的身上吧。”好像是一种预言也好像是一句诅咒。在卞福汝主教的心中可能早就厌烦了他那个远方表妹的炫耀,因此脱口而出。
“死人的脊骨多么结实.....”,在主教心中人也应该是赤裸裸的离开这个世界去接受天主的审判,因此他看到人死后写在灵位上的头衔,就忍不住的讥讽。
年轻的助理主教讲道,极力描述他自己心中的天堂与地狱的样子。前年(2016)的圣诞节在多伦多朋友家过节,有一位基督教的牧师朋友在席间传道,也在描述他心中天堂的样子,我忍不住问道什么才是天堂的美好。他回答是金子铺成的路。这真是人的回答。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么一种美好的想象。有时间我也想象一下天堂的美好吧。
“惹波兰先生的一个苏的天堂”,主教大人对于有能力施舍却不愿意施舍的富人阶级的讥讽是不遗余力的,劝善款的态度也是令人难以拒绝的。以基督的名义劫富济贫。
灵与肉的关系,做一个圣人很难,但是做一个正直的人是可以办到的。孰能无过?有则改之罢了。“错误就像一种地心引力。”
主教对于世间的犯罪的观点:这都是世界有能力改变而不做改变的人的错。宽恕那些执行错误的人,而去审判那些制造黑暗的人。
“艾克斯的铸造假币案”,那个检察官又该在哪里受审呢?人的智慧在于理解与宽容,应该看到错误的时候加以思考,在错误背后的动力是什么?哪些才是值得追问的真相?我们现在在网上看到一些不公平的事情,会忍不住的埋怨这个社会,甚至咒骂施暴的人和有关部门,但是更应该追究这个问题的根本出在哪里,这个社会问题的病根在哪里。(这个检察官也许就是后来警探沙威的原型。)
断头台行刑之后的主教说:他刚刚经历了一场隆重的大典。在主教眼中断头台是人世间的法律。在这次经历之前,主教对于断头台的印象只是听说而已,没有亲身观摩过行刑。这一次之后,主教收到极大的震撼。“我从前还不知道有那么可怕。只专心注意上帝的法则而不关心人的法律,那是错误的。死只属于上帝,人有什么权利来过问那件未被认识的事呢?”也许雨果在这里模糊的描述了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之后,自己心中的感想。卞福汝主教认为只有上帝才能判人的罪,就像是路易十六,谁会想到他会被判刑被砍头?但这就真实的发生了,那些一度以为自己会逃脱法律约束的人都开始在认真思考这个人世间的法律了。主教的这段经历很像是曾经陪伴路易十六走上断头台的费尔蒙神甫。
“他总设法慰籍失望的人,使他们能够退一步着想。使俯视墓穴的悲痛转换为仰望星光的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