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为

人世间所有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去尝试去想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
个人资料
yongbing1993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出污泥而不染者》必须给个赞

(2021-10-23 14:40:02) 下一个

《出污泥而不染者》必须给个赞

 

近期中国的娱乐圈内被爆有家暴渣男、出轨丑闻、代孕逃税、选妃强奸、嫖娼被拘的名人明星不少。这几年栽到在群众举报的名人明星包括李代沫、张元、宁财神、张耀扬、高虎、尹相杰、王学兵、张博、黄海波、王全安、吴伊凡、李云迪等。娱乐圈的人设果然都不能轻易相信!同时也产生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近年来因为丑闻而倒台的艺人不胜枚举,从强奸到嫖娼,从逃税到"政治立场"问题,一旦出事,就会满盘皆输。许多同类人群为这些人打抱不平,  什么"自觉自愿、我情你愿、尊重隐私、保障人权"等等来开脱。但老百姓不答应一经发现立即举报, 警员第一时间现扬抓捕,  媒体头版头条火速报导,  吃瓜群众饭余茶后纷纷议论,  好一出黄色三级A片上演, 政府警员媒体名利双收,  当事人被敲一次竹扛,  吃瓜群众臆淫高潮一次,  时不时又来一次周而复始永不停止。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一大特征。但即使是在一片污泥地里,  也会有出污泥而不染者。出污泥而不染者为高尚的君子。出污泥而不染者必须给个大大的赞。

在中国上海的南京西路上有一个人民公园,  当人们进入人民公园时,首先看到的是一池荷花,池里的荷叶好像是一块蜻蜓的停机坪,又像是鱼儿的遮阳伞。绿色的叶子中间亭亭玉立着粉红色的荷花,真是出淤泥而不染,古代的诗人常用荷花形容那些高尚的君子。漫步在荷花池边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出自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爱莲说》。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人们常说,  某人虽然在娱乐场工作,但很自尊自爱,  出淤泥而不染。某人最值得人敬佩的是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某人就像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倾国倾城,与西施相比, 有过之而无不及啊。某人虽然在娱乐场工作, 但出淤泥而不染, 极为自爱。古往今来,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的人不可计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上大多数的时间是私有制的资本社会,  即使是短暂出现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时不断进行教育下, 但人们的内心世界里还是自私间利的利己主义的少数人存在, 更何况在走资派改革开放后提倡少数人先富下, 先富有钱了就要享受。吃喝嫖赌是富人享受的一种方式。但在人们的心目中总是希望自己的偶象能"出污泥而不染"。

《爱莲说》原文如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此文是赞美莲花之作,作者认为菊花像人间的隐士,牡丹像人间的富贵人,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像人间的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污秽,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在现实中存在着太多的诱惑,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些人是经不住诱惑的,每个人的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都不同,究竟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还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要看自己的是非观了。

自古出淤泥而不染者有之。例如陶渊明。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从小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对生活充满幻想,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愿。自29岁起,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他不满当时土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仅80多天就辞官回家,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林则徐是清朝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由头。

鲁迅先生出生在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但他在少年时代就非常同情劳动人民,而没有像其他有钱人那样欺压人民。成年后他以笔代枪深刻地偈露了封建社会的丑恶面目。

屈原出身贵族,曾做左徒、三闾大夫,怀王时,主张联齐抗秦,选用贤能,但受贵族排挤不见用,遭靳尚等人毁谤,被放逐于汉北,于是作《离骚》表明忠贞之心;顷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谮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汩罗江而死。

文天祥虽然是个文官,但他认为自己既然是国家的一分子,就应当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1275年,他毅然变卖了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百姓纷纷响应,加入他的抗敌队伍。由于元军势力强大,文天祥和其他将领抵抗不住,不得不退守临安。1276年,朝廷派他去和元军讲和,元军将领反而逼他投降,甚至威胁要把他杀死。文天祥说道:“国家存在,我也存在;国家灭亡,我也灭亡。你们就是把刀、锯、油锅放在我面前,我也不怕!”元军将领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扣留起来,再押送到大都去。途中,文天祥得到一个船夫的协助,乘机逃脱。他历经许多艰险,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南方,重新组织抗元救国队伍,还打了几次胜仗,收复了一些失地。1278年,文天祥在一次战役中,被元军俘虏了。元军主帅劝文天祥投降,但被文天祥一口拒绝。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的残余部队。文天祥知道国家灭亡了,伤心欲绝,于是写下了一首诗,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心。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出淤泥而不染:常用于形容荷花,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比喻从污俗的环境中走出来,却能保持纯真的品质而不沾染坏习气。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某部第8连。该连于1949 年6月进驻上海市南京路执行警卫任务,坚持人民军队艰苦奋斗政治本色,抵制资产阶级思想及其生活方式侵蚀,团结人民群众,出色地完成了警卫任务。全连干部战士勤俭节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63年4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该连“南京路上好八连”称号。后由话剧改编的电影家喻户晓,叫做《霓虹灯下的哨兵》。它以解放军某部八连为创作原型,讲述了刚刚进城的解放军战士驻守在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上,与歪风邪气做斗争,保持革命军人本色的动人故事。霓虹灯就代表着五光十色,充满物质诱惑的复杂环境,而哨兵坚守的不止是战斗岗位,更是理想和信念。毛泽东还专门做了一篇杂言诗《八连颂》,以高度评价他们的成绩。毛泽东1963年8月1日作的《杂言诗·八连颂》: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因此叫,好八连。解放军,要学习。全军民,要自立。不怕压,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贼。奇儿女,如松柏。上参天,傲霜雪。纪律好,如坚壁。军事好,如霹雳。政治好,称第一。思想好,能分析。分析好,大有益。益在哪?团结力。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八连人换了一代又一代,八连也离开南京路坚守在新的岗位上。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吗? 虽然1982年好八连就离开南京路,不再担任巡逻执勤的任务,但每个月的10号、20号,他们总会背着工具箱出现在南京路上,为市民磨刀、补鞋、理发,几十年来从未缺席。这是南京路上的好八连,也是人们熟悉的好八连。但是很多人看不到,当这群小伙子回到营地,出现在训练场上时,还有另外一个八连。小伙子们练的是特种作战的必备技能,特种作战,这也是好八连现在的任务。走进八连营房,电视机、电脑、娱乐设施一应俱全。虽然条件改变了,但是多年的习惯和传统依然在这里传承。头发长了自己理、衣服破了自己缝、鞋子坏了自己补、桌椅坏了自己修的做法一直在坚持。每当老兵退伍都要专门举行仪式交接“传家宝”,如今象征八连艰苦奋斗传统的理发箱、补鞋箱、木工箱已传到了第37代。一年又一年,新兵走进好八连。“连队的理发箱现在交予你,希望你把光荣传统继承下去……”一年又一年,老兵告别好八连。今天的好八连已建成为一座设施齐全、条件良好的现代化军营。勤俭克己是不是过时了?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分钱、一粒米的传统还需不需要延续下去?八连作出了回答:头发长了自己理、衣服破了自己缝、鞋子坏了自己补、营具损了自己修,木工箱、补鞋箱、理发箱的“三箱”传家宝至今代代相传。对于干部战士们并不丰厚的工资津贴,官兵们“日常消费花一点、文化学习用一点、孝敬父母寄一点、希望工程捐一点、自己备用存一点”……,艰苦奋斗的传统诞生于艰苦岁月,却远远超越了那个时期。

