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把《黑处有什么》定义为悬疑片,是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还是因为故事里面那强奸杀人的那条线?其实我觉得那时一部青春片,属于我们70后充满回忆的青春片。这个青春片没有俊男美女,没有小清新,是那个年代特有的压抑和零零落落的黑色。青春不应该是黑色,那躲在黑处的是什么呢?那只是一些记录了我们生活中一些无奈、压抑、讽刺、冲突的几个片段,它们只是散落的黑胶卷,只是在整个青春年华相册里的那么小小的一部分。
这是一部青春意向的片,那些并无章续的线索,那些随风飞扬的情绪就是青春。而我写这个也不是影评,我不想记录内容,就如电影,那没有开始,没有结尾,就是我们的青春。
在电影里那个女孩的身上我似乎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还有那些生活的中的场景都让我犹如时光穿梭,回到那个年代。就像电影里曲靖的父母一样,那个年代的父母是谨慎的,规矩的,祖辈是封建的。他们把自己的规矩统统压在新生的一代。从小开始,特别父母是知识分子的70年代人,他们要懂的规矩太多。吃饭要等长辈吃了才能上桌,吃饭的时候决不能跑来跑去,不能发出声音,夹菜不能跨过“太平洋”——不能夹放得太远的菜,对长辈一定要有礼貌,不能在长辈前嬉笑顽皮,女孩子要笑不露齿……就如电影里曲靖的父亲不允许她脚分开坐在自行车后面,不许戴项链涂指甲油,稍有不规矩,父母,祖辈的训斥就如雷雨般倾盆而下。一直认为父亲是个脾气粗暴的人,小时侯如果遇到熟人我没打招呼,如果该记的英语单词背不出来,父亲的耳光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扫而过。严厉似乎是那个年代父母对待子女最惯用的的教育方式。而那时的父母也为生活所困累着,工作的热诚是高涨的,信念是纯朴的。记忆中的父母对工作都是鞠躬尽瘁。那个年代学习的偶像太多了,雷锋,焦裕禄…….那时没有粉丝,没有超女,没有好男儿。没有与子女交流的时间和话题,除了批评和指责外。70年代的孩子心里也有叛逆,反抗,但大多数还是压抑着,期盼着离开家的那一天。能够像张雪那样离开的有几个?在我的理解,张雪是去了自己想去的地方,那个死去的女孩绝不是张雪,我们需要冲破笼子的小鸟。
也许有人会执着在那条犯罪的线上,而我似乎更沉醉在那相似的场景和相似的心境。那拥挤的住房,用阳台改造的厨房,坐在茶几上吃饭的小厅,煤气快用完了用热水泡的细小情景似乎就是我的那些散落的黑胶卷,我看到了父亲扶着我学骑高大的单车,我看到了自己独自一个人放声歌唱那些流行歌曲,我看到了同班女孩那傲人的胸和她教我如何学会用文胸,我看到了那个在风中飘动的月经带和我偷偷在厕所不愿出来的恐慌......我已经无法辨认哪些是我的胶卷,哪些是电影里的胶卷,那重重叠叠的是我青春的影子,所以当我看到曲靖一个人穿着学生服,在黑暗的录像厅里,面对那些不怀好意的男人,旁若无人,专注地看着画面,泪流满面时,我心紧紧地酸楚,那个我曾经也是坐在录像厅,看琼瑶的电影录像,泪流满面,谁也不知道那个女孩,她在为什么哭泣,而这么多年后的我还是会感到那种内心深处的张力。
如果问我黑处有什么?这个年纪看自己的青春,满满的都是最美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