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最近的渊源,最远的距离 (时评溯源2015.11)

(2017-06-29 19:40:05) 下一个

最近的渊源,最远的距离  (时评溯源2015.11)

中日韩领导人又见面了,各怀心思,不情不愿,形式大于内容,这就是东亚三国的写照。如果没有走到一起的真心,坐在一起,又有何用?
几十年来,我们爱国主义最大的收获就是延续了对日本的仇恨。这对现在的中国来说,是必须有的,尤其中日的未来,又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此时忘记历史就是真正的背叛。但是,从历史长河的角度看,中日韩的隔阂,是亚洲文明最大的悲剧之一,丝毫不亚于两次世界大战中,查理曼子孙们的自相残杀。
中日韩,同文同种,渊源深长,走在日韩的大街上,不时映入眼帘的方块字,时时提醒人们这一点。但几十年前,中韩还是日本的殖民地,再往前推,韩国也曾是中华的藩属,这段历史,不是远在天边,而是近在眼前,想弥合恐怕不只是一代人的能力所及。更致命的,这给了当今世界霸主一个天赐良机,驻扎多少万的军队也许并不能阻止三国走近,而激起内心中隐藏的仇恨,却可以得来全不费工夫。
二十一世纪,理应是亚洲的世纪。那么,该怎样成为亚洲的世纪?最短的捷径,是如下的一幅画卷:东亚的中日韩率先整合,三个位列世界前十的经济大国携起手来,不论人口还是财富,世界最强,没有之一,已立于不败之地。然后,辐射东南亚经济圈,挟势头西进印巴,直抵中东,进取非洲,内与俄国呼应,外与欧洲联手。如此,蓝星再无战乱,人类安居乐业,大业可成矣——这样的宏图,中国人愿意看到,亚洲人愿意看到,世界大多数人也愿意看到,不是吗?
但还是有人不愿看到,如此一来,美洲世界孤岛,偏安一隅,又何足道哉?将未来的危机扼杀在源头,便是不二的选择。中日韩,注定在能见到的未来,不会相处得和谐,重燃战火也是大概率事件,可惜,如此美妙的前景,却卡在最初的一小步,没法走出以后的几大步,徒呼奈何。
中国,乃至日韩,欲想走向世界,和洋人携手并不是上上之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亚洲的儒家文明圈,才是可依靠的根本。现在这样,是该欣慰呢,还是该叹息?
领导人们是坐在一张桌子上了,但,最近的接触,还是没法拉近那段最远的距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