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梦醒时分与永恒的霎那

(2017-01-11 10:42:04) 下一个

今天决定把电脑桌面背景从去年11月份开始使用的The Doors- The End换成 La La Land。也提醒自己别再怨天尤人,墨非定律- 该发生的就会发生,担心也没用,要活下去就不能老是把The End挂在嘴上,得稍微 la la点。前几天看了这部电影后,心里一直放不下它,也说不清为什么。把豆瓣和烂番茄上的评论都看了一遍。这部电影并不完美,在LA公路飙舞和泳池群舞时,甚至有冲动拂袖而去。但看到一半开始入戏,被主角和导演的真诚感动,不再挑三拣四。要是电影就此按照好莱坞惯例桥段结束,也是个不错的温馨小片。但最后一段与结尾彻底打动了我,从起承转合的幻想曲到两人最后的回首一望更称得上经典。这才明白之前120多分钟的影片就是为了成全结尾的回眸。至此一部庸俗的小温馨升华变成对人生中种种无奈的成熟诠释。

结局往往决定一部作品的成败与否。伍迪艾伦早中期的电影也擅长描述这种“欲说还休”和“只是当时已惘然”似的结尾。 「安妮霍尔」片尾两人分手时的纽约空景,「开罗紫玫瑰」中米亚法罗在漆黑的电影院里望着大萤幕的陶醉微笑,和「甜蜜与卑微」中西恩潘和萨曼莎莫顿在分手后重逢的尴尬对话,在我心中都是令人惊艳的结局。艾伦他年龄越大,人生经历多了之后,电影结局却内敛起来,不留空间给观众回味。那是另一种人生观。 「La La Land」不同,导演查泽雷才31岁,对电影和人生还充满热忱,安排这种曾经拥有的结局再适合不过。要是两个主角最后一幕没有对望,或是其中一个没看对方,或是看对方时面无表情,都会让它变成另一部电影。为什么最终这是一部喜剧而不是悲剧,就是因为两人回眸时脸上的微笑。 (高斯林笑的不够好,史东还差那么一点)结局也点清电影本身就是一种虚拟现实的本质,但是它没做任何批判,反而尽情让你我陶醉在那短暂的虚拟现实中。 

中生代著名的美国导演中 Quentin Tarantino,Steven Soderbergh已经50多岁。 Wes Anderson,Darren Aronofsky,Spike Jonze和David Finchere也都坐四望五。他们都是深熟电影的圈内人,但他们拍不出这个电影,不是因为才华不足,而是这部戏需要一个对电影充满没过滤过的热忱的年轻导演来成就它。没有那种cynical,自我嘲谑似的反思所带来的包袱,才拍得出那种真。查泽雷基本上是个无可药救的罗曼蒂克。难得是他浪漫的理所当然,毫不心虚,没抛花枪也没卖套路,直直一枪直戳本心。和高斯林演所的角色对传统爵士乐热爱的义无反顾一样,他在接受过种种现代电影理论的薰陶和反覆辩证后,还能如此真挚执着的不忘爱做梦的初衷,那是值得佩服的。

十多年前学电影和艺术创作的我,一直在后现代主义的死胡同里转来转去走不出来,早已失去当年那种纯真的初心。看到一个义无反顾往前走的年轻人拍自己想拍的电影,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

就算电影只是鸦片,搭建在虚构的现实上,就算它的LA不足反映真实,就算这是一部没有任何social commentary的电影,就算它最终只是在消费大众,那又如何?在电影散场彼此各奔东西的梦醒时刻,你我还是拥有那最后的回眸,那霎那即是永恒。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