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回陶钧

选一处可以自由粘贴文字的地方终老
个人资料
正文

男人们的大和

(2017-08-21 12:56:23) 下一个

一部描述冲绳海战的历史战争片。2005年在日本公映,为了纪念大和号战列舰被美军击沉60周年。我是两年前在一家二手音像社翻到的这张DVD,是当年香港发行的。

 

电影拍的很不错,故事情节和电影特效都很好,演员阵容也很强大。中村狮童和反町隆史饰演的两种不同风格的二等兵曹。中村的表演夸张一些,与小时候看的抗战电影里的日本兵很接近。那种极度情绪化的,打起仗来哇哇大叫的样子。反町隆史的日本兵随意一些,反戴着军帽,很嬉皮的样子,手里总会变戏法儿一样捧着一大堆吃的。在大和号即将沉没的时候,两个人一起操作高射机枪,几乎90度角仰射美军飞机,最后一起被打得凌乱,异常的壮怀激烈。

 

日本电影里描述太平洋海战的,我看过三部。除了这一部,还有《永远的零》和《硫磺岛家书》。《硫》是伊斯特伍德拍的,不过脚本都是日本人写的,云集了当时日本的一线男演员,应该也代表了日本人对太平洋海战的自我反省或是自我审视。三部电影都选择了太平洋战争末期的这段历史,从海陆空三线不同的角度描述着战争的残酷,以及最后时刻日本人的绝望和日本军人的绝望。

 

网上说《大和号》上映的时候场场爆满,很多场次都要加票,老百姓涌进剧场,每个人出来都是泪流满面。用我们习惯的说法,这绝对是一部主旋律的日本爱国主义作品。很久以来日本人拍摄二战题材的电影都是很受限制也很小心,他们没有办法拍摄那种高歌猛进的,军旗飘飘的,以胜利者姿态结尾的电影。即便那段历史给了日本人无限的荣耀,他们只能咏叹悲壮歌颂牺牲。只能悄悄的把军旗插进电影里,永远低垂不能飘扬。(也许有虎虎虎那样的电影,不过我没有看过)他们只好把雄壮的军威展现在末日的出征中。把军人的勇敢涂抹在血淋淋的挣扎里。

 

但骨子里,日本人是认可自己的,在谈论那段历史的时候他们是嘴角向下的一种微笑。电影里刻意的回避包含着不屑于述说的傲慢。而且他们也希望能把这种骨子里的东西延续下去,直到有一天这个世界会用嗨伊来代替“YES”

 

所以我就说再也不要抗议人家去敬拜靖国神社了,那是日本人自己的事情,那是他们自己的祖宗和精神。这些抗议都是没有意义的,是挡不住该来的事情的。也不用去限制日本人的军力发展,那样只会更加的压抑扭曲。让他们放开手脚吧。不服再战!

 

《大和号》电影的最后,一位大和号幸存的老兵,一个二战后的中生代,以及一个15岁的少年,一起来到了当年大和沉没的海域,面向沉船的方向敬军礼,然后少年接替老兵掌控船舵,驶回日本。

 

对了,电影的主题曲也是久石让创作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