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疑
问:等是念求生一佛净土,何不十方佛土中,随念一佛净土,随得往生。何须偏念弥陀佛耶?
接着上面又提问:同样是念佛,求生一佛净土,为何不在十方佛土里随念一尊佛的净土而随得往生,为什么一定要偏念阿弥陀佛呢?意思是,既然十方都有清净佛土,我们随便选一个佛土往生就可以,为什么偏选西方极乐世界,偏念阿弥陀佛呢?
回答说:这里大有因缘。以五个原因来说明:一、听佛教导故;二、弥陀悲愿摄众往生故;三、诸佛证成故;四、弥陀与此界偏有缘故;五、其余佛土不如弥陀佛国处处经论殷勤叮咛劝往生故。
答:凡夫无智,不敢自专,专用佛语,故能偏念阿弥陀佛。
回答:凡夫没有佛那样的智慧,自己的判断往往不准、不当,所以不敢以自己的意识来裁决,而要一心听从佛的教导。由于佛在经中指示的缘故,我们能确定要偏念阿弥陀佛。
一、听佛教导故
云何用佛语?释迦大师一代说法,处处圣教,唯劝众生专心偏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无量寿经,观经,往生论等,数十余部经论文等,殷勤指授劝生西方,故偏念也。
怎么按照佛亲口指示而选择偏念阿弥陀佛呢?这是因为看到释迦佛是这一期众生的大导师,他的一代说法,处处圣教里唯一劝导众生专心偏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像《无量寿经》《观经》《往生论》等数十余部经论文等,都殷勤指示传授劝导往生极乐世界的法门。我们没智慧,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走,但佛的一切种智是这么看到、这么为我们安排的,而我们相信佛的教授,所以偏念阿弥陀佛。
二、弥陀悲愿摄众往生故
又弥陀佛别有大悲四十八愿,接引众生。又观经云: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明。遍照法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若有念者,机感相应,决定得生。
再者,从阿弥陀佛的本愿来说,有特别的由大悲发起的四十八愿,来接引众生。《观经》也说: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每一种相有八万四千好,每一种好放八万四千光明,这些光明普遍照到法界极广大的区域,照着念佛众生,一直摄取不舍。只要念阿弥陀佛,自己的机感跟佛的悲愿一相应就决定得生。
阿弥陀佛的愿真实不虚,就照在我心上,所以我偏念阿弥陀佛,决定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悲愿没有一个是虚的,我相信这一点,又相信释迦佛的指授,所以偏念阿弥陀佛。
三、诸佛证成故
又阿弥陀经,大无量寿经,鼓音王陀罗尼经等云:释迦佛说经时,皆有十方恒沙诸佛,舒其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证成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乘佛大悲本愿力故,决定得生极乐世界。
再者,十方恒河沙数的诸佛都出广长舌相证明这一点,念阿弥陀佛,生他的国土,决定得到不可思议的利益。我相信十方诸佛没有诳语,因此,听佛的教导偏念阿弥陀佛决定没错。《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鼓音王陀罗尼经》等中都讲到:释迦佛宣说这些经时,都有十方世界恒河沙数那么多的诸佛,共同吐出广长舌相,周遍覆盖三千大千世界的范围,来证成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乘着阿弥陀佛大悲本愿力的缘故,决定能生到极乐世界。
世人都知道,说妄语舌头就短,吐出来连鼻子都盖不到。而诸佛出的舌相遍覆了三千大千世界,哪里有一点妄语?他就是要证明,以这么简易的法门,能得到极殊胜的利益。虽然我们肉眼凡胎,见不到这稀奇之事的缘起、法性、力量等,实在太深、太妙、太不可思议了,但是相信诸佛没有诳语骗人,特别信圣言量,信佛的教导,只要偏念阿弥陀佛,一定得到不可思议的利益,为此我们偏念阿弥陀佛,毫不犹豫。
四、弥陀与此界偏有缘故
