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为

人世间所有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去尝试去想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
个人资料
yongbing1993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越写文革突然发现优点越来越多

(2025-03-27 16:13:12) 下一个

越写文革突然发现优点越来越多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搞文革的出发点是要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目的就是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如果不防止复辟资本主义,那么千万烈士的鲜血就会白流。共产党的革命也就失去任何意义了。

文革是中国共产党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它的出发点和本意是有积极意义的. 站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立场上, 文革就是要防止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复辟. 如果你站在今天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立场上, 文革自然是没有必要的. 甚至连共产党的革命建立新中国也是多余的. 旧中国本来就是资本主义了。

所以,今天我们讨论文革的对错。其实是站在什么立场说什么话的问题!

任何运动或社会变革, 总是有两面性的. 有好的, 也有坏的, 也有人乘机起来打倒对手, 搞破坏的. 可以肯定没人喜欢文革坏的一面. 毛泽东也指示过对打砸抢的要依法惩办. 反文革的总是极力夸大坏的一面. 文革也有很多积极的一面. 今天的腐败, 和复辟了资本主义. 反过来说, 不是恰恰证明文革出发点的正确性吗?

 真正的文革只有三年,很多地方只有一年多点。那三年有坏的一面,怀疑一切打倒一切。但那仅是少数的一面。更不能把它夸大成十年浩劫。经过那三年的文革,后文革七年的进步是显著的。网上有很多这7年(69-76)的经济指标,不服气的朋友可以自己查看。

曾经有个学者,忘了是谁,说:越写文革发现优点越来越多,越写现在发现缺点越来越多。当然,他是站在唯物,辩证的观点去看问题和历史的,否则不可能得出那结论。因为反文革派和拥文革派历来没交集。那么,文革的进步意义在哪里呢?可以归结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过文革的锻炼和洗礼,人民的民主意识普遍提高了。人民有当家作主的新意识,不再对官员们唯唯是喏。试问历史上中国除了改朝换代之际,哪个时候民可以斗官呢?

二,文革破除封建迷信,扫除了各种教派。提倡破四旧,立新风。使得中国社会没有因为宗教问题而冲突不断。可惜,改革后,又复兴的宗教迷信等。导致了新疆西藏的问题不断。

三,文革用阶级斗争代替了各种形式的纷争。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中国各民族最和谐的时代,就是文革时代。

四,某种意义上讲,文革也扫除了潜在的军阀势力再次分割中国的可能性。

五,文革中极大地消除了党内的腐败。共产党当时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不是为自己捞财产捞地位。

六,文革革除“私”字。提倡“公”字。使人性的贪婪得到了抑制。社会上少有黄赌毒偷盗坑蒙拐骗及腐败,使得整个社会焕然一新。文革时代的家家户户并没有像现在这样住在铁笼子里还觉得不安全哦。

七,后文革提倡抓革命促生产,社会生产有很大的进步。从农业的杂交水稻到工业的大飞机都有飞跃性的进展。最近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项目也是文革时代的结晶。

八,文革大大提高了中国人的中华民族性(注意:不是改开后的各个少数民族性),中国人空前团结。大大提高了中国人的中国意识。抗战时期伪军100多万,那么多人当汉奸。可见民国以前中国人的中国意识是很薄弱的。文革它并不是改开宣传的那么乱。大家可以自己想一想,如果是真的那么乱,蒋介石在台湾为啥不趁机反攻大陆呢?

九,由于文革和后文革时代提倡好人好事,学雷锋等。整个社会可以普遍感觉到人们之间的热情与真诚,那时的人们真的很纯洁,没有尔虞我诈,也没有奸懒馋滑,人与人之间很单纯(有些被打倒的除外,时代造成的,是不幸的)。那个时候根本没有老人跌到了,不敢去扶起来的事!虽然现在钱多了,生活比过高。可很多经过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反而觉得幸福感低了呢?就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消失!

