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换了个办公室,从三楼换到地下室。三楼的办公室有两个大窗户,外面的景色看得一清二楚。不过夏天的时候太阳一晒,室内的温度有点高,而且对面一百多人的大教室,一天到晚上下课的学生进进出出,有时还排长队,吵得很。地下室那个两个小窗户紧贴地面,高度不到半米。看出去是一片灌木。但是这个办公室面积大一些,还有一些柜子可以把乱七八糟的东西藏到柜子里,办公室看上去干净一些。办公室的温度明显要低一些。就在同一个楼,三楼搬到地下室,两个办公室都在电梯旁边,搬起来也方便。我也找不着其它的理由拒绝搬办公室。而且也没有必要给安排办公室的人找麻烦,我就痛快地答应了。
花了大半天时间就搬好了。第二天就发现问题了:室内温度太低了!我拿温度计测了一下:69F度。在办公室坐了一天,冻得浑身发抖。
我是南方人,虽然也在北方住过很长时间,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更怕冷。当然在夏天跑步打球的时候也怕热。
30多年前从加州的圣地亚哥搬到底特律的时候,听说北方很冷,给底特律的朋友打了个电话,朋友告诉我:也没那么冷,只是冬天时间长一点。
没想到我去的第一年就遇到了创纪录的冷天。冬天里我好几次上完课以后往停车场走的时候,实在冻得不行,在半路上进到另一个教学楼,进去暖和了十几分钟才能继续前进。
第二年很快就适应了,而且天气也没有创纪录的冷。所以后来一直觉得还可以忍受。
住了十几年以后,搬到了德州。走以前给德州的朋友打了个电话,朋友告诉我:也没有那么热,就是夏天长一点,但冬天很舒服。
第一年夏天就遇到了创纪录的热浪,一百多度的最高温度持续了两个月!然后就适应了。
徒步时遇到过几次冷天,冻得直发抖。也遇到过热天:在大峡谷底下阳光直射下气温达到130F度左右。
总之太冷太热都受不了。但是总体来说,我还是耐热比耐冷要强一点。主要是人太瘦,瘦的人都怕冷,无一例外。
在新办公室坐了一天,实在是太冷,午饭后到楼外面大太阳底下晒了一会,才觉得暖和过来。第二天上班时穿了一件长袖,稍好一点,还是冷。第三天带了一件冬天穿的厚夹克,好多了。但是毕竟不方便,因为要到其他楼层的时候温度没那么低,还要把衣服脱掉。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找人来调一调温度?我在这个楼里19年了。这是一个很旧的楼。空调暖气系统效率非常低。而且有的屋子冷有的屋子热。每一个屋的温度和出风口都不能单独调节。当地下室的人穿着厚夹克的时候,三楼的教室里学生们汗流浃背,怨声载道。
叫过很多次修理工,每次都是一样的结果。人家转来转去,查了又查,结论是这个空调暖气系统太老旧了。翻修估价要五百万,谁也没那么多钱。后来我都怀疑这些修理工,只要修不了就说五百万,大家就没话讲了。
几次之后,我都懒得再去抱怨了,只能自己想办法。冬天的时候,如果太冷,买一个电热暖气放在屋里。我们楼里的教职员工大概有一半的人都在自己房间里放了电热暖气。
我跟旁边的教授抱怨,说这个办公室太冷。她说她在夏天的时候一直就穿着厚夹克,有时候实在太冷就把电暖器打开。我觉得这有点疯狂:德州的大夏天,外面100F度的高温,我们在室内还开个暖气加热。这是多大的浪费啊。但是没办法,我没有五百万!
我本来想要求他们把排风口换成能开关的,后来一想这里这么多教授都没有人提这个要求,我也不要搞特殊化了。可能换一个排风口也不容易。
在空调吹风口的冷风中,我就开始琢磨:怎么在这艰苦的环境中存活下去?
我站在凳子上,把出风口用厚厚的一摞纸堵住。原来有一个出风口基本上不出冷风,另外一个出风口风力很大。但是当我把风力大的那个出风口堵住以后,那个原来不出风的口开始呼呼地出凉风。我把它也给赌上了。虽然没有赌得很严实,但是气流小多了。这一招确实很灵,室内的温度上升到76F度,这是我可以接受的温度。
可能冬天的时候要再把这些纸拿掉,一年搞这么两次还是可以接受的。没有五百万,只能土法上马。至少没有闹出夏天开电暖气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