当知阿弥陀佛,与此世界,偏有因缘。何以得知?无量寿经云:末世法灭之时,特驻此经百年在世,接引众生,往生彼国。故知阿弥陀佛,与此世界极恶众生,偏有因缘。
要知道,阿弥陀佛跟这个世界的众生有特别的因缘。怎么知道呢?释迦佛在《无量寿经》中说:在末世法灭的时期,特别以慈悲力驻留此经百年在世,接引众生往生阿弥陀佛的国土。这就知道,阿弥陀佛跟这个世界的极恶众生偏有因缘,也因此众生能依。世界再浊恶,甚至到了法灭的时期,此法还可以度生,所以释迦佛以慈悲力特别留这个法住世一百年。
此土众生跟阿弥陀佛特别有缘,特别容易以弥陀法门得度。到了其他法门都救不了时,众生只要一心念阿弥陀佛,就可以被摄引到西方国土。如果没有缘,又在这么浊恶的时期,没有了法,哪里能超出轮回呢?但由于非常有缘,众生的心就往那里投向,如子忆母般,母子天性相关,为佛力摄持就到了极乐世界。好比在世上有缘就成了母子,由于有缘就会一心念“妈妈”,求妈妈来帮他,不是求别人。缘分薄就关心不到,或者起不到切身的作用;缘很深、很近的话,当下就能起作用,一定会把众生拔出轮回。
五、其余佛土不如弥陀佛国处处经论殷勤叮咛劝往生故
其余诸佛一切净土,虽一经两经略劝往生。不如弥陀佛国,处处经论,殷勤叮咛劝往生也。
释迦牟尼佛观照到整个娑婆世界,尤其末世的浊恶凡夫需要靠阿弥陀佛来救度,所以他在处处的经里都殷勤叮咛,劝众生往生弥陀佛国。不像其他佛的国土,只在一两部经里简略地劝导往生。我们要看到佛的用意所在。
心要提示:
弥陀与一切佛本体无二,又与我们最有缘,所以偏念阿弥陀佛。
这样两问下来,我们就看清了缘起的真相。一般认为普念殊胜,专念有偏。这里要问一下:一切佛的净土都很殊胜,为什么佛对于其他净土只在一两部经里简单说说?而对于弥陀净土,在那么多经里处处叮咛嘱咐,劝导往生呢?
佛看到大缘起所在,有一些众生跟那些佛和净土有缘,要往那边走,所以佛也要说。而这并不属于普遍性,特别多的人要往那边走,所以只说一两部就可以了。但西方净土法门不同,它跟这一代时教里的众生关系特别大。主要是两点:
第一、娑婆世界一直到法灭期间,非常多的众生跟阿弥陀佛有缘。就像世间人成家,或者人与人相处,跟有缘的才会在一起。又像过去的师父,收徒弟都要观因缘,他没有私心,如果跟他缘分不深,就会给你指示:你有缘的师父在那里,你要到那边去。有缘就能得度,非常容易成功,所以佛也要看缘。这就可以看到,娑婆世界广大的众生跟阿弥陀佛有缘。
第二、这里的众生跟其他净土搭不上,只有阿弥陀佛的净土最容易生。一旦信受了,真心愿意往生,依靠简单的持名都可以生过去。从佛出世一直到法灭前一百年期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那么多众生全部要靠阿弥陀佛来解脱、来成佛,这事相当重大。所以,释迦佛才在处处的经里殷勤叮咛,特别强调,这里面有极大缘起的缘故。
我们没智慧,不知道多生累劫的因缘,和阿弥陀佛的关系,自己要靠什么有缘法门、要走哪条路来得度脱,而释迦佛完全知道。我们只要深信佛的教导,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一心一意求生极乐世界,那就决定跟佛合在一起,决定像漂泊多世的浪子,终于找到了母亲、找到了家园一样,找到了自己的道路。这样认定后,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要像这样来体会。
一般人认为普念特别殊胜,这样抉择下来会看到还是专念好,契机,成功率高,而且最后达到的就是普念,这样就会选择专念一佛。再者,专念中又选择了最好的,阿弥陀佛与我们最有缘,特别容易成功。这就知道,净土法门特别好,是释迦佛给我们选定的,不是别人的主张。佛在世八十年很快走了,他肯定要给千秋万代的人做好安排。如果不讲一个能普摄大众、容易下手又极殊胜的法,那后面的人怎么办?靠谁来度脱?已经见不到佛,没有缘依止了,又怎么在这一生超出轮回、实现成佛呢?几乎没有可能性。
释迦佛生此大悲,完全看到了缘起,看到度众生的慈航就是弥陀法门。因此,佛在很多经教里都偏指西方净土,可以说这是再三地叮嘱、最最要委托交待的事,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这样明白后,我们就会一心一意地专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净土,再没别的想法了。
第五疑
问:具缚凡夫,恶业厚重。一切烦恼,一毫未断。西方净土出过三界,具缚凡夫云何得生?