 当然,其进步意义远不止这些。这只是一些个人体会而已。

 有些人一讨论过去,总喜欢把过去吃的不好或吃不饱拿来说事。这是很片面的,孤立的,没有历史性的,辩证的观点看问题。过去吃的不好或吃不饱,那是过去生产力不发达的缺陷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再回首到民国,或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也是有很多或更多人吃的不好或吃不饱的。历史上每次灾荒都饿死几千万的多的很。而文革并没有饿死人。还有一些人会说那你就回去那个吃不饱的时代看看,那么你为啥不问问自己,如果文革时代有现在的机器,电脑等发达的生产力,那个时代的人会吃不饱吗?

那么我们是否再来一次文革呢?这真是见仁见智的问题。由于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基础不在,再一次文革似乎没有任何意义。可是如果从世风日下,道德滑坡,严重腐败的社会角度呢?似乎有一种治乱世要用猛药啊!当然,再次"文革"的形式也可以多样的,实现现代民主加某些文革好的方面可能会更适宜!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民主是文革的核心。只不过,它是没有具备现代法治下的另一种民主方式而已。

(《邓小平与胡乔木的谈话》“要把文革说的像日本鬼子进中国来一样的坏,具体怎么做是你们理论家的事,我相信你们是有办法的”)

文革中毛泽东的每句话都是公开的。今天也没有爆出什么密令来支持文革中发生的反常事件,打砸武斗游街抄家等。毛泽东是秀才造反,不屑于这些下三滥之法。这些手段都在走资派在农村土改中最喜欢的,也被毛泽东批过的极左手段。走资派们习惯了从肉体上消灭。走资派刘少奇邓小平就是这样的代表人物。

走资派刘少奇邓小平就是机会主义者的特征就是极端化,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只会见风使舵用夸大形式来迎合上级。走资派刘少奇邓小平就是都是这样的人。你说土改,他们就杀人,你说大跃进,他们就刮共产风。你说合作化,他们就学苏联把富农列入敌我矛盾。你说社会主义道路,他们就要把农村也变成全民所有,取消工资制。你说教育农民,他们就搞四清,整农村干部。你说文革,他们就打砸抢乱斗知识分子和基层干部,转移大方向来自保。你说上山下乡,他们就把所有在校还没毕业的学生赶到乡下。你说反修,他们就挑起历史上的领土纠纷。你说改善中美关系,他们就搞投降主义全面倒向西方。所有这些都没有毛泽东的具体指示,也无一不是发挥到极端。

看看历史就知道,这些事都发生在毛泽东放权时,如大跃进,和走资派刘少奇邓小平就是还在台上时,如文革打砸抢。还有就是毛泽东晚年无力过问时,如上山下乡后的如走后门等一系列事件。只有江青急得没有办法,自己跳出来反抗。但哪是走资派邓小平就是的对手,最后只有死在牢里。现在这一切都记在了毛泽东和四人帮的头上。

说得好好的要办文革博物馆,让千秋万代永远铭记历史悲剧。信誓旦旦却不了了之。为什么?因为嘴上说说,媒体上骂骂,影视中编排都不难,要搞博物馆就不能光有指控,还需要提供证据。否则人家会问那些打人的皮带军衣到底是谁的呀?这些政策到底是谁制定的呀?原始文件呢?毛泽东的指示呢?走资派刘少奇邓小平都是喜欢销毁历史文件。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几次灭顶之灾都没有文件可考,推给李德一了百了,连张国焘给叶剑英的电报都找不到,也没有目击证人。大跃进时期只有毛泽东朱德的文章都在,走资派刘少奇邓小平发的指示都找不到了。毛泽东的文章里找不到具体的指示,一线指挥的领导人却没有保留档案。

改革后几十年问题重重,腐败严重,打倒的贪官远超文革中短期带薪靠边的,失业的工人远超文革上山下乡的学生,倒闭的企业更是不计其数。GDP的增速不如文革,却没人承担领导责任。国家不可能靠套路强大。如今套路连小女生都骗不到,还能骗谁?

