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九头聊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再看电影《简爱》

(2024-05-31 19:08:17) 下一个

再看电影《简爱》

小说《简爱》是英国文学的经典,已数次拍成电影。最早的版本是摄于上世纪的四十年代,黑白片。而我以前看过,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那个版本。那个时候看的是翻译成中文的黑白影片,画面大多灰暗阴沉,翻译成中文的对话,尤其是男主人公的语气深沉,别有风味。后来又有1996年的版本和十多年前2011年的版本。同一本小说,故事情节应该是一样的,但是每个版本的电影细节侧重却有所不同。现在看黑白电影,或许是拍摄的年代已久,自始至终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男主人公年龄显得有些苍老,显得十分深沉。女演员虽然不很漂亮,但是表演很到位。电影中的对话十分钟简练。最新的版本,2011年版本中男演员英俊,女演员漂亮。对话似乎要比以前的版本中多一些,但这种经典的英语对话,尤其是讲话比较快的时候,有时听不太明白,现在的英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不那么说话。

最新的电影(2011)应该是在一个庄园中拍摄的。前几年在英国的时候,尤其是在新冠流行期间,不能去人口稠密的市区,常会去有宽旷田野的各式庄园。在英国,这种对公众收费开放的庄园很多,大部分都是以前的贵族捐献的遗产。为此,英国政府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国家遗产集团national trust,统一管理。其拥有数百个庄园或者各种各样的历史遗产,小的只是一间小屋,一个景观。只要是历史悠久,再简陋亦可得到保存,维修。大的有豪宅和占地数公顷的大庄园。庄园里的一些豪宅里,还陈列着主人的家具,图书,古玩收藏。去这些地方,现在还能看到几百年前的实物。以前贵族的生活,可见一斑。这和中国有所不同,在中国见到的古物,大多是从地下挖出来的殉葬品。除了深山老林里的极少数古迹,我们很难在地面上再找到保存完整的建筑,古物,即便有,也只是残留的一点点遗迹。这或许和建筑方式不同有关,英国的古建筑以石砌为主,而中国则以木结构为主。另外,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的战乱也不相同。在中国,很多历史朝代的更替都是由于农民起义,穷人造反。每一次改朝换代,对上一朝代文化遗产有继承,也有大量的损毁。英国则不同,虽也有战乱,除了年代久远的罗马人入侵,其后的战争,要么是在域外,海上,要么就是贵族之间,和国王的战争,死人,但不怎么毁物。

从贵族无偿捐赠遗产这点看,英国贵族的思想境界,比中国的达官显贵好多了。也许有没落贵族支付不起庄园的维修费用的缘由,但多数的庄园除了豪宅,还有大片的土地,应该都是价值不菲,就这么无偿捐出去,供大众同享,这才是真正把钱财当作身外之物,千金散尽留史名。直到如今,英国的富人,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很多都会转向做慈善事业,而不是把所有的财富都留给子女。富不过三代是中国古训,可真正能做到在大富之后散尽家产的古今中国人却少之又少,这个大概是中西方文化不同的点之一。

小说《简爱》的年代,正是英国称霸世界的时候。那时的大不列颠,疆域广阔,从太阳升起的地方一直延伸到太阳落下的地方。大不列颠的船队,可以从加拿大到南非,东南亚,中国,直至世界的各个角落,这也是电影中,简爱告诉她学生的话。

电影讲述的是一段爱情故事,却让我们看到了十九世纪英国的方方面面,参观过英国的许多庄园之后再看电影,不乏似曾相识的感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野性de思维 回复 悄悄话 也很喜欢这部电影。是的,和你一样,我也最喜欢七十年代的那个版本,尤其喜欢其中的那段钢琴独奏。
Firefox01 回复 悄悄话 Jane Eyre is a favorite of mine too. Read the novel first, and then watched the movie. Like some of the similar experiences of other people, reading the novel seems to be more enjoyable.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