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为

人世间所有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去尝试去想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
个人资料
yongbing1993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地主成了大善人农民成为被养活

(2025-09-01 07:46:59) 下一个

地主成了大善人农民成为被养活

 

 

 


自从走资派邓小平篡权复辟资本主义改革开放,走资派特色党执政以来,地主成了大善人农民成为被养活,走资派成了红一代,一切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制度国运工厂私吞,工作下岗,农村人民公社被解散,农民又成一盘散沙的农民工四处流浪找工。走资派翻案了,资本家翻案了,地主阶级翻案了,一切地富反坏右牛鬼蛇神妖魔鬼怪翻案了。这是一个龌龊的时代,奸佞当道,小人横行;这是一个悲催的世界,英雄有泪,壮士无语。让资本决定一切,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一句话,只认钱!这还是中国共产党的宣言吗?黄世仁做了代表,穆仁智成了公知,大春做了农民工,喜儿去了天上人间。老爷们嘲弄工农的开国领袖,那是资本复辟,那是逼人民造反!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上,当时的世界上没有谁瞧得起中国人,"东亚病夫"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成为中国人深切的耻辱和隐痛。正是毛泽东使中国站起来了,韩战使全世界都对中国刮目相看,从此中国人扬眉吐气。中国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军事强国。

毛泽东过世后走资派邓家党开始剥夺中国人民做国家主人的权利,开始投靠美国,勾结洋人一起掠夺。用权贵精英专制搞掠夺私有化,把中国人民又变成了奴隶,吸毒鬼,赌鬼,嫖妓鬼,妓女,二奶,没有灵魂没有理想的混世鬼,一旦精神崩溃就会自杀。

毛泽东去世之后走资派邓家党权贵精英们害了大量官员,极多的官员腐败变成了鬼。他们害死了太多的官员,因为腐败自杀的,因为腐败被枪毙的,因为腐败被判刑的,.........。

毛泽东时代把腐败官僚变成了人民,把洋奴才变成了人民,把腐败的国民党官僚变成了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把资本家变成了人民,把妓女变成了人民,把大量犯罪的鬼变成了人民,把黑社会流氓变成了人民,把土匪变成了人民,把赌徒变成了人民,把做奴隶的工人农民变成了人民。

毛泽东时代创造了人类历史中最伟大的文明社会,没有黄赌毒,没有腐败官僚。用人民民主监督官员做人,不做贪腐官僚。

如果不是大跃进冲破了洋匡匡找到了石油?那么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呢?一切正直的中国人都应该想想!中国的科学家们,在大跃进精神的鼓舞下, 在亿万劳动人们苦干精神的召唤下,推翻了一百多年来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贪油国”的错误结论,在大庆找到了石油。当大庆工人们高喊把「贫油国」的帽子甩到 太平洋上的时候,人们仿佛听到了中国大地的脉博的跳动声。大地在抖擞,人民在欢呼。

根据中国的实际开创自己的局面,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人人学点辩证法,是那个时代的重要特征。那个 时候,中国的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都有一个观念,凡与上述相悖的思想,被人们称为右倾保守或「左」倾冒进。

那是一个人们的思想真正获得解放的时代:一切崇洋媚外,迷信洋人,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洋奴思想,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一切传统的陈规陋习,洋人的匡匡教条统统被打破;

那是一个火红的时代:广大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历史主动性,聪明和才智最充分地调动起来了,人民做到了应该做到的一切;贡献了可以贡献的一切;完成了能够完成的一切;是一个火红的年代。不认钱!

那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没有剥削压迫;没有贪官污吏;没有劫匪盗贼;没有卖淫嫖娼:没有吸毒贩毒;没有瘟疫传染病;没有懒汉二流子;真正实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

1958年兴起的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是全国人民的革命意志随着客观的历史进程而自觉地迸发和组织起来的,它形成了人们追求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的思想潮流。

要说历史,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最伟大的一段历史是从1949年到1976年。这段时间人民群众在毛泽东和真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历史舞台。不信邪不怕鬼,战恶魔斗天地,建立了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谱写了人类史上一段最壮丽的凯歌!

有人辱骂开国领袖是因为个人恩怨或阶级立场不同所造成的。文革中批判了邓小平, 所以邓家党一上台就否定文革, 颠倒黑白造谣攻击“毛泽东时代", 目的就是要推行邓小平的一贯主张一复辟资本主义搞"三自一包"私有化那一套!如果文革期间经济崩溃了,能在1968年、1971年、1973年三次加持黄金246吨吗?