资本的丛林法则是垄断,一山不容二虎。二虎只能是一对,床头之争床尾和。拜登代表了金融资本,川普代表了传统实业。在资本经济的食物链中,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金融资本居于顶端,而传统实业成本最高边际利润最小处于最底端。两者不是一对离得太远,床没有那么大。只有在对付工人时才会拉起手来。在资本垄断的历史潮流中,金融资本牢牢压迫着实业资本。硅谷银行破产,真正损失的是企业资本,金融资本只是分赃重组,总体上是扩张的。所以川普要造反,却又总被按在地上摩擦。他只能压些海棠出出气。

毛泽东是一个无产者, 他干革命就是为了中国的普罗大众和 底层人民的利益。 毛泽东的这个信念 致死没有改变。 俗话说千里做官只为财, 现在看来中国共产党内的走资派以及他们的同盟者可不都是为了人民, 走资派的主流人物夺取政权, 只是一种改朝换代, 是为了走资派 自己的高官厚禄,是为了走资派自己的荣华富贵, 袭承走资派自己的子孙后代, 根本不是为了普罗大众。 

这就是走资派们与毛泽东矛盾的尖锐,  这就是毛泽东所定义的中国共产党内的走资派。 毛泽东的历次运动 都使得中国共产党内的走资派们的希望,欲望破灭。 中国共产党内的走资派们自然时时刻刻反对毛泽东, 时时刻刻要拉毛泽东下台。 文革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内的走资派们历次阴谋失败以后,  孤注一掷地对毛泽东宣战。  反对毛泽东的走资派势力强大, 不仅仅只有刘少奇邓小平集团, 这其中包括文革新贵, 毛泽东所相信的华国锋,汪东兴之流, 实际上都和毛泽东离心,离德。 这就是毛泽东逝世后 ,文革必然失败的根本原因。

刘少奇 邓小平 集团 成员  不愧是非无产阶级的后代, 他们 只是混进中共无产阶级队伍中的 投机者。 被国民党抓捕的中共人士, 他们利用了国民党的政策,让这些人 悔过换取 释放; 在反右运动中 他们搞扩大化, 制造冤假错案。 1962年搞社教运动, 他们不是执行政策是搞极左, 对基层农村干部 搞捆绑吊打, 手枪抵着人的脑袋威胁逼迫。 文化大革命初期 对大专院校派工作组 将大量师生打成反革命, 重复反右的招数。大搞红5类的红色恐怖, 对地富反坏右分子 满门抄家, 暴力批斗, 房屋财产充公, 任意将人打死。 文革中期更是利用军队, 武装组织,保皇派组织 对毛泽东支持的人民大 围剿 大屠杀。

是的。还大搞特殊化。文革前就反特殊化反腐化(就是现在的腐败),所以对毛泽东心生怨恨。

大多数人是不理解社会主义的。华国锋在公社化中比较积极,所以是毛泽东最后的希望。但还是顶不住邓叶的压力。好像后来退党了,表示对邓的不满。真正理解社会主义的只有柯庆施张春桥,尤其是张的反资产阶级法权。

毛泽东的理念是; 在政治路线确定以后, 干部是决定的因素。要有工人农民如 陈永贵, 吴桂贤 这样干部能够进入中央 担任副总理和部长的职务。 陈永贵就是一个农民, 吴桂贤是西北国棉 一厂的女工。 华国锋是靠毛泽东的文革发迹的。华国锋的祸福, 都源于文革。 文革 使他成为 名义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为了彻底得到文革的果实, 他发动武装政变,打垮毛泽东的夫人及四人帮, 实现了他的皇帝梦。 华国锋由于没有才能, 能得到天下但不能保天下, 他被邓小平夺取权力彻底赶出中央, 是非常自然的结果。 他失败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它是文革起家的, 他是邓小平及走资派集团必须清除的政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大学生过剩内卷为资本廉价劳力