提问:具缚凡夫有很厚重的恶业,一切烦恼一丝都没断,而西方净土是出过三界的圣土,具缚凡夫怎么能生呢?
这是提出因果不符的质疑。但有一毫许惑业就要受生三界,无法生到三界外的净土。现在恶业这么厚,烦恼一点都没断,怎么能生到界外净土呢?简直是天方夜谭。
对此解疑时首先指出,你对因果律的认识还很狭隘。因果律不仅限于自力的因果,还有他力加入的因果。而且在他力上,佛力达到至高无上。如果仅从自力而言,当然因果不符;然而从加入他力来说,就非常合理了。就像科学文盲,单凭自力要发明飞机、电脑等,做各种科技的事情,当然因果不符。他连简单的物理定律都不懂,怎么能掌握复杂的科学原理,进而发明、开发呢?但是,依仗他力做增上缘,科学文盲一样可以坐飞机飞上蓝天,可以听电话越洋过海,可以用电脑高速运算,完全可以理解。那么同样,具缚凡夫以信愿力等和佛的威神力配合起来,就能做到往生净土。
对此分三段来解释:第一、就此情形,唯仗自力不能生,兼仗他力能生;第二、依《婆沙论》认定难行道和易行道;第三、以喻证成。
第一、就此情形,唯仗自力不能生,兼仗他力能生
对这种情形要区分自力和他力两种情况,唯依自力不能生净土,兼仗他力能生净土。
答:有二种缘。一者自力,二者他力。自力者,此世界修道,实未得生净土。是故璎珞经云:始从具缚凡夫未识三宝,不知善恶因之与果。初发菩提心,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受菩萨戒,身身相续,戒行不阙,经一劫二劫三劫,始至初发心住。如是修行十信十波罗蜜等,无量行愿。相续无间,满一万劫,方始至第六正心住。若更增进至第七不退住,即种性位。此约自力,卒未得生净土。
成办净土的因缘有自力和他力两种。按自力来看,在此世界修道,这种水平不可能生净土。因此,《璎珞经》里对道的进程具体做了描述。净土是出过三界特别高的果位,而凡夫从一个具缚状,凭着自己的力量逐步发展,需要非常漫长的过程,达到特别高的修证程度才超出三界,生入净土。具体是这样讲的:
一个具足烦恼缠缚的凡夫,最初不认识三宝,不知道善恶因果。遇到善缘后,开始归依、信因果,这就是凡夫入道的开始。但要知道,在心中真正建立起归依和因果见特别不容易。这以后才能发菩提心,以信心为根本,也就是真实发了道心,趣入大乘佛道。然后受菩萨戒作为根本住在佛家。一世一世相续,戒行不缺,经过一劫、二劫、三劫,才达到初发心住的地位。凡夫的心续要转成初发心住的心续,中间的历程是很漫长的。之后,修行十信、十波罗蜜等无量行愿,相续不间断,满足一万劫才到达第六正心住。再增进到第七不退住,这就是种性位。可见,单依自力来看,终究不可能以这么差的状况得生净土。从目前的凡夫状况来看,恶业很重,烦恼一丝都没断,甚至连伏都没有。这种状况必然继续轮回,连人身都难保,怎么能生净土呢?
