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知青往事 - 生命的光栅- 第一集 (上) - 决定回国

(2017-03-03 12:56:56) 下一个

光栅(Grating)是可以使入射光的振幅或相位(或两者同时)受到周期性空间调制的光学元件。我的简单粗暴的理解就是光的刻痕。时光在每个人的生命中留下痕迹,有的刻骨铭心,有的雪泥鸿迹。母亲用她的知青经历写成了这部长篇小说 - 生命的光栅,一起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感受只属于那个时代的喜怒哀乐。

~~~~~~~~~~~~~~~~~~~~~~~~~~~~~~~~~~~~~~我是华丽丽的分割线~~~~~~~~~~~~~~~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历史刚钻出了硝烟弥漫的时间隧道,人类裹挟着满身的战争疮痍,踉呛的站立起来。此时的中国,正百业待兴,刚站立起来的祖国呼唤着它的臣民,就象母亲呼唤着她远离去的儿女一样,归来吧,孩子!

大洋彼岸,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

一对年轻的中国夫妇,相拥着漫步在海边。

夕阳洒满海面,波光淋漓,海水拍打着岸边的岩礁,不时的发出一阵阵有节奏的啪啪声。年轻的物理学教授北清儒忽然驻足很动情的搂紧了妻子。

“高洁,你真的不后悔?”

此时的高洁以身孕在身,她即将成为第二个孩子的母亲,却依然年轻美貌,那单眼皮裹挟下的一对杏仁眼使她美丽漂亮、而又区别与概念中的美艳,是那样别致幽雅而又娇柔。

高洁四十年代末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专业,后陪丈夫一同来到美国。

望着丈夫那渴求急待的目光,高洁将头倚在了丈夫的肩上,并簇拥着丈夫,边走边轻声的说到:“凡是跟着你的事我都不后悔。”

“谢谢。” 北清儒此时竟有些激动了。

高洁停足用别致的杏仁眼盯着丈夫的脸,“你这是怎么了,回国也是我的心愿啊,我的家人都在国内,我很想念他们。”

“高洁,真的谢谢你,我知道你不愿回到那个让你伤心的地方,那会使你想起你被镇压的父亲,况且,祖国现在很破、很穷,而你又身孕在身,我们的北向又那么小。”

“清儒,不要说了,我知道你的报国之心,如果不回去,你会觉得永远愧对祖国的。”

“是的,高洁,”北清儒喃喃的说到,“每当想起我们伟大的祖国,说起我们的祖国,我的心都生生的做痛,泱泱大国四万万同胞却被人欺压凌辱,不错,现在它站起来了,可她能站稳吗!她经济贫穷、科技落后,甚至被西方唾弃,总之她需要我们,我们有责任使她强大,每当收到回到国内的同学的来信,我浑身的每个细胞都会沸腾起来。” 北清儒越说越激动。

“我有些冷了。”高洁裹紧了长大衣,微显出了突起的腹部轮廓,他们开始往回家的路上走去。

落日象个火球一样,微微的象被海面托着,光艳渐渐暗淡下来。

“多么美的一副画面啊!”高洁手指着远方说到。

“是啊,明天将又是一个耀眼的画面。”

 

坐落在草坪中的二层小楼内,隐约的传出孩童的咯咯笑声。

北清儒跨上台阶,按响了门铃。

小北向挣脱开黑人女佣的手,呼呼的跑去将门打开,嘴里用英语说着:

    Daddy, Mommy, where have you been?(爸爸妈妈,你们去哪儿了?)

北清儒将儿子一下抱起,用胡子扎着儿子的脸,将儿子直接抱到了自己的卧室,北向在父亲的怀里扑楞着。高洁看着丈夫和儿子,脸上洋溢着无比的幸福,女佣玛丽将门轻轻的关上。

“北向,以后要跟爸妈讲国语。” 北清儒对儿子讲。

“是不是我们要回中国了?”儿子问道。

“儿子真聪明,你很快就会见到你的奶奶还有舅舅,还有一大堆中国的小朋友。” 北清儒回答着儿子。

儿子说;“中国好玩么?叔叔怎么不回去?”

“对了,清儒,”高洁听了儿子的问话,象想起了什么,“二弟他们约我们星期天去他们家,该不是又要劝我们放弃回国吧?”

“有这个可能。二弟极力反对我们回去,他的意思是待中美关系缓和点后,将母亲接过来,我想母亲来美的可能性很小,她年纪越来越大,况且,当初我们出来时她就极力反对。母亲这个人啊——”北清儒拖长了后音,“怎么说呢?她出身于书香门弟,接受的是儒家教诲,虽也不乏有西洋文化,母亲的钢琴弹的是很好的,但她却有意无意的在抵御西方文化的渗透,而在自觉不自觉的维护着封建文化的闭关自守。还记得母亲对你穿着的指责吗?”

“记得,怎么会忘呢?”高洁笑了起来,“那只不过是一件开领的衬衣,为此你母亲几乎想让你休了我。”

“不,不,北清儒袒护着母亲,“她还是很喜欢你的,几次来信都念叨你,希望咱们早日回去,高洁,我看咱们一个月后就启程吧,中美关系在朝鲜战争后越来越紧张,我往国内托运的试验仪器设备全被美方扣压了,大批的资料恐怕也不能都带回去,好在脑袋还能带回去,这就足以了,回国的人讲,国内的科学设施简陋的很,恐怕一切要从头开始。” 北清儒的语调充满了担忧与矛盾。

“好了,不要想太多了,我们能尽多大责任就尽多大责任吧。”高洁宽慰着丈夫,然后上床准备休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