事实是那时候,国家经济没有危机、工厂没有倒闭、工人没有下岗、货币没有贬值、物价没有飞涨、…一人工作可以养一家几个人、那时的政府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向全世界宣布: 中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这经济怎么就崩溃了? !简直是一派昧心胡言!

而改革开放走资派邓家党执政以来的工人们, 农民工们,一切为资本家打工的人们.......高喊着"我们99%的人创造了人类财富让1%的他们享受,我们99%的人受尽了剥削压迫养活1%寄生虫"。所以人民大众呼唤毛泽东,既得利益者害怕毛泽东。这就是中国的现实。

贪官污吏和卖国求荣的汉奸卖国贼们这些年来一直在诋毁和妖魔化毛泽东,他们不害怕群众,而是害怕群众信仰毛泽东思想,这一直是他们心中所恐惧的。毛主席在文革中把与传统的私有观念、私心杂念决裂概括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思想领域中的根本纲领是「斗私批修」。

西方资产阶级需要买办和熟习西方习惯的奴才,不得不允许中国这一类国家开办学校和派遣留学生,给中国「介绍了许多新思想进来」就复辟了不干净的旧世界。可以肯定地说: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干净的三十年,就是毛泽东时代,消灭了黄赌毒和正要消灭一切不干净的旧风俗。不幸让邓断了!

走资派邓家党的得力干将朱镕基一上台,立刻把三百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破产卖掉,把数千万工人赶出工厂大门,由工人老大哥变成弱势群体。如此仍然不解恨,在剥夺了数千万家庭的工作和收入之后,为了让这些曾经当家作主的老大哥彻底陷入绝境,朱镕基又宣布全面废除福利住房、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等福利保障制度。

而毛泽东时代的《文革时期》, 中国人民在真正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把帝国主义打得哈腰鞠躬, 把修正主义打得无影无踪, 把中国地位打成国际三鼎, 把中华民族打出世界威风, 把贪官污吏打得头脑清醒, 把汉奸特务打得露出原形, 把地富反坏右打得胆战心惊, 把牛鬼蛇神打得不敢出声, 把人民军队打成钢铁长城, 把国防军事打出两弹一星, 把工人农民打成钢铁联盟.是大多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

中国人民,请不要忘了! 1949年一1976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干净的三十年,就是毛泽东时代,消灭了黄赌毒。" 在那些:"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干净的三十年,是毛泽东时代,消灭了黄赌毒。 "的日子里............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干净的三十年,就是毛泽东时代,消灭了黄赌毒。

毛泽东时代成全了没有私有化了的孩子眼里的渴望与心中的梦想!毛泽东时代就是齐心协力,共建了爱心校园!在大鸣放大辩论大字报资讯自由流通背景下,人人平等人均一票,少数服从多数才是民主。人民自己管理自己,随时罢免不称职的公仆。用全民武装取代常备军与警察, 最终达到消灭国家机器!

如今一个连自己的上一代(毛泽东时代)的事都不敢直面说清楚的执政党,还有什么资格继续执政?放弃了毛泽东思想, 否定了文革, 赶走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实施了邓小平的小岗村精神,接纳包容了秦桧精神、汪精卫精神、鸠山精神、丛林法则精神,现在迎来了闯关东精神,下一步该落实走西口精神了。还能说是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吗?!

现在的意识形态如此混乱的源头, 就是中国执政党改革党在说谎忽悠! 全世界人明明清楚毛泽东和走资派邓小平走的不同路, 还是要自说自园挂羊头卖狗肉! 今天的中国走资派执政党还是真正的毛泽东的中国共产党吗! 一九四九年以前的中国共产党如果像今天的中国走资派执政党一样, 还能有新中国的建立吗! 今天的中国走资派邓家党同当年的中国国民党有什么区别吗?如果有只是由《蒋介石国民党》变成了《走资派邓小平特色党》改了一个姓, 改《蒋》为《邓》换了一批"先富的人群"而不同! 假如从走资派邓小平篡权一开始就打着蒋介石国民党的旗号搞"改革开放"中国人民还会支持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打土豪分田地是出自耕者有其田






《耕者有其田》出自近代中国是:孙中山国民党的《耕者有其田》。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孙中山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会后,孙中山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孙中山晩年把它作为实现《平均地权》的口号。

然而,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溘然辞世。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背后有帝国主义撑腰的蒋介石、汪精卫夺取国民党政府政权,蒋介石国民党北伐至上海时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国民党中左派人士及同情支持共产党的人士实行大屠杀,同时搞“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党中二号人物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反共会议”,蒋介石国民党和汪精卫国民党叫嚣对共产党人“宁可错杀千人,不可放过一个”,大批先进革命分子和共产党员被捕遇难,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孙中山国民党的《耕者有其田》作为不利于大地主阶级的政策随之被取缔。