接着看,虽然一丝烦恼未断,但如果兼仗他力——阿弥陀佛大悲愿力,那就能即生超出苦轮,生到界外净土。
他力者,若信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取念佛众生。即能发菩提心,行念佛三昧。厌离三界身。起行施戒修福,于一一行中,回愿生彼弥陀净土。乘佛愿力,机感相应,即得往生。
他力的情形,虽然是具缚凡夫,但具足信愿行的内涵,与佛力相应就得以往生。所谓的“信”,主要信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能摄取念佛众生,由此一心投入弥陀愿海。“愿”就是随分发出离心、菩提心导归净土。也就是发起“我要成佛”的心,厌离三界之身,想生到界外净土。所作的施、戒、修三福中的每一种善行都回愿往生弥陀净土,这就是愿的内涵。行念佛三昧,为了往生、成佛来一心念阿弥陀佛。有信愿行三资粮的内涵,就能与佛相感,得到佛力摄持而生到极乐世界。这就是他力的情形。
第二、依《婆沙论》认定难行道和易行道
是故十住婆沙论云:于此世界修道,有二种,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难行者,在于五浊恶世,于无佛时求阿鞞跋致,甚难可得。此难无数尘沙,说不可尽。略陈有五。
就像上面所说,有单仗自力和兼仗佛力两种修行方式,因此,《十住毗婆沙论》里说:在这个世界修道得不退转,有难行道和易行道两种。“难行”指在五浊恶世,在无佛时期,求不退转特别难达到。它的难处之多,即使用无数尘沙那么大的数目也说不完,一一细举此难彼难,真是千难万难,有无数难。这里简要陈述五个难处:
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
一、佛的正法,小乘有无常、无我、寂灭三法印,大乘有一实相印,一直修行,必登圣果。外道则不然,迷惑邪见,所说是相似善而不是真实善,以邪乱正。人不能辨别,就成了很深的障道因缘,坏人菩萨法。
二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
二、浊世恶人见人修道不能成人之美,反而宣说讥谤破毁的语言。也就是会被恶人扰乱。
三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
三、“善果”指人天果报,并非无漏善。暂时享乐,终究堕入苦中,称为“颠倒”。在这世界常常会取著人天福报,破坏趣向寂静涅槃的出世法行。
四者,声闻自利,障于大慈。
四、常常落入自利为主的小乘作意,障碍大慈悲心的发起。
五者,唯有自力,无他力持。
五、即使入于大乘之行,缺乏他力,唯仗自力的缘故,又有很多难处。自己做不了主,或者入于歧途、没有资助力、难以开发等等。
譬如跛人步行,一日不过数里,极大辛苦,谓自力也。
像这样,会遭遇外道障、凡夫障、小乘障、唯自力障。就像跛脚的人一颠一蹶地要行很远的路,一天走不了几里,特别辛苦,这就叫做“自力”。
易行道者,谓信佛语,教念佛三昧,愿生净土,乘弥陀佛愿力摄持,决定往生不疑也。如人水路行藉船力,故须臾即至千里,谓他力也。譬如劣夫从转轮王,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转轮王力也。
“易行道”,指信受佛语所教的念佛三昧法门,愿生净土,乘阿弥陀佛愿力摄持,决定往生无有怀疑。其中,“信佛语”等指具信,“愿生”等指具愿,“乘弥陀佛愿力摄持”指以信愿力与佛力相合,“决定往生”指生入净土之果。这明显指示了易行道的行相。自身只要具足信愿,以佛力加被故,决定得到生胜妙净土的果,可见与难行道行相迥然不同。就像人水路而行,借助船的力量,所以须臾间就到达千里,这就是他力。