走资派改革开放后教育产业化市场化无序化之后大学毕业生过剩时,所以过剩的大学生们找不到对口的专业工作无经济收入而陷入生活的困境,一方面是走资派特色政府教育方针试错的责任,另一方面是走资派特色政府四十年来用上大学读书能改变命运,即不用参加劳动就可以做人上人的忽悠,因为读过书,就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所形成的。

走资派邓小平篡权上台后的教育产业化,特色政府的教育界内向年轻人鼓吹:“上大学读书是为了改变命运“、“考到北京去,全中国的女人给你挑,考到合肥去,全安徽的女人给你挑,你考不上大学,跟你过日子的只能是你的小学同学和初中同学。只有娶到好老婆才能改善基因,生出更好的儿子。我要让自己的儿子娶一个美国白人,因为美国的基因就是强大的!”

社会上掀起了”一切向钱看争先富“、“宁当小三,不嫁穷汉”,“宁愿坐在奔驰车上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笑贫不笑娼,笑贫不笑贪”,“现在是商品社会,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利益打拼。如果女人只剩下身体可赌明天,那又何必犹豫!”……这位教授,“话糙理不糙”,“砸烂平均主义大锅饭铁饭碗”,这“理”,“新启蒙”破除“传统观念”后,一直是多年居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不是学生不买账,陈教授可以演讲到两千场。

“救亡压倒启蒙”,“资本主义补课论占主导”,用资本主义的市场化教育培养“精致利己主义”,可惜走资派们又不能将年轻人都变成“资本家“、“丁举人”或“民国范儿”,许多做着升官发财先富起来的中国梦的年轻人改变命运的路走不通时,大多数的年轻人产生难免质疑或者直接躺平,这时走资派官员和资本家及公知砖家叫兽们,再回过头来指责大多数年轻人没变成先富者,并教导他们要好好为先进生产力打工,要有做好“996是福报”的心态,要“好好苦干卖力干,日子会越来越甜的”……。然而,新时代的年轻的学子们就不买账了。《打工妹》之类受追捧时代,已经是过去时了。

毛泽东时代不是强调“知识分子与工农大众相结合”,培养劳动者要知识化的吗?“但走资派改革开放后教育产业化市场化无序化之后大学毕业生过剩时,所以过剩的大学生们找不到对口的专业工作无经济收入而陷入生活的困境,一方面是走资派特色政府教育方针试错的责任,另一方面是走资派特色政府四十年来用上大学读书能改变命运,即不用参加劳动就可以做人上人的忽悠,因为读过书,就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所形成的。

鲁迅写《孔乙己》是控诉那产生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和科举制度,用“呐喊”唤醒人们,起来“掀掉吃人的筵席”。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被吃者”,丁举人、钱秀才、赵老太爷才是“吃人者”。站在丁举人角度批判孔乙己的偷与懒,不算创新。

毛主席强调知识分子“脱掉长衫”与工农大众相结合,革命年代,“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砸烂人吃人的社会;建设年代,是为了“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逐步消灭三大差别,铲除孔乙己悲剧的再生土壤。共产党人的理想,就在改天换地。

教育产业化,资本支配教育。大学生过剩内卷,为资本扩充了廉价的产业后备军。失业队伍不断扩大,“成功”“先富”越来越渺茫,心灵鸡汤的安抚作用日渐式微,“话语”转换成“脱掉长衫”的现实教诲:认清现实,脱掉长衫,外卖小哥、快递员、建筑工……也是“福报”嘛!“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不朽的金句。如今,“工人阶级”,多么想成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哪!再“好好干”,弱势群体想挤进白领金领队伍,那么容易!

