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意大利回顾之三:运气关照托斯卡纳和来访的我们

(2019-11-06 05:41:58) 下一个

游客前往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之前,各自脑子里会有个期望的画面、或文字描述的概念:山坡上的葡萄园和橄榄树林;秋日清晨柔和的阳光打在丘陵地,让波峰波谷显露出肌肤般的光泽和圆润曲线;柏树(Cypress)夹道的山路通向山包上红砖的农舍。又怎么能略去锡耶纳(Siena)或匹延萨(Pienza)狭窄街道和两旁平民的公寓或世家豪宅;追求多一些人文历史内容的游人,自然不会放过著名的锡耶纳大教堂。

清晨被雾气覆盖的Val d'Orcia山谷

我们的托斯卡纳之旅是从驱车四百多公里、从意大利北部多洛米蒂(Dolomite)来到古城锡耶纳(Siena)开始 。这是本次意大利之行自驾距离最长的一天。几天前从罗马乘火车去威尼斯的路上,我就开始领略意大利多山这个地理特征。因为多山,即使高速公路也修建很多涵洞和弯道。这造成视线相对狭窄,再加上路上车辆多,不断要从大型货车边超车,感觉在意大利驾驶远没有在北美那么轻松。托斯卡纳北边Chianti地区山路的崎岖更让我吃惊,虽然经历多洛米蒂(Dolomite)山路后本不应如此,想来还是心理准备不足。早就听说意大利人开车有些“鲁莽”, 我的体会是当地路况使然。经过几次被后面的车顶着开,甚至被人鸣笛“警告”,我意识到应该是我及早让开,让速度更快的车过去。因为常常只有两车道的高速路,右边慢车道常被大串的卡车占领。开小车的司机的确要不断换车道,才能保证车流的疏通。

在穿过Chianti地区前往佛罗伦萨之前,我们在托斯卡纳的Val d'Orcia区域逗留了两日。Chianti和Val d'Orcia是两片地理形态完全不同的区域。九月下旬,Val d'Orcia的农民已经在相对平缓的山地上开始翻耕种植小麦,来年春天游客能见到完全被“染”成绿色的丘陵,进入5-6月又化为一片金黄。Chianti基本是完全被树木果园的绿色覆盖、上下起伏很大的山峰山谷。开车一时进入狭长的谷地,一时又行驶在可以俯瞰四下山梁沟壑的山头。Chianti有更大片的葡萄园和橄榄树林,这里是世界驰名的葡萄酒Chianti Classico产地。很多游客跟团从佛罗伦萨过来一日游,品尝美酒和当地食品。但我个人觉得,还是Val d'Orcia这边开阔的丘陵地貌,成行柏树(Cypress)和农家宅院点缀山包的才是托斯卡纳。

Val d'Orcia地区更具托斯卡纳田园风貌

居高临下环视前方开阔起伏的谷地是欣赏托斯卡纳田园风貌最好方式,山顶上的小镇匹延萨(Pienza)可谓是理想的地点之一。我们有幸住在镇里旅馆Relais Il Chiostro Di Pienza,早上用餐时(餐费包括在住宿费里)就可以看到开阔山谷里的景象,和远处的Monte Amiata。预定时真没有料到还有这等待遇...........

运气关照!

旅馆Relais Il Chiostro Di Pienza的建筑是一座15世纪天主教寺院的一部分,但室内已经完全按现代旅店标准改装,让我们再次体验意大利百年老宅。Val d'Orcia地区另外两个和匹延萨(Pienza)类似的小镇是Montepulciano和Montalcino,它们出产著名葡萄酒,镇子也都建造在能够俯视四方的山地上。我这次没能安排在托斯卡纳农舍里下榻,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预定时本来看上一家得分很高,条件比较好的农舍,可转日就被订走了。这种被称为agri-turismo (working farm stay)的体验在欧美游客里更流行。其实以什么方式,在哪个镇里住并没有那么重要。Val d'Orcia地区不大,各个小镇之间不过20-30分钟车程。我们按Rick Steve推荐的路线自驾转了一圈,多数路段上并没有更好的景观和观看视角,倒是在意大利农村里转转增加一点印象。

田园的景观固然美丽,托斯卡纳地区人文历史内容更是丰富。以小镇匹延萨(Pienza)为例,15世纪教皇Pius II登基后,对自己故乡格外照顾。Pienza这个镇名是根据教皇的名字命名(City of Pius),整个镇子按教皇旨意统一规划重新修建。这可是文艺复兴时代采用城建规划的第一个例子,这个计划营造模式以后逐渐被意大利其它城镇采用,进而推广到欧洲其它地方。托斯卡纳小镇里的格局都有几分相似,砖石结构的3层公寓建筑紧贴着排列,夹住狭窄弯曲的巷子。小镇会有一条比较宽敞的主街,主街上有大教堂、商铺和政府机构的建筑。小镇的外周一定有防御性的围墙,这对于中世纪常年处于战乱的意大利人非常重要。匹延萨(Pienza)居民似乎更喜爱用盆栽的鲜花装点自己家的门前和窗台,给窄窄的小巷子里增添许多生机。