解放战争失败后,蒋介石国民党残部携大量黄金、珠宝、古董、美元等硬通货逃往台湾。因为工业化需要,凭借这些资金的支持,蒋介石国民党在台湾以较为温和的手段实行了《耕者有其田》政策。

台湾的《耕者有其田》是战后台湾土地改革最剧烈的变革。战后土地改革无疑是台湾近代经济史上最重要的变革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台湾农村中的土地,多半仍集中于少数地主之手,地权分配不均。政府乃于民国38年(1949)开始实施农地改革,过程大致分为三七五减租、公地放领及《耕者有其田》。这些阶段试图从减轻佃农负担、保障佃农权益的“三七五减租“开始,逐步降低地主地租收益,减低地主投资买地的意愿,奠定《耕者有其田》的基础。此后,再实行公地放领政策,终止政府与承租农民的租户关系,将土地所有权置于农民之手。

中央关切各地方政府的实施情形,下令检视诸如有无佃农非法转移土地、或承领耕地却不自耕等情形,力求贯彻政策。历经多年努力,政府终令台湾八成以上的农民成为自耕农,获得土地的农民也因此提高生产意愿,使得生产力大增,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部分地主则把政府的补偿,用于投资工业生产。伴随农民收入增加和购买力提升,促进工业产品的国内市场发展,奠定工商业经济成长的基础。

《耕者有其田》,是中华民国政府在1950年代时在台湾实施三七五减租之后所推动的一项对农业进行土地再改革的政策,当时的广告文宣称其为《耕者有其田》。

在民生主义的提示要点中,解决土地问题的政策目标是减低田租,保障有实际耕种的农民(或称自耕农)的收入,切实扶植自耕农,使农民有自己的田地。

根据《耕者有其田」》政策,台湾政府实行土地征收和重新分配的措施。大规模的农地从地主手中征收,并分配给农民耕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缩小土地所有权的不平均,让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从而提高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生活条件。该政策还包括了农地所有权的确认和登记,确保农民合法拥有他们耕作的土地。

《耕者有其田》政策在当时的台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解决了土地分配不均的问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准。同时,这项政策也为台湾的土地改革和农村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续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47年3月20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从字第一〇〇五〇号训令」规定,佃农应缴之耕地地租,依正产物1000分之375计算,是为「三七五减租」,但当时各级政府推行不力[来源请求]。

在国共内战后逃亡台湾的蒋介石国民党政府,1953年台湾中华民国政府在台湾地区实施的一系列土地改革政策。政策的目的是限制富人资本、解决土地不公和农民贫穷的问题,并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透过政策的调整,扶植台酒、台盐、台糖、台苯、台火等台湾省营企业。

台湾中华民国政府于1949年实施三七五减租。 1949年4月14日台湾省政府发布行政命令“台湾省私有耕地租用办法”,更陆续订定“台湾省私有耕地租用办法施行细则”、“台湾省办理私有耕地租约登记注意事项”、“台湾省推行三七五减租租督导委员会组织规程”及“台湾省各县市行政总行政总防修组织五分制”。后来为确保推行三七五减租已获得之初步成果。

1951年实施公地放领,同年6月7日制定公布「耕地三七五减租条例」作为法律依据。于1953年实行耕者有其田。

同时1951年至1976年间分九期实施先办理公地放领,连同1948年试办部份,共放领138,957公顷,承领农户286,287户。政府收得放领公地地价稻谷367,366,416公斤、甘薯1,254,768,525公斤,全数由台湾土地银行经收后拨作扶植自耕农基金。

1952年11月,行政院会议在陈诚院长指示下通过「实施耕者有其田条例草案」。1953年1月26日,台湾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以总统令公布「实施耕者有其田条例」。 「实施耕者有其田条例」规定,地主可保留水田三甲或旱田六甲,其馀由政府用征收补偿方法交佃农承租耕种。地主免征耕地,政府强制征收地主超额之出租耕地,附带征收地主供佃农使用收益的房舍、晒场、池沼、果树、竹木等定着物的基地,放领给现耕农民。于1953年12月顺利完成,计征收放领耕地139,249公顷,创设自耕农户194,823户。放领的地价是耕地正产物(稻谷、甘薯)全年收成总量2倍半,分十年均等摊还。征收方面,补偿地主70%为政府发行的实体土地债券,分十年均等偿付,并加给年息4%;30%为公营事业股票(一次给付台湾水泥、台湾纸业、台湾工矿、台湾农林的股票)。实体土地债券分稻谷与甘薯二类,稻谷债券以稻谷偿付,甘薯债券依据当年甘薯时价以现金偿付。

