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杀人撒谎作伪证 3岁幼儿坠楼凶手是8岁男孩

(2022-06-29 03:20:32) 下一个

杀人、撒谎、作伪证?湖南3岁幼儿坠楼,凶手疑是8岁男孩,视频曝光,令人毛骨悚然...

https://k.sina.com.cn/article_2216678343_v841fd3c701900xk0e.html#/

作者 | 王耳朵

  大家好,我是窈窕妈妈。前几天,湖南郴州,通报了一起3岁男童小宇坠楼的新闻。  最初的通告,写的是小宇和同小区8岁男孩陈某曦一同玩耍,在攀爬17楼窗户时不慎坠下。  没几天,迎来反转。图源@澎湃新闻

  小宇在救治过程中短暂苏醒,护士问他怎么掉下去的。他说,他不是失足坠楼,而是被陈某曦推下去的。随后,小宇妈妈在网上发布千字长文,才让人知道,小宇那天经历了怎样的恐怖。

  事发那天早晨,小宇奶奶像往常一样带着孙子出门遛弯。陈某曦看到小宇手上的泡泡机,想要玩,便询问可不可以。奶奶见这小孩挺有礼貌,就答应了。两个孩子此前并不认识,玩了一会,陈某曦又问奶奶,可不可以带弟弟到旁边玩一下,并用手指了一下,示意就在不远处。小宇奶奶同意了,特意重复叮嘱:“不要走远了。”

  几分钟后,却发现两人都不见了。奶奶赶紧在小区到处找人,并打电话告知小宇妈妈。同一时间,远在外地出差的小宇爸爸接到了物业电话,得知:小宇坠楼,生死未卜,已经被120急救中心抬上了救护车。

图源@小宇妈妈自述

  物业第一时间报警,警察找到陈某曦录口供。他说,“弟弟是从2楼自己掉下去的”,并带警察去指认2楼“现场”。

图源@小宇妈妈自述

  窗台高120厘米,3岁的小宇只有90厘米,料想应该是很难爬上去的。当天下午,从医院回来的小宇妈妈又去找了陈某曦,了解事情经过。问他:“怎么没有拖着弟弟?”他说:“弟弟太重了,我拖不住啊,我手太滑了,拖不住。”

  这次再去“现场”时,发现2楼窗台处多了个凳子,上午警察在时是没有的。陈某曦指着凳子说,“弟弟就是踩在凳子上爬上窗台的。”了解完情况,所有人都觉得,是小孩子不小心意外坠楼。

图源@小宇妈妈自述

  直到晚上,三段监控视频的曝光,才让无数人脊背发凉。陈某曦在警察面前作了伪证,对所有人都撒了谎。

  第一段,是小区的道路监控,拍到小宇曾在5楼出现过。而医院诊断他“肺挫伤、闭合性气胸、纵隔气肿、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左肩肩颈与肱骨骨折、牙龈断裂”等浑身重伤,至今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且小宇跌落的位置,距离墙壁有2米之远。

  当天郴州下雨,小宇坠落的地面,被砸出了一个小坑。

  通过这些来推断,他至少是从5楼以上的楼层坠下的。

  第二段,是小宇坠楼的大厅监控,拍到陈某曦不止一次地对他进行摔、打、踩、踹。

  8岁殴打3岁,小宇无力还手,多次爬起又跌坐在地上,挨着拳打脚踢。

  被哭喊声惊动,一位保洁大叔赶过去拉开两人。

  陈某曦停止殴打,小宇拉着保洁的手,想离开这里。

  然而陈某曦强行从背后环抱着小宇,把他拽进了电梯。

  

 

 

  第三段,是电梯内部监控,当时轿厢内有一位女业主。

  小宇拉着她的手哭着说要找奶奶,陈某曦却说:“奶奶有事去了,他是我弟弟,我带他回家。”