上大学,在市场价值体系中,原是为大众设计的“改变命运”的一条通道。条条大道通罗马,至今依然可以激发亿万众生的亢奋,挤奔这“阶层跃升”的金光大道。而市场呼唤出的丛林,日益露出狰狞与残酷,生活之树现在送你口中的,就是苦涩之果了。

流性话语的嬗变,极富机趣。“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不会出现百万富翁”……玉成了“长衫”理想的煌煌。

产权明确,私产神圣,管理层收购,快卖卖光,“资本野蛮生长”,亿万富豪纷纷移居海外,声讨“仇富”“民粹”“爱国贼”“保护” 声音日高,遮蔽了“长衫”的金光。

孔乙己是百年古董,当代“交锋”中的话语符号,更耐品味。“司马南炮轰联想,目的在于砍旗,砍改革开放这面旗帜!”。“联想就是这次国企改革的成功的一个标杆,因此也就成为改革开放的一个标杆。司马南置联想改制的历史大背景与改制带来的巨大成果于不顾,罔顾经济规律和底层百姓大众的真实状态与现实需求,质疑联想国有资产改制,实质就是砍旗,砍国企改革的旗,最终砍改革开放这面旗帜。”

“旗帜”云云,并非夸大,不是“改革先锋称号”的权威授予,“教父”含金量倒是更高,“科技产业化的先行者”、“商业领袖”等名头,曾经满天飞舞。

这套华丽衮服,曾经是刀枪不入的法衣,如今,南锣鼓巷草民一戳,马上破绽百出。“改革开放造就联想”,变成不能追究的“原罪”,“做过贡献”的“善待”,“能不……就不”的超国民待遇了。

“砍旗”云云,是话语,也是棍子,不由想起40年前的一段话语“交锋”,真令人感慨万端。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加税》!这是近期的热门话题






《加税》!国内《加税》:加在每一个正在工作的人的头上,资本家也交税?资本家交的税来源于在资本家手下打工的每一个劳动者,也称打工者。如果没有打工者,资本家拿什么交税?

《加税》!国对国之间的《加税》:对政府和被加税的生产商资本家是有利了多收到钱了。而对消费者来说,物价上涨了多化钱了,这加的税都加到每一个消费者头上了。

所以说,《交税》都是些劳动者和消费者。而劳动者和消费者是占人群中的大多数人。说到底,《交税》都是些老百姓,而非资本家。

有篇这篇作文特别好:

香港的小学生曾写过一篇题为《李家的城》的作文:

“屈臣氏、百佳、和记电讯、7-11、惠康...... 看着一间一间诚哥旗下的物业,我心中有无比的感动。香港内一切的商店,不论是哪种的类型,全是诚哥带给我们的祝福与钦赐。李嘉诚,名副其实,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他是我们的上帝,万物都是他所创造。当然,香港传说中的三位一体就是他们:李嘉诚、李泽楷、李泽钜。他们的力量远超人类,为香港建起力场、为打工仔遮风挡雨、使香港免受风球、暴雨的侵袭。他付出了那么多,只是希望我们可以准时上班,不准时下班。这都是诚哥的伟大。”

这篇作文的最后说:资本家“只是希望我们可以准时上班,不准时下班。这都是诚哥的伟大。”

《准时上班,不准时下班。》一个香港小学生的感悟。

这篇作文来自于博主《successful》转发的一篇博文:《子午|毛主席会如何对付李嘉诚?》博文内容如下:

笔者觉得,毛主席必然从改造香港的社会关系做起,打倒李嘉诚们的资本霸权,就算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至少也要一步步逼着李嘉诚们把不义之财吐出来,把民心争取过来。
  
近日,霍英东长孙霍启刚发声表示:“大家都很清楚我的立场,我是坚决爱国的,并要旗帜鲜明地勇于斗争。”霍启刚称,“不要因为害怕这种说法或者这种情况而缩退。”