毛泽东出生于清末时代,  成长于民国时期。清末民国时代的社会还不是一个污泥大染缸时代,  然而毛泽东是个出污泥而不染者的谐模。毛泽东生在富足之家,不为衣食犯愁,每天还有书读,照说毛泽东的童年生活,应该是温暖的,快乐的,然而,毛泽东说:“小时候,我也能熟读经书,可我并不喜欢它。我更爱看的是中国的旧小说,尤其喜欢造反的故事。我很小的时候,尽管老师严加防范,还是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三国演义》和《西游记》。许多故事,我几乎都能背得出……我还常常在学堂里读这些书,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用一本正经书遮挡。”毛泽东的这种做法,让那些教学死板、抱守经典的塾师们,甚是不满,有时见训他不灵,就向毛泽东的父亲大告其状。

1918 年 4 月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在长沙发起成立新民学会初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后确定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宗旨。要求会员生活严肃,思想进步,有为国家民族做事业的远大志向。定期举行会议,讨论学术问题、思想问题和当前形势,探讨中国革命的道路和方法。同时注重检查会员的工作和学习情况,互相展开批评。学会成立时规定,会员一不虚伪,二不懒惰,三不浪费,四不赌博,五不狎妓。

毛泽东1963年8月1日作的《杂言诗·八连颂》,诗中提到的“好八连”,指的是“南京路上好八连”。70多年前,上海解放,面对前所未有的问题与挑战,驻防南京路的八连指战员永葆本色、一心为民,赢得了“霓虹灯下的哨兵”的美誉。毛泽东借这首诗对“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模范事迹予以高度肯定,这首诗也成为人民军队建设史、诗词艺术发展史上的光辉灿烂的一页。身居闹市 一尘不染。解放之初,南京路号称“十里洋场”,灯红酒绿,歌柔舞艳,弥散着腐朽的诱惑,暗藏着险恶的陷阱。国民党特务扬言:“上海是个大染缸,共产党解放军红的进来,不出3个月,就让他们黑的出去。”

八连战士来自农村,没见过什么世面。没过多久,连队出现了一些反常现象:有的人羡慕时髦男女手挽手进出歌厅影院;有的人感慨“南京路上的风都是香的”;有的人去饭店开“洋荤”,到高级理发厅理发;有的人不抽老烟叶子而改抽雪茄;有的人借钱去逛“大世界”;有个排长甚至嫌老婆土气而闹离婚……。这些情况引起指导员张成志的警觉。他在党支部会上指出:南京路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来到这里我们没有退路。要让全连保持高度的警觉性,绝不能吃败仗。他组织全连一遍又一遍地学习领会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经过深入学习,大家对“两个务必”的认识越来越深,纷纷表示要保持艰苦朴素本色,牢记一心为民的使命。

八连战士每人都有一个针线包,衣服破了自己缝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他们脚穿草鞋,肩扛铁锹,推着粪车,步行去郊区拓荒种菜。他们设法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块布。炎炎夏日,每个战士自带水壶,天再热也舍不得买冰棒吃。连队有个小银行,战士们每月都要从6块钱津贴费中省出一点钱存着。八连有个“硬性”规定:新战士来队老战士复员老传统交接好,为群众好事。哪里需要支援,他们就到哪里参加义务劳动。遇到年老体弱的,主动帮助和关心;遇到孩子迷路,想尽办法送他们回家;看到拉菜的农民晕倒在马路上,毫不犹豫上前施救。他们长年照顾南京路上的孤老,为他们打扫卫生、清理房间;逢年过节,给孤老们送去猪肉和蔬菜。有的老人百年后,他们帮着揩身穿寿衣,一直送终到火葬场。八连坚持每月10日、20日为群众义务补鞋、理发、磨刀、量血压、称体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八连以实际行动粉碎了敌人的预言。好八连在南京路上没有被黑的出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