附带说一下:蒋介石国民党在大陆为什么不搞《耕者有其田》?而到了台湾又搞起了《耕者有其田》?曾经和台湾的一位地主探讨过这个问题,台湾的这位地主说,在大陆时,逃亡到台湾来的军官们都是地主资本家的,而在台湾搞《耕者有其田》是专门针对台湾本地的。所以就可以搞《耕者有其田》了。

但最后也废止了。1991年5月17日郝柏村内阁函请立法院审议废止《实施耕者有其田条例》,第2届立法院于1993年7月9日通过,于7月30日明令废止。

而在中国大陆,在解放区时,红军在时有《耕者有其田》。红军离开了,胡汉山又回来了,田又收回去了,还将分到田的穷人们杀个片甲不留。解放军又来了,再又分田了。直到新中国成立。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这部法律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历史经验,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形势,成为指导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

政协会议讨论《土地改革法》时,各界人士纷纷表态拥护这部法律。曾参加过同盟会的无党派人士叶恭绰感慨地说:“中山先生所主张的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都没有办到……今天得毛主席来办到,实在是可以告慰中山先生在天之灵的。孙先生说的未成功,现在可由毛主席替他成功了。”《土地改革法》的内容经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做到了家喻户晓。

新中国成立之前,各解放区就分期分批组织了土地改革。这次为了加强对土地改革的领导,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央土地改革委员会,从中央和地方抽调大批干部组织了土改工作队。从1950年冬季开始,一场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新解放区有领导、有步骤、分阶段地展开了。

江西革命老区的农民分得土地后,向毛泽东主席写信报告土改的结果,他们说:“我们有了这命根子,一定要勤劳耕种,努力把生产搞好,争取我们的生活迅速改善。今天我们全乡群众热烈地集合在松江山上,庆祝土地还家。会场上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我们尽情地高呼,尽情地歌唱,尽情地欢笑。”

《耕者有其田》土地革命:是中国大陆农民翻身做主人的密码。《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家国天下,耕者有其田,才是我们几千年来的文化和制度!

《耕者有其田》是在土地私有制制度下﹐使无地少地农民获得一定数量土地的一种主张。《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1949年9月29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三条:“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第二十七条:“必须保护农民已得土地的所有权……实现耕者有其田。”

1954年9月20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条:“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其他生产资料所有权。”

毛泽东指出,如果能解决土地问题,就获得战胜敌人的最基本条件
“耕者有其田”的实现,却是由毛泽东来完成的。

井冈山首颁《土地法》千年地制一朝破 耕者有其田铸民心。1928年5月,井冈山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12月,毛泽东主持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

1931年2月,毛泽东在《给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的信》中,明确地提出了农民土地所有权问题。要求各级政府发一布告:“说明过去分好了的田(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了的),即算分定,得田的人,即由他管所分的田,这田归他私有,别人不得侵犯” ,“租借买卖,由他自主,田中出产,除交土地税于政府外,均归农民所有。”这个意见在各根据地得到贯彻。

1933年6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土地人民委员部发表布告,宣布土地归农民私有。

1947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村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确认人民对所分得土地的所有权,规定凡人民分配得到的土地归各人所有,由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如身老孤寡、家无劳力等)可以出租的权利。

194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土地问题指示》,土改开始了。

1946年,中共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耕者有其田”是消灭土地剥削,但实行的方法不同于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政策,是实际上的土地私有制。

但是,“耕者有其田”不是封建的土地私有制 ,而是革命的土地私有制。它彻底消灭了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封建的、剥削性的土地制度,把大量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为新中国成立后的迅速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也赢得了农民阶级的支持,大大提高了农民阶级的革命积极性,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实现‘耕者有其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基本任务。在解放战争期间和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最终使这一任务得以完成。”

“农民是小私有者,由于农业生产自然性的特点和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农民要求稳定的土地占有和基本生产资料私有。‘耕者有其田’是千百年来农民最高的经济要求和梦想,也是鼓舞农民投入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动力。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理所当然地要解决农民的土地要求。”

