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从捧着着奶瓶,黑漆漆的小眼睛久久注视着妈妈脸的那刻起,我就印在了他的心里。从稚嫩的呼喊“妈妈!”,把软软的小手放在妈妈的掌心里,走大街穿小巷时起,我就成了他的依赖。
后来,儿子长大了,从一个醒来就开始说话的话痨变成了现在惜字如金的小男子汉。他在纽约完成了大学和医学院的八年学习,带着稚气又成熟的脸,成为了一名住院医生。
昨天,儿子从纽约回到了费城给我庆生。生日是在鲜花,贺卡,海鲜大餐和家人们围拢来的笑脸中渡过的。我想,儿子风尘仆仆赶回了,送了购物卡,请客吃了最贵的海鲜大餐,这份生日礼物足以让我千分高兴,万分不安。
晚上回家,儿子给了我一个拥抱:“Mom,生日快乐,这是我的生日礼物!”。一封没有邮票的信,他写给我的。
上面是中英文混着写的,大概意思是感谢妈妈,把他培育成了知道“感恩”别人的品质。带着这样的品质去闯世界,他感到无比开心。
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都相处的很好,患者也很喜欢他,有些患者还点名要他看病,让他小有成就感。
看完这些,我鼻子酸了,眼睛有些湿润。要知道,他还有一张稚气的脸,头上顶着年轻人认为的“时尚”发型(这让我很是不安,担心没人找他看病)。
这样一封转弯儿夸赞的信,对一个母亲来说,是最大的肯定,是金钱买不来的。那一晚,我失眠了,想起了很多早已遗忘在角落里的往事。。。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的最好榜样
“望子成龙”是每家父母都希望实现的梦想。所以就出现了什么“好学区”,“私立高中”,为的是孩子有好的教育,进好的学校,得到好的收入,过上好的生活。
但却疏忽了孩子起跑线上最好的教育,是父母自己的言传身教。最好的老师是父母。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母亲,淳朴善良但不是完人,这并不是说我所有时候的言行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凡是自己不希望孩子做的事儿,自己尽量不要做,或背着他做(这点不太好,但是事实)。
教会孩子关心和照顾别人
好的教育来自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说,我会提醒他,每一位自己的亲人和最好的朋友在生病,生日,或发生了大事儿时,要及时真诚地给予关心或行动上的帮助。
有几次儿子参加学校的春游,把自己的零食或水给了忘记带的同学,自己挨饿和受渴。我听到后很心疼,但嘴上却说,儿子做的好!
每次儿子寒暑假回国,我总会叮嘱他,再忙也要转飞机去看望爷爷奶奶,哪怕只停留一天。
吃大餐(平时随意)的时候规定孩子要让长辈先动筷子,有好吃的要先问长辈吃不吃,要知道“孔融让梨”的行为是最美的。如果孩子这样做了,即使是我不喜欢吃的东西,也会笑着咽下去,然后马上表扬他。
教会孩子尊重长辈是为了自己有好下场。
时刻记住“惯子如杀子”的道理
中国的老话儿“惯子如杀子”,说的没错。有时候,父母对孩子的疼爱会不自觉地变成溺爱。“孩子,爸妈省吃俭用,全是你的,只要你好好学习!”,常常听到这样爱的表达”。惯出来的小太子在自私的氛围中长大,既经不起风浪,又不懂报答。有时还会发生儿嫌母丑,嫌家贫的辛酸故事。
记得儿子两岁大的一天,奶奶和我抱着他在外边玩耍,给他买了一个雪糕,天有些热,儿子手上的雪糕在滴答融化,奶奶吃了一口,儿子马上大哭起来。我拿过雪糕让奶奶吃了,说是教育孩子,不能自私地吃独食。
“他才两岁,你说的他听不懂的”奶奶心疼地说。
“不懂也要说,能听懂多少算多少”。我当时心想,语言他听不懂,起码我们的动作加上脸部表情,让他知道他做“坏事儿”了。
让孩子分担父母的不容易,让其成熟
父母每次遇到了艰难时刻,都要向孩子告知,并且清楚地知道,这困境是如何走出来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培养孩子的懂事和感恩。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培育好苗。
不记得哪本儿童心理学的书中读到,人的世界观和性格形成是在小学末到初中阶段形成的。
待到长大成人,如果做出什么自私的事,那时的老父母可能会寒心到骨子里了。再说什么为时已晚,因为人格早已不可重塑。
无论是夫妻,父母和儿女,朋友间还是同事间,如果都抱着“感恩”,就会少了份抱怨,牢骚和不满,多了份理解和宽容。
试想,你如果感恩别人,就多了几分笑脸,做事就会让人温暖,关系就自然融洽了许多。这可能也是儿子感受到的益处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要想儿女懂事儿(不指望有多孝心,说话办事暖心就好)就要在他们小的时候先教会“感恩”,有了“感恩”,就自然跟着“报答”。
儿子长大了的今天,我收获到他“懂事”了的喜悦。我个人认为,教会孩子“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因为人的成功很大一部分与做人有关,人做好了,很多机遇就不会丢失,这就是“情商”的一部分。
我已经准备好了把儿子交给未来的儿媳,虽然影子还没有呢。争取有一天做个“中国好婆婆”。
欢迎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免费订阅“紫嫣淡染”原创的微信公众号:烛光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