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种分阶段的谈判模式也有个要求,中美双方必须一直保持密切的沟通,只有这样,整个关税谈判的局势才能朝着可控、有效的方向发展。
日前我国商务部就已经宣布,中方代表团将前往华盛顿,同美方就关税问题进行新一轮的沟通与谈判。
然而在出发之前,中方却收到了另一个国家的邀请,希望中方代表团能在赴美之前绕道一叙。于是,在前往华盛顿之前,我国代表团先一步抵达加拿大,与加方一起主持了一场中加经贸联委会。
(中方代表团到访加拿大)
中加这个机制,其实已经停摆四年了,当时前政府对华态度恶劣,导致中加关系严重受损,互信基础也遭到严重损害。在卡尼政府上台后,就开始谋求修复与中国的关系。前段时间,加方内部就曾提出,希望借着今年中加建交55周年这个契机,逐步恢复和中国的合作机制,缓和同中方的关系。
从中方声明来看,这场会议并不是临时的,中加在会前都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准备。对于加方而言,他们寻求和中方接触,主要目的有两个。
首先就是应对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风险。
加拿大经济和美国是高度绑定的,国内七成以上出口流向美国,所以特朗普的关税和贸易政策,给加拿大经济带来了严重创伤,在这样的背景下,加拿大必须谋求一个更加广阔且稳定的出口市场,减少被美国单方面政策绑架的风险,而中国恰好符合其条件。
其次,则是想解决油菜籽的问题。此前中方出于反制,对加拿大油菜籽采取了征收保证金的措施。对此,加拿大生产商表示,这意味着加拿大油菜籽出口中国再无利润可言,可以说是彻底断掉了对华出口这条路。
这段时间,加拿大油菜籽生产大省不断提出抗议,要求政府尽快同中方接触,并取消对华加征的一系列关税,甚至主要粮食产区萨斯喀彻温省省长有意亲自来华同中方商议。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加方此时和中方会面,必定会提及此事,并寻求解决办法。
(加拿大现任总理卡尼)
对于中加而言,建交55周年以及建立战略伙伴20周年,确实是一个宝贵的外交由头,它允许双方暂时搁置一些政治上的分歧,将焦点重新拉回具有共同利益的经贸合作上,为对话营造一个相对积极和友好的氛围,有助于打破僵局。但是中方这边,也必须基于自身利益考虑这段关系。所以从中方的发言我们也可以看出,中方并没有立即松口,且通过外交表态,向加方阐明了中方的态度,以及当下中加面临的一些问题。
中方回应是这样的,双方需要“通过建设性方式和务实行动管控分歧,推动解决彼此经贸关切。”
首先,这句话本身就承认了分歧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并且是双方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这些分歧不仅包括加拿大跟随美国对中国电动车等产品加征关税,还涉及加拿大在美西方所谓“印太战略”中针对中国的定位。
同时中方用上“管控”一词,也表示中方清醒地认识到,某些深层次、结构性的分歧在短期内是难以完全消除的。当前更务实的目标,应该是防止这些分歧外溢并毒化整个经贸关系,将其“框定”在一定范围内,不让其阻碍在具体务实领域的合作。
至于“务实合作”,这更是中方对加拿大最关键的一大要求。
过去加拿大一方面在关税等问题上追随美国,损害中国利益;另一方面又希望中国在油菜籽等问题上对其网开一面。在中方看来,这是单方面索取而非相互尊重的表现,是极其“不务实”的。
(加拿大油菜籽)
而要做到务实,加拿大方面就必须先迈出一步,展示缓和的诚意,让中方真正感觉到,加方寻求缓和是真诚的,而非仅仅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战术性试探。
最后,中方寻求的是“推动解决关切”,推动意味着这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磋商和博弈。中方没有承诺立即解决或取消措施,而是同意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这相当于告诉加方:我们可以谈,但别指望我今天就答应你所有条件。想解决问题得双方都让步,不能只让中国妥协。
中方的油菜籽反制措施是应对加拿大不公平关税的筹码。在加方没有就中方关切做出相应调整前,中方绝不会单方面放弃自己的筹码。
简而言之,中方的潜台词就是:合作可以,但不能没有底线;谈可以,但中方也不能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