《耕者有其田》土地改革并不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创举,在中国之前与之后,不少其他亚洲国家都有进行过类似的土地改革。尤其是在台湾的土地改革之前就有中国大陆解放区、日本与南韩,之后有越南、印度还有其他国家。不但时间上接近,日本跟南韩的土地改革方式也跟台湾的耕者有其田类似,都是政府做为中介人,将地主的土地强制征收然后转移给佃农。

战后美国的土地改革专家雷正祺认为,土地改革是美国对付共产主义扩张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二次大战之后,中国被中国共产党执政,美国各界认为共产主义在苏联与中国获得成功,很大的原因是他们土地重分配的主张得到了广大农村的支持。

为了反制共产主义扩张,美国雷正祺这些反共人士就想到在亚洲各国推动土地改革,以降低当时在亚洲各地盛行的共产主义的吸引力,达到稳定农村的目的。换句话说,除了军事部署之外,土地改革也是美国对抗共产主义的武器,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洲际飞弹。

他们的主张得到当时托管日本的盟军统帅麦克阿瑟的支持,在日本先行推动了改革,将当时高度集中在地主手里的土地分给佃农。

当然,跟共产党搞的集体化不同,“美国式的土地改革“虽然将大量的土地重新分配,却没有改变私有产权制度。

不过,在战后亚洲各国推动土地改革的成效上,应该只有日、韩、台三个国家得到比较成功的结果,其他如中国走资派执政后的中国大陆、越南、印度、菲律宾的改革则成效不彰。

土地改革难以成功,主要是因为政府和地主通常是利益共同体,政府想要争取地主的支持都来不及了,怎么会去革地主的命呢?土地改革得以在日本跟韩国成功推行,是因为战后这两个国家都被美国托管 ,所以即使日韩政府百般不愿意,美国也得以贯彻改革。

台湾则是因为战后接收的国民党政府不但跟台湾的地主没有利益关系,反而认为地主阶层是政权的潜在威胁。因此,台湾虽然没有被美国托管,但基本上跟美国的利益方向一致。雷正祺当时就是台湾「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之一,对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推动有重大影响力。

美国的目的达到了吗?所以,美国政府是否透过土地改革使得当地政府得到农民的支持,赢得了政权稳定,最后达到了围堵共产主义的目标?

从战后日、韩、台三个国家政权长期的稳定状态来看,也许土地改革真的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效果。不过战后各国百废待举,同时有千百种政策开始推动。想要估计土地改革单独的效果(边际效果),就必须控制住其他政策的影响。无疑,这对经济学家来讲是一个高难度的挑战。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万物生长靠太阳大海航行靠舵手







《大海航行靠舵手》的词作者郁文,全名李郁文,黑龙江省尚志市人。20世纪60年代初,在全国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高潮中,他以哈尔滨歌剧院编剧的身份深入基层,记录了工农兵的语言:大海行船靠舵手,我们干革命的舵手就是毛主席……万物生长靠阳光,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经过归纳整理,李郁文写出歌词《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鱼儿离不开水呀,瓜儿离不开秧,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后来,词曲作者接受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文艺部副主任王敬之的建议,将歌名改为《大海航行靠舵手》。

1964年3月中旬,沈阳音乐学院院长李劫夫突然接到中国音协通知,请他3月20日到大庆油田体验生活。李劫夫写过《二小放牛郎》《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歌曲。虽然他才50岁出头,但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学院党委决定让秦咏诚陪他去。秦咏诚是辽宁大连人,一向低调,远不如他创作的《我和我的祖国》《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的名气大。

秦咏诚接到通知时,正是高烧卧床的第三天,但他还是陪恩师李劫夫来到大庆油田,在铁人王进喜领导的1205钻井队住了三天。大庆党委宣传部的同志拿来一摞歌词,秦咏诚在李劫夫挑选后,选中了薛柱国的《我为祖国献石油》。他在招待所食堂的饭桌上,仅用20分钟就谱完了曲。恰在这时,他的好朋友王双印为准备第四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寻找歌曲,秦咏诚就把刚出炉的《我为祖国献石油》给了他。1964年7月17日,王双印没有唱《我为祖国献石油》,而是唱了他作曲的《大海航行靠舵手》。秦咏诚第一次听,感觉很好听,经别人提醒,他才发现王双印谱的前四句与《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前四句惊人相似,不仅每个乐句的落音相同,而且从调式到曲式结构都有很多相同点。就在这次音乐周上,王双印当面向秦咏诚道歉,并向李劫夫解释说,他非常喜欢《我为祖国献石油》,正好拿到了《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词,创作时间紧,脑子全被《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旋律占满,跳不出去了。