以譬喻来说。就像一个很羸劣的人,没有一点能力,但是他随从转轮王,由于他具有信愿等的德相,愿意归附转轮王,转轮王有慈悲就能带他走。如果他既不信又不愿,有天大的能力,转轮王也不带他走;能力再弱小,只要有信顺、愿欲的德,就会为转轮王摄受,被带上轮宝,一天一夜就周游四天下。这不是自力,而是转轮王的力量。这显示了他力的相。
第三、以喻证成
若言有漏凡夫不得生净土者,亦可有漏凡夫应不得见佛身。然念佛三昧,并无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随分得见佛身粗相也,菩萨见微细相。净土亦尔。虽是无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发无上菩提心,求生净土。常念佛故,伏灭烦恼,得生净土。随分得见粗相,菩萨见微妙相,此何所疑。故华严经说,一切诸佛刹,平等普严净。众生业行异,所见各不同。即其义也。
这是以正报类推依报。如果说有漏凡夫不能生净土,那以同等理而言,有漏凡夫也应当不能见佛身。然而,念佛三昧虽是无漏善根所起,但有漏凡夫能随分见佛身粗相,菩萨见佛身细相。同理可推,净土虽是无漏善根所起,但有漏凡夫发无上菩提心求生净土,常念佛的缘故,能伏灭烦恼,得生净土,随分见净土粗相,菩萨见细相,这有何可怀疑呢?因此,《华严经》说:一切佛刹平等清净庄严,众生以业行的差别,所见各不相同。凡夫往生者见粗相,菩萨往生者见细相。得佛力加被,有漏凡夫也能生净土。
总之,如果单从自力来看,具缚凡夫不能生到三界外的净土,以惑业未断故。然而由于此法门兼仗他力,以佛神力不可思议故,具信愿念佛者定能往生。
第六疑
问:设令具缚凡夫,得生彼国。邪见三毒等常起,云何得生彼国,即得不退,超过三界?
对方又提问:即使以佛神力能把具缚凡夫摄持到净土,也只是换了个场所。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毕竟他没有断烦恼,一遇境缘,邪见三毒等常常现行。怎么一生到了彼国,就得到不退转而超出三界呢?还是让人难信。
这就暴露出他还没有认识到他力法门的特点。《璎珞经》上说万劫才得不退,而这里即生就生到净土,当即就得不退,让人不能不怀疑。他感觉成果太大,太神速了!有这可能性吗?为什么一到了那里就得不退呢?不是常常还要起邪见烦恼等吗?一起的话,就落到三界的因里,必然受三界果,怎么说超出三界了呢?一起的话,就退落到轮回,退落到小乘等,怎么说得不退呢?这是他的疑惑。
回答:这是由于没有透彻地认识世界的差别,所以有此疑惑。虽然同是有烦恼种子的众生,但处在不同世界里,有退和不退截然不同的状况。以浅近例子来说,当处在具德的老师身边,会发现恶念不发作,善念容易增进;当处在邪恶的老师身边,会发现烦恼增长,善念殒灭,这就是增上缘的作用。以此理可以推知,退不退不仅在于自身的因,还在于外在增上的缘。如果一个世界做到了彻底没有退缘,周遍恒时都是善的增上缘,那即使有退因,也不会出现退的现象,以因缘不具故;如果一个世界充满了退缘,恒时不断,那即便有一些善根也难保不退,会发现总是退一进九,修道极难达到不退转地。
以这样的理路去观察抉择就能确认,在秽土修道以退缘众多故,正如《璎络经》所说:自力者要经历一万劫才能达到不退转地。而极乐世界由于佛力加被,周遍全是净缘或善的增上缘,所以一经往生就达到了不退转地。对此分两段来说明:第一、往生彼国以五因缘故不退;第二、以长期不退故,皆得无生法忍。
第一、往生彼国以五因缘故不退
答:得生彼国,有五因缘不退。云何为五?一者,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故得不退。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常增进不退。三者,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说苦空,闻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四者,彼国纯诸菩萨以为良友,无恶缘境。外无神鬼魔邪,内无三毒等,烦恼毕竟不起,故不退。五者,生彼国即寿命永劫,共菩萨佛齐等,故不退也。