  电梯升至23楼开了门,陈某曦强行把小宇抱出电梯。

  四分钟后,他又进入电梯。

  小宇多次想跟着进电梯下到1楼找奶奶,却一次又一次被陈某曦阻止。

  期间,他还差点被电梯夹住。

  最终,陈某曦一个人乘坐电梯离开23楼。

  他下到19楼,出去了2分钟,又从19楼下到1楼,继而又返回23楼找到小宇。

  最后一段监控,他孤身一人出现在了17楼电梯门口,乘坐电梯下了楼。

  不再有小宇的身影。

  从23楼到17楼中间,没有他乘坐电梯的监控,说明这6层楼,他走的楼梯间。

  期间他对小宇做了什么,无人知晓。

  看完这些监控,小宇妈妈很震惊。

  她去物业和陈某曦的学校了解情况,发现他不止一次有过撒谎和偷窃的行为,被偷的业主还报过警。

  学校说他喜欢惹事,经常和同学起冲突,曾劝家长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

  陈某曦的父母带他去做了智力评估,却没把孩子智力落后的评估结果告诉学校,一直瞒着,还是老师询问心理咨询师后才知道的。

  小宇妈妈质问陈家父母,孩子这样的情况,为什么不严加看管?

  对方只回了轻飘飘的一句话:“孩子都8岁了,没必要一直跟着。”

  小宇坠楼几天过去了,陈家人一直没有联系过小宇妈妈。

  直到知道她去了陈某曦的学校,才发了个微信,说去医院看看孩子,但拒不承认自家孩子的过错。

  到底是不是陈某曦恶意将小宇从17楼推下,具体真相,警方还在追踪侦破,我们等待最终通报。

  但大堂和电梯间,陈某曦殴打小宇时的狠毒手段、处心积虑撒谎的心思、步步为营的阴暗,大家有目共睹。

  自家的孩子做了这么恶毒的事,作为父母第一反应是包庇、护短,对受害者一句真诚的道歉都没有,实在叫人气愤。

  联想起此前陈某曦的偷窃、暴力等种种不妥行为,是不是也同样如此纵容、不了了之的?

  有人相信“性恶论”,但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哪里来的恶?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里,父母、家庭有无数次的机会去纠正、规训TA的错误行为,是大人一次次的纵容和娇惯,才慢慢养成了恶。

  知乎里有个话题,叫“你听过小孩说的最可怕的话是什么?”

  有人说,他在下副本,远房亲戚家的十岁小孩非要在键盘上乱按。

  他一遍遍推开孩子,告诉他“离远点。”

  那小孩出去了,转头去厨房顺了一把水果刀进来,威胁说:

  “电脑给我玩,不然我一刀杀了你,我未成年,杀人不犯法!”

  他气急,一脚踹了过去,把刀夺了下来,说了句“滚!”

  孩子哭着去告状,他父母来问,网友如实相告。

  结果大人都在指责他,说他“不该和小孩子计较,小孩就是说着玩而已。”

  知乎网友@安他非命如是我问

  有人说,她在海滩散步,有位老人拖着袋子捡饮料瓶。

  一个小孩子喝完了水,老人走上前问能不能把空瓶子给他。

  小孩说可以,然后把瓶子扔进了海里,指着海浪上飘着的瓶子说:

  “给你了,你去捡啊!”

  身后他的妈妈在夸他:“丢得真远。”

  知乎网友@无忧

  有人说,以为自己5岁不到的侄女天生反社会人格,但其实不是。

  侄女偷了他过世父亲送给母亲的珍珠项链,他发现后告诉了对方父母,她妈妈刚骂没几句,爷爷奶奶就护短说:

  “反正不值钱,还回去就没事了,骂几句得了。”

  没几天家庭聚会,侄女又来他家了。

  她趁着吃饭间隙偷偷带着饭桌上的竹签,用塑料袋蒙住他最爱的猫咪的头,踩着猫尾巴扎得猫咪惨叫不止。

  救了猫后,他强忍着怒气,看着她奶奶把孩子搂进怀里供着、哄着。

  她爷爷又开口了,说“不就是个猫吗?没死就成。”