1964年5月,王双印创作《大海航行靠舵手》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栏目已经播出了《我为祖国献石油》,同年10月中国唱片公司还灌了唱片。不过从政治影响力来说,《每周一歌》播放的歌曲包括《我为祖国献石油》,还是比不过《大海航行靠舵手》。1965年2月8日,《大海航行靠舵手》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栏目播出,紧接着又经《红旗》杂志推荐,很快家喻户晓。大海航行靠舵手歌詞:

《大海航行靠舵手》

贾世骏

郁文词 王双印曲


大海航行靠舵手
万物生长靠太阳
雨露滋润禾苗壮
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
鱼儿离不开水呀
瓜儿离不了秧
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
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
鱼儿离不开水呀
瓜儿离不了秧
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
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

大海航行靠舵手
万物生长靠太阳
雨露滋润禾苗壮
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
鱼儿离不开水呀
瓜儿离不开秧
革命群众离不开共 产党
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
大海航行靠舵手
万物生长靠太阳
雨露滋润禾苗壮
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
鱼儿离不开水呀
瓜儿离不开秧
革命群众离不开共 产党
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
新苫的房
雪白的墙
墙上挂着毛主席的像
亿万农民瞧着你
心中升起红太阳
我们欢呼
我们歌唱
感谢伟大的毛主席
我们欢呼
我们歌唱
感谢伟大的共 产党
呀嘛一呼嗨
新苫的房
雪白的墙
墙上挂着毛主席的像
亿万农民瞧着你
心中升起红太阳
我们欢呼
我们歌唱
感谢伟大的毛主席
我们欢呼
我们歌唱
感谢伟大的共 产党
呀嘛一呼嗨

《大海航行靠舵手》是由贾世骏演唱的歌曲,创作于1964年。该曲由王双印谱曲,李郁文填词 ,收录于1970年1月1日发行的专辑《东方红》中。

《大海航行靠舵手》是一首歌颂党的领导思想光辉的革命歌曲。它以亲切生动的,非常群众化的语言和音调,揭示了“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这个真理。这首歌曲表达了革命人民对毛泽东思想的无比热爱和热情赞颂。

1964年6月,《大海航行靠舵手》在哈尔滨举行的欢迎朝鲜领导人崔庸健的晚会时被王双印演唱,后经周恩来总理帮忙修改词曲,正式推向全国。

20世纪60年代初,全国掀起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 该歌曲的词作者李郁文以哈尔滨歌剧院编剧的身份深入基层,记录了工农兵的语言:大海行船靠舵手,我们干革命的舵手就是毛主席……万物生长靠阳光,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经过归纳整理,完成该歌曲的词作部分。

《大海航行靠能手》创作于1964年,当时,举国上下正掀起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王双印被工农兵群众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情所感动,内心萌发了创作的冲动,便与同在哈尔滨歌剧院工作的词作者李郁文合作,谱写了这首歌颂毛泽东思想的革命歌曲,最初的歌名是《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 [3]。后来,词曲作者接受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文艺部副主任王敬之的建议,将歌名改为《大海航行靠舵手》 。

歌曲歌词
大海航行靠舵手
万物生长靠太阳
雨露滋润禾苗壮
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
鱼儿离不开水呀
瓜儿离不开秧
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
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
鱼儿离不开水呀
瓜儿离不开秧
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
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

《大海航行靠舵手》是一首歌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歌颂毛泽东思想光辉的优秀革命歌曲。它以亲切生动的、非常群众化的语言和音调,揭示了“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这个真理。这是人民群众在革命实践中的深切的体会。这首歌曲正表达了革命人民对毛泽东思想的无比热爱和热情赞颂。

这首歌曲分为两段。前四句是第一段,它借喻于“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这些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说明“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这个主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四句表达了革命人民由于有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使革命事业永远胜利前进的欢欣鼓舞的心情。尤其是“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这一句,曲调的音区虽然比较低,但是更能表达出诚挚的感情——人民由于有了毛泽东思想而产生的幸福感和对毛主席的衷心爱戴。

第二段是从“鱼儿离不开水呀,瓜儿离不开秧”开始,它的旋律稍带跳动,节奏比较紧凑。为了更加突出歌曲的主题思想,这一段歌词以同样曲调重唱一遍。最后,旋律不断上行,形成高潮;所以要以嘹亮的声音,满怀激情地欢唱“革命人民离不开共产党,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随着情赭的高涨。最后一句有必要放慢速度,在“不落”一词的“落”字上延长一倍时间,使感情得到尽情的抒发。