五因缘中前四是别,第五是总。这里要从主伴、依正等各方面去观察境缘,会发现全是增进的因缘,因而不退。前三指佛摄持故不退,第四指菩萨摄持故不退。佛的大悲愿力一直摄持着往生者的心,使得他不退。而且佛光常照,菩提心增进不退。再者,由佛神力变现的水、鸟、树林、风声、乐响都在宣说苦空等法,听到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一直住在法道上不退。再者,接触的道友都是菩萨,没有恶缘,增上法的因缘,不会起烦恼,所以不退。或者从依正两分来说。见到佛、菩萨们的清净相、清净音声等加持而不退。器界各种光明、水、香、花等,一经见闻忆触都增上菩提善根,因而不退。第五是总。由于生到极乐世界,寿命达到跟诸佛菩萨齐等的无量劫,前面这一切增上因缘念念不断,又能持续无量劫,当然决定不退。
总之,在极乐国土里,从时和处两方面观察,处上有个“遍”字,周遍全是法上的增上缘,时上有个“恒”字,念念不断地增上。以音声为例,唐译《阿弥陀经》里讲,闻到国土微妙音乐的音声,诸恶烦恼悉皆消灭,无量善法渐次增长,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又讲到,妙莲花的光、色、香等,让见者适悦而不贪著,增长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殊胜功德。闻到佛化现的禽鸟说法,能够念佛、念法、念僧,无量功德熏修其身。闻到风吹击罗网宝树等发出的音声,都起忆念三宝等无量功德。
诸如此类就发现,彼国周遍是增上缘,增益道心等,而且乃至成就无上菩提之间寿命不会断,一直出现增上相,因此叫做“到达了不退转地”。这样就看到,此道极其殊胜,以与阿弥陀佛佛力相合的缘故,只需要一生,短至数年就达到了单凭自力在秽土修行一万劫的成果,速度非常快。由此可知净土法门是顿教,其他《璎络经》等的法门是渐教,不可同日而语。
附带讲一下烦恼毕竟不起的原因。就像三只脚的支架,缺一只脚就立不起来。《俱舍论》中说,烦恼种子、所缘境和非理作意三者和合才起烦恼,缺一个都不会起。虽然凡夫往生者还有烦恼种子,然而彼土里没有引生烦恼的境缘。再者,所在之处念念都是作意法,合于无我真谛,不会再起烦恼。或者按《瑜伽师地论》所说,烦恼有六因,在前面三者的基础上,还有猥杂、言教、串习。也就是遇到一些恶师、恶言论,自己不断串习,就会引生烦恼。但极乐世界里没有恶师、恶言论,到了那里也不会串习烦恼,而是息灭烦恼。这是以理证成的。
第二、以长期不退故皆得无生法忍
在此恶世,日月短促。经阿僧祇劫,复不起烦恼,长时修道。云何不得无生忍也。此理显然,不须疑也。
这里用对比的方式显示极乐世界的殊胜。在我们这个恶世界,人寿短促,转眼就到了后世,常常有修道不能接续的困难。今生好不容易修了一点,转世又都忘掉了,要重新开始,或者又退堕下去。而在极乐世界,寿命达到阿僧衹劫,在这期间不起烦恼,长时修道,怎么不得无生法忍呢?这道理非常明显,不必怀疑。
也就是以三因证成:一、任何时处无退缘故,没有任何退步;二、任何时处具增上缘故,都在进步;三、此相续长到无量劫。这样只进不退,念念相续,怎么不得无生法忍呢?决定都达到无生法忍,都达到成佛。所以,往生是百分之百得解脱、百分之百登不退地、百分之百圆满普贤行愿、百分之百普皆成佛。也因此,此佛国出无数的一生补处菩萨,这就是一乘大悲愿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