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马波

你懒得读我就懒得贴
个人资料
正文

黄金暴涨与暴跌的深层逻辑

(2025-10-08 03:51:43) 下一个

黄金暴涨与暴跌的深层逻辑:结构性牛市下的双刃剑

次贷危机那阵,一位朋友,因为冒险投资实业一挫再挫,资产大幅快速缩水。后来选择冒险一搏,高风险高杠杆,大手笔投资黄金。那会儿金价在600附近。半年之后,面对死亡之吻,只能宣布破产,至今依然一蹶不振。当年,他的选择时机非常好,只是用错了工具,期货,急于求成。再看看今天超越4000的价格,他会不会好想跳楼呢?

目前,一切资产都在涨涨涨,这又冒出来一系列的新问题和新风险。这一次,你快快乐乐收获的优良投资回报,能不能守得住?又能守多久?怎么样守住?

都是些好难回答的问题。今天,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奇葩暴涨的黄金。

初步看,应该是因为美国政府国债累积快速,对俄国和中国的打压。估计后者才是最核心的要素。一旦美国和俄国和好,中国也觉得和美国做哥们比较安全,黄金价格会不会来一场暴跌?

国际黄金价格在2025年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狂飙。以现货价格为例,金价从年初的约$2710/盎司飙升至当前$4039/盎司的历史高位,累计涨幅约49%。与此同时,全球股市也同步创下新高,如S&P 500指数从年初的约5000点上涨至6716点以上(涨幅约34%),纳斯达克指数表现更强劲,当前约22,780点(涨幅约45%)。这种黄金(避险)与股市(风险)同步暴涨的现象是异常的,它并非巧合,而是全球金融体系结构性变化的清晰镜像。

一、黄金暴涨的深层逻辑:系统性再定价与多极化转型

黄金的持续上涨并非单纯的短期投机泡沫,而是对全球金融格局深刻重塑的反应。核心驱动因素相互强化,形成了一个自我持续的结构性牛市:

货币政策宽松与“财政主导”时代的到来

美联储的降息预期是首要催化剂。市场定价显示,2025年美联储已实施多次降息(如9月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10月预期再降25个基点至3.75%-4.00%),使得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减去通胀)转为负值,这大幅降低了持有无息黄金的机会成本。投资者不再青睐高息美债,转而涌入黄金。同时,全球央行(如欧洲央行和中国央行)同步宽松,制造了流动性泛滥的环境,推动资产价格普涨。

更深层的驱动力在于“财政主导”时代的到来:美国政府赤字支出高企(占GDP比例超7%),央行被迫通过印钞来“消化”债务,导致法币贬值预期升温。黄金作为“零信用”资产,成为对冲通胀稀释和主权债务膨胀的首选。

中央银行的结构性需求与去美元化战略

推动本轮牛市的核心力量是“国家队”。2025年全球央行购金量预计约1000吨,中国、俄罗斯、印度等金砖国家累计买入超过1000吨,占全球新产金的近50%。

这一需求的深层逻辑在于去美元化。自2022年俄罗斯储备被冻结以来,各国对美元信用的信任崩塌,转而寻求多元化储备。黄金不依赖任何主权信用,且不易被制裁。这种需求具有非价格敏感性,即使价格上涨也不会停止买入,从而为金价提供了异常坚实的底部支撑,不会因短期回调而逆转。但近期节奏有所放缓,如8月净增仅15吨。

地缘政治与系统风险的放大

2025年全球不确定性飙升——美国政府持续停摆风险、欧洲政治动荡(如法国选举危机)、中东冲突升级、俄乌战事持续,加上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关税壁垒。这些事件共同催化了避险情绪,资金从风险资产转向黄金。

更深层的是,黄金已成为“一切对冲”:不只防通胀,还防deflation(1930年代大萧条时黄金被重估以重塑系统),防制裁,防债务危机。供给侧也助力:矿业产量增长缓慢(年均仅1-2%),而需求(从亚洲零售到ETF流入)均创纪录,导致库存紧俏。