《大海航行靠舵手》是一首歌颂毛泽东思想的歌曲,反映了当时中国工农兵群众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在“文革”时期广为传唱。 [15]
1965年初,《大海航行靠舵手》在《红旗》杂志发表的《大唱十首革命歌曲》中位居榜首。因其通俗易唱,又契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很快成为文革时期著名的革命歌曲。

1967年11月29日,林彪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首次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题词 “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12月26日,邮电部以此为题材发行 “文8” 邮票,面值8分,题词烫金,背衬大红底色。而题词并非林彪首创,是源自1964年的流行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

歌曲被篡改:

1989年,《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曲调,突然又在全国城乡响起来,大街小巷都在播放着这首曲调,味道全然不对劲,歌词已面目全非,把“大海航行靠舵手”改成了“大老爷们爱老婆”歌词之庸俗低下,不堪入耳;演唱得阴阳怪气,油腔滑调,让人无法忍受。王双印愤然拿起法律武器到北京告状,他的亲密合作者李郁文也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声援战友。他的正义行动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广播电影电视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支持,嬴得首都法律界和新闻界的大力支援,胜诉而归,全国报刊多有报道。王双印对此举说得明明白白:“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在篡改《大海航行靠舵手》这支歌,更是在篡改一个时代的标志。我所捍卫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著作权,更是在维护历史的庄严与真实 。”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中国地主阶级有沒有剥削农民?






AI :【是的,中国历史上的地主阶级通过占有土地向农民收取地租来剥削农民,这是地主和贫雇农之间基本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也是中国土地改革运动旨在解决的核心阶级矛盾。?

剥削的机制?

占有土地:地主阶级通过占有大量的土地,使其拥有不劳而获的生产资料,如 《光明网理论》 所述。

收取地租:缺乏土地的农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并向地主支付高额地租。

阶级对立:这种地主对农民的剥削行为构成了根本的阶级矛盾,使得地主成为剥削阶级,而租种土地的农民则被视为被剥削者。

例外与社会属性?

个体差异:尽管地主阶级总体上是剥削者,但个体地主也有善恶之分,有的地主可能同时从事慈善活动,有的则为非作歹。

农民的阶层流动:

农民并非固定不变,有的可能通过努力致富而上升为地主,而地主也可能因为破产而跌落为贫农。

土地改革的意义?

中国土地改革运动的核心目标就是铲除这种封建剥削制度,解决地主和贫雇农之间的阶级矛盾。

《光明网理论》 所述:

《土地改革是中国取得革命胜利的必由之路》

2017-06-16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罗平汉

近些年,社会上不时出现对土改必要性与合法性质疑的声音,诸如地主并非是小说《半夜鸡叫》中周扒皮那样的人物,实际上他们有的省吃俭用、为人厚道,有的热心教育、济困扶危;地主出租自己土地是正当经营活动,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问题;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土地集中在地主手中,有利于集约经营和规模化生产等。这些问题究竟应当怎样看?

地主富农是什么样的人

上世纪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进行土地改革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其实,土地改革与土地改革运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土地改革简单地讲,就是要变革旧有的土地制度。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十年内战时期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解放战争时期的“耕者有其田”,都是土地改革的内容。土地改革运动是指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提出要实行“耕者有其田”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开展的废除原有封建土地所有制,代之以农民土地所有制的群众运动。土地改革运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五四指示”发布后到新中国成立,主要在老解放区和半老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老解放区是指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前已解放的地区,半老解放区是指1947年7月人民解放军开展战略反攻之前解放的地区);第二阶段为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后,在广大新解放地区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这一阶段到1952年底基本结束。

既然土地改革运动的目的在于废除旧有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毫无疑问其前提是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农村主要有两大对立的阶级,即地主与农民,而农民又细分为富农、中农、贫农和雇农阶层。划分地主和富农的标准是什么?1933年10月,毛泽东写作的《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一文作了这样的界定:地主——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的劳动,而靠剥削农民为生。剥削的方式主要是收取地租。依靠高利贷剥削为主要生活来源,其生活状况超过普通中农的高利贷者,应和地主一例看待。富农——一般占有土地,或者自己占有部分土地、租入部分土地,也有自己不占有土地、全部土地都是租入的。富农占有比较优裕的生产工具和活动资本,自己参加劳动,但剥削雇佣劳动为其生活来源的一部分或大部分。依据这一界定,地主与富农的共同特点是剥削,其不同之处在于地主剥削的主要方式是收取地租,富农剥削的主要方式是雇工。富农虽然属于农民阶级的范畴,但这个阶层带有剥削性质,所以人们习惯将之与地主并列,称之为地主富农,其实富农与地主并不是同一个阶级。由于地主与富农的剥削方式不同,而且地主一般不参加劳动,而富农参加劳动,故而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对待他们的政策也有所不同。“五四指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都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也就是说,在土地改革运动中采取的是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恶霸与地主概念不同,农民有可能“力作致富”上升为地主

