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为

人世间所有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去尝试去想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
个人资料
yongbing1993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唐闻生:“主席用生命书写那段历史”

(2017-09-27 06:51:27) 下一个

唐闻生:“主席用生命书写那段历史”

 

[转载]


尽管毛主席在会见时红光满面,但尼克松走后,主席的脸色一下子灰暗下来,那天,他没有按照惯例与周总理“谈些事情”。 

1972年2月21日中午约11时30分,尼克松一行乘机经上海抵达北京。不到三小时后,访问即达到高潮——毛泽东主席决定在中南海会见尼克松。担任此次会晤的翻译唐闻生此时还不满29周岁。四十年后,这位矍铄的老人对这一历史事件仍历历在目,娓娓道来。 

双方会谈,美翻译未出席 

作为一名虽年轻却已身在外事工作岗位多年的翻译人员,唐闻生印象中的国外领导人访华往往有着既定的程序。尼克松访华前,外宾来访时通常是外宾和周恩来总理先见面,在双方加深了解后,毛主席再会晤(有时则更晚,等到双方谈出了成果后毛主席再会晤)。 

但唐闻生清楚地记得,四十年前的那一天,当外宾下了飞机、进了房间后,接待班子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按惯例宣布解散,而是在收到的一则“不要动、不让走”的指 令后按兵不动。“主席那里来电话,总理正在接。一班人马于是原地待命。总理接完电话出来后说,马上走,主席要见。接着便通知客人,不久尼克松就出发了。” 

“为什么(元首会晤)要放在最前头?我想中美双方都认为这次会见是至关重要的。”唐闻生说。一方面,是尼克松此前通过媒体等多渠道、多方面主动提出来希望 访华,而且他认为中美之间的问题有些只有在最高层谈才可以沟通和解决;而中方在了解了这一情况后,毛主席也找斯诺谈过五个多小时,除了国内问题外,很重要 的是表达对尼克松来华的欢迎。 

会晤中,在美国出生的中方翻译唐闻生担任中美双方的翻译。事实上,当天“中美会谈中仅有一名中方翻译出席”也成为日后人们关注尼克松访华事件不可绕过的一 个话题。对此,唐闻生认为,当时美方的翻译多归属于美国国务院,而当时美国和台湾还有所谓“外交关系”,美国国务院和台湾来往密切。因此,美方认为会晤机密性很强,为确保万无一失,故没有美方翻译出席。 

原定20分钟,谈足一个小时 

1972年2月21日下午三时许,尼克松抵达中南海。按常理,当时已进入暮年的毛主席和周总理身体状况并不乐观。但在唐闻生的记忆中,当天毛泽东在见尼克松的时候,红光满面,谈笑风生,而且整场谈话下来,几乎可以用“举重若轻”来形容。 

唐闻生记得,会晤中,在谈到了中美关系、台湾问题时,毛泽东对尼克松说,我们谈哲学,具体问题今天可以不谈,你去跟总理谈。而尼克松对此次会晤也很重视, 更是单刀直入表示自己是“代表美国利益”而来。回忆起这一细节时,唐闻生说:“双方都是代表自己的利益,我们也很清楚。各自有各自的立场,但是因为有共同点,能够走到一起。” 

而正是基于双方利益上的求同存异,整个会谈进行得异常顺利,“双方都没有讲话稿、谈话要点,也没有说帖。我认为双方心里都是想好了要说什么。”唐闻生说,双方都很明白对方在大的战略、双边关系上有哪些可以发展的共同点。 

就这样,两位领导人从一个问题延伸到另一个问题,原定20分钟的礼节性会见,足足谈了一小时十分钟。 

会晤后,主席扣上氧气罩休息 

事实上,即使是那场原定20分钟的礼节性会面,对于知晓毛主席身体状况的工作人员来说,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对于这次会晤的时间,总理很 担心,因为主席身体并不好,”唐闻生说。1972年年初,毛泽东在八宝山出席陈毅追悼会时,受了风寒,在会见尼克松9天前,甚至还休克过。“但尼克松来 了,毛泽东不见是不行的,否则就是政治事件了”。 

“我觉得主席是用生命在书写当时那段历史。”唐闻生说。这一点,她记得清楚:以往会见外宾后,周恩来还会留下来和毛主席谈些事情。但尽管在会见尼克松时主 席红光满面,尼克松走后,主席的脸色一下子灰暗下来,似乎已经耗尽全身的力气,当周总理问还要谈点什么事情吗,主席摆了摆手。还没等工作人员离去,主席就 扣上了摆放在旁边的氧气罩。 

唐闻生说,据后来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这次会晤后,主席足足休息了三十分钟。 

摘自2012年02月24日-3月1日《国际先驱导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