霍启刚发声的背景是李嘉诚计划向由贝莱德牵头的财团出售43个港口,《大公报》猛批李嘉诚不爱国。霍启刚的这一表态明显是针对李嘉诚的。

然而,这一表态似乎没有得到大陆网民的认可。在知乎的相关答题下面,400余条回答,几乎是一边倒地嘲讽霍启刚吃“爱国饭”,还有不少人为李嘉诚喊冤。

李嘉诚向美国出售港口运营权当然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业行为。

当年大陆国企要买李嘉诚的港口,李嘉诚没有答应,那时的出价并不比现在贝莱德的出价低,况且彼时李嘉诚占有的巴拿马港口的股权仅为目前的一半,所谓“在商言商”是说不过去的。

李嘉诚对美出售港口的时机,正是美国已经对华全面发动经济战之后,这些港口和码头的控制权和经营权成了美国对华经济战的重要战略资源;站在国家和民族立场,李嘉诚的行为无异于资敌。

然而,知乎却没有出现一边倒地谴责李嘉诚的现象,而知乎只是大陆网络舆论生态的一个缩影。

霍启刚是不是在吃“爱国饭”,是不是“口惠而实不至”,咱们暂且不评论;但是,大陆网民在李嘉诚卖港口事件中并非一边倒地讨伐李嘉诚,甚至还有不少人为李嘉诚喊冤,这样的局面恐怕要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了吧?

其实,这样的局面在香港并不陌生。

六年前香港的事让人记忆犹新,事情的起源固然有美英势力作祟的因素,但香港的民生之困却是触发事件的根本因素,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香港的小学生曾写过一篇题为《李家的城》的作文:

“屈臣氏、百佳、和记电讯、7-11、惠康...... 看着一间一间诚哥旗下的物业,我心中有无比的感动。香港内一切的商店,不论是哪种的类型,全是诚哥带给我们的祝福与钦赐。李嘉诚,名副其实,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他是我们的上帝,万物都是他所创造。当然,香港传说中的三位一体就是他们:李嘉诚、李泽楷、李泽钜。他们的力量远超人类,为香港建起力场、为打工仔遮风挡雨、使香港免受风球、暴雨的侵袭。他付出了那么多,只是希望我们可以准时上班,不准时下班。这都是诚哥的伟大。”

事实的确如此。

李嘉诚家族作为香港最具影响力的商业帝国,其产业布局虽然经历了近年来的资产调整,但仍然控制着香港房地产、能源、零售、电讯等多个关键领域。例如,长实集团仍是香港最大的地产商,香港电灯公司和电能实业垄断香港约50%的电力市场,屈臣氏集团和百佳超市至今是香港无人可以撼动的零售巨头……

彭博商业周刊曾用一幅图简洁了当地说明李嘉诚等富可敌国的香港“四大家族”是怎样控制700万市民的生老病死。

正是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何鸿燊这样的资本巨头让香港的贫富差距和裙带资本主义程度冠军常客,财富集中度接近80%。

也正是他们制造了香港广大普通市民的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制造了香港年轻人的前途无望:

然而,香港的年轻人却不去恨给他们制造困境的李嘉诚们,反而将矛头指向港府和大陆;不仅如此,他们还与李嘉诚眉来眼去,李嘉诚家族旗下的企业还为他们提供物资。

这样的局面是怎么造成的?

笔者在上篇谈李嘉诚的文章里十年之前的舆论疯狂吹捧李嘉诚,把李嘉诚奉为成功学典范的,这并不是个例。

五年前,赌王何鸿燊去世的时候,大陆媒体亦给了很高的评价:

何鸿燊是怎么发家的,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当上了“赌王”的黑社会,依然是“黑社会”;然而,当上了“赌王”的黑社会,却可以成为座上宾,可以成为各路媒体膜拜的“神”。

何鸿燊死的时候,还有人拿他与李嘉诚做对比,来论证何鸿燊是“爱国”的,是“进步”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当梁振英为了解决民生问题,触动了大鳄们的利益的时候,何鸿燊痛责对方向董建华“献出八万五衰计,一棍打死班有钱佬,打冧地产市场”,更是直言:“若他(梁振英)日后做特首,我第一个放弃香港……他最憎有钱人,我要返澳门。”此等“爱国”的何鸿燊要置香港700万底层市民于何地?!