说起地主,人们自然容易联想到四个人,即小说《半夜鸡叫》中的周扒皮、歌剧《白毛女》中的黄世仁、泥塑《收租院》中的刘文彩、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南霸天。这是当年文艺作品塑造出来的四个典型的地主形象,也是相当多中国人对于地主的最深刻的记忆。准确地说,这四个艺术形象应当称之为恶霸地主,并且是集恶霸地主罪恶之大成者。

应当指出的是,恶霸与地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按照1950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规定,恶霸是指“依靠或组成一种反动势力,称霸一方,为了私人的利益,经常用暴力和权势去欺压与掠夺人民,造成人民生命财产之重大损失,查有实据者。”恶霸尤其是恶霸地主最为农民所痛恨,但恶霸并非都是地主,地主也不是人人都是恶霸,那种同时具有地主和恶霸两种身份者,便是通常讲的恶霸地主。

从阶级属性看,地主是剥削阶级,这些人在土地改革运动中之所以被划为地主,主要是因为他们利用自己所占有的土地,对农民进行剥削。但是,作为每一个体的地主,作为个体的人,他们的品行是恶还是善,人品是好还是坏,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地主可能一方面通过出租土地剥削农民,另一方面又将其剥削所得的一部分用于社会公益与乡村慈善事业,做些铺道路、办学堂之类的善事。也有的地主为非作歹、欺男霸女、鱼肉乡邻,成为恶霸地主。农民也并非清一色,当中也有少量好逸恶劳、偷鸡摸狗之类的“二流子”。但从阶级总体上看,因为地主占有土地,可以凭借土地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而贫雇农由于缺少土地或根本没有土地,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而接受地主的剥削,所以地主和贫雇农之间构成了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形成了根本的阶级对立,土地改革运动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这种阶级矛盾。

还应该看到,有的地主可能原本就是普通农民,由于某种机缘和个人努力,慢慢积累了一些财富,购进了若干土地,随着土地的增多自己耕种不了,便将土地出租给其他农民以收取地租。当地租剥削达到一定量的时候,这样的农民也就演变为地主了。农民与地主的身份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地主如果破产,就有可能变成贫农乃至雇农,普通农民也有可能由于“力作致富”或“由小商业致富”而上升为地主。但一个农民一旦成为地主,其本人也可能仍过着勤俭的生活,但其必定将土地出租给农民以收取地租从而带有剥削性质,其阶级身份也就从普通劳动者演变成剥削阶级的一员,阶级属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新中国的土地改革运动》

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彻底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前,占全国面积约三分之一的东北、华北等老解放区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国家要“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据此,从1950年冬到1953年春,在新解放区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农村,党领导农民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改革。

1950年1月,中共中央下达《关于在各级人民政府内设土改委员会和组织各级农协直接领导土改运动的指示》,开始在新解放区分批实行土改的准备工作。党中央明确规定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对于地主分子,同样分给一定数量的土地,让其在劳动中改造为新人。

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和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成为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同时规定,把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以便更好地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归根到底,是为了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土地改革从1950年冬开始,有领导地分期分批地进行。每期一般经历了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和分配地主土地财产、复查总结和动员生产等步骤。各地政府都派出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领导土改运动。大批机关干部、知识分子(包括大学教授)和许多民主党派成员报名参加土改工作队,投身到这场伟大斗争中。各地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访贫问苦,培养积极分子,逐步把群众发动起来,建立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农民协会,作为土改执行机关。随后,进行划阶级,开展对地主阶级面对面的斗争,揭露他们的罪恶,打垮他们的威风,并对其中罪大恶极的分子和破坏土改的分子实行镇压。在斗争胜利的基础上,由农民协会没收地主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并在分配完成后进行复查,由人民政府颁发土地证,整顿与加强政权和民兵组织,引导农民发展生产。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到1953年春,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我国大陆普遍实行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剥削制度,使全国3亿多农民无偿分得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而且不必每年再向地主缴纳约3000万吨以上粮食的地租。

土地改革真正实现了中国农民数千年来得到土地的奋斗目标,使农民真正从经济上翻身作了主人,从而最深入、最广泛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土地改革还确立了贫雇农在农村中的优势地位,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引导亿万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创造了条件。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