市场结构与资金势能的放大

从技术面看,黄金突破长期阻力位,吸引了CTA基金(趋势跟踪)追涨。期权交易商对冲gamma效应等技术性操作,进一步放大了涨幅。值得注意的是,银价同步飙升约65%,反映了其工业需求(太阳能、电动车)叠加投资流入。这种上涨并非典型的零售狂热驱动的泡沫,而是基于实物需求和机构配置的重定价。

总体而言,黄金暴涨是全球金融从“美元中心”向“多极硬资产”转型的缩影,是对主权债务膨胀(全球债务/GDP超230%)、政策不确定性和通胀预期的集体回应。

二、黄金与股市同步暴涨的“奇怪”现象:流动性泛滥下的双重受益

历史上,黄金与股市的相关系数平均为-0.2左右,即通常呈负相关。然而2025年两者同时创高(黄金+49%,标普500+34%)类似于1970年代早期——那时通胀高企、美元贬值,推动两者普涨。

深层原因在于:

共同驱动:流动性与通胀预期。美联储降息和财政刺激(如基础设施支出)注入了万亿流动性,同时推高了股市(企业盈利预期改善)和黄金(防通胀)。弱势美元(美元指数从年初的102跌至98左右)放大了全球资产价格。

分化对冲策略:股市受益于AI/技术繁荣(如纳斯达克主导),而黄金捕捉系统风险(赤字、制裁)。投资者采取多元化策略:股票追逐增长,黄金保障安全。

非典型牛市:当前环境是“高通胀预期+温和增长”,不同于传统经济周期。

这种同步并非永久:它依赖于宽松政策。如果未来增长放缓,两者的相关性可能转为负——届时股市回调,而黄金可能因避险属性而续涨。

三、暴跌的可能性:结构性逆转 vs. 短期修正

黄金当前高位运行,但由于缺乏过度杠杆和普遍的零售狂热,它不是一个典型泡沫。暴跌需要核心结构性逻辑的崩塌,而非情绪波动。

短期回调(10-20%):健康的技术性修正

短期回调是市场健康的整理,通常因获利了结或经济数据超预期(如强劲就业报告推迟降息)而触发。历史上,牛市中的调整幅度通常在10%到20%左右。这不会破坏牛市基础,反而可能提供更好的入场机会。

长期暴跌(40-70%):结构性逆转的触发

要让黄金出现历史上40%甚至70%的深度暴跌,必须是支撑当前牛市的长期逻辑发生不可逆转的崩溃:

美联储极端“鹰派”转向:如果全球通胀重燃(CPI超4%),迫使美联储在不惜一切代价的情况下重新启动激进加息周期。实际利率的飙升将大幅提高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同时美元走强,对金价形成致命双重压制。历史上,2011-2015年黄金的深度调整就与美联储加息预期密切相关。

全球风险的全面消退与“去美元化”战略受挫:如果地缘冲突得到长期解决、美债信用恢复到极高水平,以及最重要的——全球央行转为净卖出黄金(如菲律宾2024年曾有卖出行为)。一旦央行需求这一结构性支撑瓦解,需求面将彻底崩塌。

系统性流动性危机:在极端情况下,如全球大衰退引发流动性极度紧缩,可能导致“卖一切”以换取现金。虽然黄金可能被短期抛售(如2008年),但其“硬通货”属性决定了它恢复速度快于风险资产。

暴跌是否与股市同步联动?

不一定同步,甚至可能相反。

不同步场景(更可能):如果暴跌是因为加息或风险消退所致,股市可能受益于经济稳定而保持强劲,黄金将独跌。反之,经济衰退导致股市暴跌(风险资产抛售)时,黄金则可能因避险属性而上涨。

同步暴跌场景:仅在极端流动性危机(如银行倒闭、大规模债务违约)下发生,两者均被视为“可变现资产”而抛售。然而,黄金恢复更快,因为它有央行购金提供的缓冲。历史上,1980年代的滞胀结束时两者均调整,但股市跌幅更大。

总结:黄金暴涨是全球博弈和金融体系转型的镜像。投资者应视黄金为长期对冲工具,而非短期投机。虽然短期波动因资金定位极端而放大,但由于央行购金和去美元化等结构性需求支撑,暴跌的门槛极高。若无美联储路径的根本性逆转,预计2025-2026年黄金牛市仍具备延续至$4500-$5000区间的潜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徐徐道来 回复 悄悄话 好文,学习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