  后来他才知道,侄女早就存了报复他的心思,曾在家里哭喊着说:

  “大伯告状揭穿她偷项链的事情,害我被妈妈骂,所以我就要戳瞎、弄死大伯最喜欢的猫。”

  知乎网友@磐石

  诺贝尔文学奖威廉·戈尔丁,在著作《蝇王》里写了个故事。

  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群6到12岁的儿童在撤退途中因飞机失事,被困荒岛。

  岛上食物和淡水充足,美好得像亚当和夏娃居住的伊甸园。

  起初孩子们身上还带着文明社会的习惯和印痕,但好景不长,他们发现脱离束缚之后,做什么都没有后顾之忧。

  有序变成无序,混乱和斗争层出不穷,到最后,这群孩子完全堕落成一群嗜血的“野兽”。

  他们会因一点点小矛盾引发杀戮,用削尖了的木棍捅死同伴,伊甸园不复存在。

  威廉在书中写道:

  一个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制止,在没有制度约束、惩罚机制的情况下,很容易做出野蛮的举动,生物性中的恶便倾泻而出,并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恶不是一天两天、一次两次养成的。

  8岁他偷窃,你觉得“小孩子不懂事,别计较了。”

  10岁他划车,你觉得“孩子贪玩,原谅他吧。”

  14岁他抢劫,你觉得“他只是图新鲜模仿电视剧情,不是故意的,再给他一次机会。”

  18岁他杀了人,一切都晚了。

  他变坏的因,不是“性本恶”,是家庭教育种下的果。

  《少年法庭》里,两个从顶楼丢石头的小孩,导致一个读幼儿园的幼童被砸死。

  在众多的罪恶里,这样的案件被视为“意外”,家长没当回事,负责审判的法官认为是“失误”,3分钟就结了案。

  他们手拉着手,笑着走出法庭。

  十几年后,那两个小孩成了强奸犯,轮奸女孩,并拍下照片威胁别人。

  当年的熊孩子,一点点变成了披着人皮的恶魔。

  你能说,他们背后纵容、漠视、放任他们犯罪的父母,没有一点关系吗?

  剧中有段掷地有声的台词,女法官对参与庭审的父母说:

  “对于今天出庭的所有监护人,本庭命你们接受亲职教育,你们会在子女所在机构接受课程。

  到机构上课时,记得去探视孩子,多关心自己的孩子是如何长大的。

  少年们是无法独自长大的,今天的处分对象虽然是他们,但处分的重担,监护人们必须共同承担。”

  少年之恶,离不开父母之过。

  孩子犯错之后,父母的处理方式,决定着他们今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仍记得两个印象深刻的故事。

  第一个是重庆网友自述,说一个熊孩子把可乐倒在他的钢琴键盘上,他妈不仅没让他道歉,还找借口说:

  “我家孩子是好心帮你洗钢琴呢。”

  于是网友压制住内心的怒火,狠狠夸了一番熊孩子。

  被表扬的熊孩子很高兴,没几天,在商场一家琴行里,用可乐“洗”了一架60余万的三角钢琴。

  另一个发生在衢州,一家书店的店员,在开门营业时发现门缝里被塞了40块钱和一张纸条。

  上面写着:

  “我教子无方,儿子在你店里偷了四本画书。本应本人带着儿子来道歉,但贵店门没开,钱我给你放在里面,对不起。”

  一对比,高下立判。

  刚来到这个世界时,孩子之间并无不同,区别他们的原因,是教育。

  小孩子都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大人的行为是小孩的示范。

  他们有缺点,不可怕。

  可怕的是作为孩子的领路人,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子方法。

  有些规矩,该立要立;有些棍棒,该打要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