我还特意去匹延萨(Pienza)旧城外的新区看看,好奇现代意大利民居是个什么样子。其实新旧只一街之隔,新区造的仍然是公寓,四个或更多单元一幢的砖头建筑。建筑之间有个不大的空间分开,而不是老区里没有一毫米间隔一个挨着一个的格式。意大利人住公寓(Apartamento)从古罗马时代就如此,砖石结构有利于防火;一个个紧贴着造在一起,我瞎猜,是防御意识超强的人们“龟缩”在面积不大的小城里的结果,我在山西和安徽的明清村落中也看到相近的摆列。

匹延萨(Pienza)旧城的巷子里。好似这里的居民更喜欢门前窗边放些植物

历史名城锡耶纳(Siena)街道的格局也差不多,但规模要大很多倍。从12世纪到16世纪,以锡耶纳为核心,包括周围托斯卡纳区域曾经是一个独立的“城邦国家”---锡耶纳共和国,实力曾一度和位于其北部的“佛罗伦萨共和国”不相上下。14世纪中叶黑热病和之后的财务危机严重地影响了锡耶纳的实力,但仍然支撑着熬到1555年才彻底寿终正寝。今天,锡耶纳是了解意大利中世纪面貌的最佳地点之一。市政府大楼Piazza del Campo及前面的广场Campo Square一直是锡耶纳人为之自豪的共和制度的象征,意大利中部和北部这种世俗力量起主导作用的城邦国家,除锡耶纳以外,还有威尼斯和佛罗伦萨。古罗马人开创的共和精神在这些城邦国家中得到继承,发达的手工业、商业和银行业造就了中世纪富有的商业中产阶级。他们成为地方事务的有力操纵者,相对压制了教会的实力。相对欧洲其它地区强大的领主和国王的统治,中世纪意大利城邦国家的运作体制相当独特。我自己之前几乎也是一无所知,旅途当中和回来以后才得以“补课”。

锡耶纳大教堂(Siena Cathedral,Duomo)是这回意大利之旅中我最喜欢教堂,教堂内外华丽的修饰、拥有的艺术品数量质量甚至远在梵蒂冈圣彼得教堂之上。锡耶纳大教堂的瑰宝之一是地面上几十幅不同宗教题材、彩色大理石拼图和刻线画图案。其中一幅中有两脚分别踩着圆球和木船的幸运女神,裸露的肉体到底是告诫信众不要依赖运气呢?还是其他什么。每年只有不多的时间这些地面上的图案向游人能展示,其他时间完全用地毯覆盖。我们正巧是在几乎每天都开放的九月份到此访问,可谓大饱眼福。

运气关照!

穿过小街去锡耶纳大教堂

锡耶纳大教堂的傍晚

大教堂还有米开朗基罗和贝尼尼的雕塑。另外Piccolomini图书馆墙壁上色彩鲜艳的壁画记述教皇Pius II的一生,这些壁画据说有拉斐尔设计部分。 跟着Rick Steve的讲解,一幅幅的看过去,不仅是历史的回顾更是文艺复兴艺术的欣赏。大教堂讲坛(Cathedral Pulpit)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雕刻大师Nicola Pisano的作品,完成于1265-1268年之间。这个作品创作于文艺复兴高峰期之前两百多年,上面人物形态和表情已经明显区别于中世纪宗教题材作品上常见的呆板风格,提示着艺术变革的酝酿和展开往往经历长时间的渐变过程,从不多的几件萌芽尝试,逐渐形成划时代的文化运动。

教堂内部,

十三世纪制作的大教堂讲坛(Cathedral Pulpit)

教堂的壁画记录了教皇Pius II一生重大时刻,这是其中一幅。

访问锡耶纳时,我们住在旧城里一幢老屋,同样有600多年历史,徒步走到大教堂不过五分钟路程。旅馆Il Chiostro Del Carmine好像与匹延萨(Pienza)那家是同一经营者。早上在前台和肤色偏黑的漂亮女孩了解旅馆建筑的历史,捎带着发现女孩并不是我以为的白人-非洲裔的混血,她妈妈其实是菲律宾人。另外,旅馆的经营者并不拥有房产地产,“地主”是锡耶纳政府,这种模式在意大利还似乎很常见。我给锡耶纳仅仅打了一天的时间,老城里连东南西北的方向都还没有搞清楚就只好奔下一个目的地。一早大雾中在城里溜达,总有“鬼打墙”的感觉,走迷了一阵后突然碰上一个熟悉的建筑或小广场:怎么又转回来了。相比之下,小镇匹延萨(Pienza)真是简单,沿着南边城墙边一路急走,三分钟穿镇而过。匹延萨一早的大雾着实迷人,山谷里的房屋公路时隐时现。一直盼着能看到这幅画面,竟然“幸运女神”在清晨悄悄送来。

运气关照!

小镇San Quirico d'Orcia安静的街道。

锡耶纳Campo Square夜间依然灯火通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