以此类推的话,霍启刚的“爱国”表态能有多少含金量也就不难看出来了。

当李嘉诚、何鸿燊们依然是“座上宾”的时候,也就不能怪普通的网民“不爱国”了。

李嘉诚的“不爱国”又不是一次两次了,而舆论场对他的讨伐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然而这有什么用呢?

回到本文的标题,假如毛主席还在的话,他会如何对付李嘉诚呢?

笔者觉得,毛主席必然从改造香港的社会关系做起,打倒李嘉诚们的资本霸权,就算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至少也要一步步逼着李嘉诚们把不义之财吐出来,把民心争取过来。

那时,舆论上讨伐李嘉诚才能一呼百应,“在商言商”的李嘉诚也才会真正忌惮,毕竟民意没了,市场也就没了。

下面是我的评论:

这就是走资派邓小平的设计:

1984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港澳同胞国庆观礼团时表示:

我们在协议中说五十年不变,就是五十年不变。我们这一代不会变,下一代也不会变。到了五十年以后,大陆发展起来了,那时还会小里小气地处理这些问题吗?所以不要担心变,变不了。

1990年1月,邓小平会见香港富商李嘉诚,在谈到香港一国两制时说:

不会变、不可能变、不是说短期不变,是长期不变……就是说五十年不变,五十年后更没有变的道理……

在澳门前途问题谈判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也提出了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原有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的方针。

同样地,《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五条相应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以及“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等语。

根据五十年不变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承诺香港回归及澳门回归后,保持其原有制度不变的时间分别截至2047年6月30日、2049年12月19日,由此亦衍生出“2047年香港前途问题”、“2049年澳门前途问题”,并同时引申出一国两制是否有期限的争论。

《不会变、不可能变、不是说短期不变,是长期不变……就是说五十年不变,五十年后更没有变的道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以及“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五十年后(大陆也资本主义了)(香港奥门)更没有变的道理》。

《五十年不变》的好处是:香港和澳门的资本家继续发财,打工仔继续《准时上班,不准时下班。》。

《五十年不变》对大陆的好处是:向香港和澳门的资本家学习,让大陆的少数人先富成为资本家。

这就是走资派邓小平总设计师的图谋。

毛泽东知道自己的生命有限,在世时发动文革批一下。后代的打工仔们几人能理解?

(《邓小平与胡乔木的谈话》“要把文革说的像日本鬼子进中国来一样的坏,具体怎么做是你们理论家的事,我相信你们是有办法的”)

听信四十多年来走资派邓小平们的谎言谣言后,一些后代的打工仔们也跟着拿文革中的一些走资派邓小平们干的坏事来否定抹黑文革和毛泽东。

本文作者有想法:“笔者觉得,毛主席必然从改造香港的社会关系做起,打倒李嘉诚们的资本霸权,就算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至少也要一步步逼着李嘉诚们把不义之财吐出来,把民心争取过来。“

但只是“梦想“。走资派及新兴的资本家们会去“打倒李嘉诚们的资本霸权“吗?走资派及新兴的资本家们的贪来的财富就是通过香港再转移到西方国的。走资派及新兴的资本家们和李嘉诚们的资本霸权是站在同一战线上的。资本家权贵们继续发财,打工仔们继续《准时上班,不准时下班。》。

这篇作文好:

香港的小学生曾写过一篇题为《李家的城》的作文:

“屈臣氏、百佳、和记电讯、7-11、惠康...... 看着一间一间诚哥旗下的物业,我心中有无比的感动。香港内一切的商店,不论是哪种的类型,全是诚哥带给我们的祝福与钦赐。李嘉诚,名副其实,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他是我们的上帝,万物都是他所创造。当然,香港传说中的三位一体就是他们:李嘉诚、李泽楷、李泽钜。他们的力量远超人类,为香港建起力场、为打工仔遮风挡雨、使香港免受风球、暴雨的侵袭。他付出了那么多,只是希望我们可以准时上班,不准时下班。这都是诚哥的伟大。”

资本家:《只是希望我们可以准时上班,不准时下班。这都是诚哥的伟大。》

《李嘉诚,名副其实,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他是我们的上帝,万物都是他所创造。》

走资派,资本家是“我们的上帝,万物都是他所创造。“的吗?
yongbing1993 回复 悄悄话 中国最好文物竟然不在大陆国内






《大英博物馆》是英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它亦是世界上最具规模的博物馆,内里的收藏品超过800万件都是世界上别的国家的珍贵的具存价值的历史文物,而单单中国的展品便有约2万3千件。许多中国人在游历大英博物馆后都叹指深感愤怒且心痛,有英国留学的中国大陆的学生游览大英博物馆时,指于《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馆中“只看一眼我的眼泪就止不住了”,留学生惊讶地发现“中国最好的文物”竟然并不是在中国大陆,而是被收藏于《大英博物馆》中。更发现“中国最好的文物”还有许多都存放在如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许多外国的博物馆中。

许多中国大陆年轻的留学生们对于于大英博物馆中竟然藏有多件中国国宝文物感到超级愤怒,不解为何中国如此珍贵的文物竟不是于中国里展出,而是藏于“别人家的博物馆中”,更不禁心痛表示“没有任何一个中国人能笑着从我身后的这座(大英博物馆)博物馆中离开。

而当中一名于英国留学的大陆女生于影片中表示,她常听别人说最好的中国文物并不是在中国,而是收藏于大英博物馆内,而当她真正前往博物馆后,便表示“只看一眼我的眼泪就止不住了”。她于馆内看见那些中国人信仰的佛像、受人跪拜的佛祖竟“只留着一颗佛头”和成为“楼梯间的石柱”。而最让其痛心的是,于馆中那个“没有丝毫保护的罗汉像”,全世界共有16尊,但却“没有一尊在中国”,连那幅雕刻着“龙”,“中华儿女心中神圣的图腾”为了搬运,竟然“被硬生生的切割开”,而“一道道的裂痕”就像道道的伤疤刻划在人心。

她看着馆内过万件的中国国宝,现在于英国的博物馆内却只被“密密麻麻的堆进了冰冷的展示柜”,“没有名字没有出生含义也没有故事”,有的都只是一个个“冰冷的编号”,令她尤其痛心。她怒斥到,“他们把物件带走了,可是文明带不走”,更承诺到“终有一日我们会带你回家”,将文物一件件带回中国。

网上亦疯传另一段大陆女生与父母一同游览博物馆的影片,影片中她表示“大英博物馆又把妈妈看哭了,刚进中国馆就掉眼泪”,从影片中可见,她的妈妈于馆内看到中国的文物后,便不禁心痛得落泪,更让其忍不住用手拭泪,观看其他展品时不禁变得沉默,眼泛泪光,让网友对此都表示“这种感受只有中国大陆人才懂”。

网友对此都表示“真的想把他们全部安全带回家”,“明明是中国的东西”,“总有一天,要把它们都带回家”,有网友亦指看到影片的文物都“看哭了,看到他们身上的裂痕感觉好心疼”,“隔着屏幕都看哭了”,网友更表示“这辈子都不想去英国看”,因其希望“在中国博物馆看到”。

为什么中国会这样?如今的先富起来的少数人,不是还在从中国搬国宝和财富到外国去吗?有谁管得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