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和看景

个人观察评论以及转贴一些比较又价值的文章。
正文

从刘少奇和周恩来的关系说起

(2017-01-11 07:01:21) 下一个

最近读到一篇谈周恩来的网文,对周恩来基本上持否定态度,称周是一个“伪君子”,其中提到刘少奇和周恩来一度结盟,后来周恩来这个拥有巨大实力的人在关键时刻无耻地背叛了势单力薄的刘少奇。

我最不能同意的,就是这一点,因为不能认同存在一个刘少奇和周恩来之间的政治同盟。

周恩来的巨大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他可以称为中共“留法系”里的佼佼者,这一系统里包括邓小平,陈毅,聂荣臻,李富春等建政后的大佬。他和朱德的关系远比毛泽东更早更近。他也是中共“黄埔系”的领袖,所有读过黄埔军校的学生,徐向前,陈赓,林彪都自然成了他的学生辈。这位作者说周恩来能以二十多岁的年纪就空降担任黄埔政治部主任,是因为得到季米特洛夫的特殊信任和手谕,但无论如何,时势本来就造英雄,少年得志并不给周恩来减分。

在参与南昌起义的人里,周恩来又占了一份,而且他是中共情报和特工系统的创始人。可以说,就综合“留法系”,“黄埔系”,“南昌起义”,“情报系”,“外交系”这几个背景来看,没有人比得过周恩来,更不必说如果周恩来如这位作者所说,还负有替共产国际给中国革命监军的秘密使命的话。可以说,周恩来的履历至此完胜毛泽东。

当毛泽东在井冈山打游击的时候,还在上海的“中央”曾经给毛泽东发过很多封电报,毫不客气地训斥“毛同志”毫无章法的流寇主义,这个“中央”,想必也有周恩来一份。

但毛泽东仍然是难以替代的,盖因为中共的延续,根本上是靠打仗,而杰出的军事才华恰恰是周恩来的软肋和毛泽东的强项。如果不能解决打仗打得赢这个最基本,关系生死存亡的核心问题,去过再多的国家,精通再多的外语,懂得再多的马列原著也没有用。

这就是为什么,共产国际对毛泽东一直另眼相看,尽管他不懂俄语也不出国。共产国际也慧眼识人,知道这个不来朝拜的山大王才是中国革命的希望所在。后来的研究也基本上已经推翻了关于共产国际和斯大林排挤和欺负毛泽东的误解——从苏联回国的那帮假洋鬼子欺负毛泽东不等于共产国际欺负毛泽东。

战争是一切的核心,而毛泽东的主要支持者都在红军内部,也是这部分人最终把毛泽东送进了最高军事领导小组。不论如何排名,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以后的事实上的核心地位都是毫无疑问的,就因为没有比打仗和生存更重要的事。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刘少奇基本上没有太多的贡献,因为在以军事和农村为核心的中共系列里,刘少奇所从事的白区工作和工人运动根本不可能有很大建树。实际上,除了理论上给予的光环,工人在中国革命中从来没有发挥过任何积极作用。这是赵紫阳晚年也承认了的。

但是,刘少奇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他的格局和野心比事务主义的周恩来要大,眼光也要高得多。

1937年,刘少奇开始向当时党的名义上最高领导人张闻天发难。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场所谓论争几乎像是文革时期的“造反”,而张闻天恰恰又是一个很书生气的领导人。要说中共内部有个把“君子”,张闻天倒应该算一个,所以后来霉运连连。这一段“刘洛(甫)之争”公案,已故著名历史学者高华在一篇论文里彻底捋清楚了,网上可以查到全文。

刘少奇对张闻天的挑战,正是毛泽东在长征结束以后的新阶段里所需要的 (李德在回忆录《中国纪事》中已经说过“在遵义会议之后的最初几年里,他的权位相对来说还不够稳固”,可惜过去的研究者不重视)。

可以说,毛泽东的军事集团和刘少奇的白区党在1937年前后到延安整风时期实实在在建立了一个政治同盟。这个同盟彻底清算了和苏联有关的人员和思想,顶着苏联压力,确立了可以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并驾齐驱的“毛泽东思想”。这种大手笔,就不是靠手腕和技巧的周恩来玩得出来的,只有刘少奇能做。而此前的周恩来却还跟在毛的死敌王明屁股后面转。

因此,刘少奇,彭真主导明面上的“学习”,康生干坏事的延安整风的结果,一是毛泽东的绝对权威树立,二就是貌似“正确”的刘少奇集团崛起。这个受益集团包括后来的重量级人物彭真(掌管政法控制北京市),薄一波(主管财经),安子文(组织部长)等,并非那位作者所说,刘少奇如何势单力薄——单就军队来说也算成立。到1945年八月,毛泽东和周恩来即将去重庆谈判的时候,中央已经正式下文,委托“正确路线”的代表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

对刘少奇这样资历(特别是军事建树)并不突出的政治暴发户,周恩来会是什么态度?

总的来说,周恩来是一个与人为善,当然也见风使舵,善于自保,偶尔也出口恶气的人。如果他看到资历和功劳并不如自己的刘少奇因为捧毛而上位,但自己又确实玩不出那些花招,而向来甘居老二,自然会和刘少奇合作。但这种合作,因为两人之间既无私谊又无历史渊源,却还有某种隐隐的竞争关系,加上刘少奇的霸气,其实是不可能非常融洽的。

周和刘之间的合作,最初是联手斗垮了威胁两人地位的高岗,其次是源于对大跃进以后对经济工作的看法。这一点还得归结到毛泽东不懂经济却又胡乱指挥的问题上。毛的瞎指挥,把所有头脑稍微正常的人,周恩来,邓小平,陈云,都会慢慢推到经济思维比较理智的刘少奇一边。就像当初党的重心是打仗所以仰赖会打仗的人,现在既然不打仗了,当然需要头脑冷静理性,尊重客观规律的人。我觉得这属于观点相近,但说不上同盟。要说刘,周,邓的共同点,就是在经济问题上务实,理性。

刘少奇的问题在于自我膨胀到了公然挑衅毛的地步。他似乎真以为,自己既然可以把毛泽东捧上神坛,也就可以把毛边缘化了,可以打断毛泽东讲话了,可以让夫人出来大肆招摇了。他低估了毛泽东自尊心受挫后的狂暴和即使错了也不回头的倔强。这一点倒要说周恩来的隐忍和涵养,对自己老婆在政治上的压制,均非他人所及。他也算仁至义尽,给足了刘少奇面子。

后人把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林彪的捧毛言论单列出来,强调林彪如何一意孤行巴结毛泽东,其实,张素华女士的研究已经说明,在当时与会者眼里,林彪的言论并没有丝毫出格,反而代表了当时维护毛泽东权威,为毛缓颊的主流意见。这样看来,1962年反毛最起劲的就是20年前把毛捧上神坛的刘少奇,彭真。这种讽刺,陈毅在二月逆流中都骂出来了,毛不可能看不出来。毛之所以对陈毅的话勃然大怒,是因为陈毅恰恰揭了毛重用刘,结果毛反而被耍的老底。所以有人说得好,毛泽东不怕别人说他坏,就怕别人认为他不聪明。

但是,刘少奇敢于当面警告毛泽东说人相食,你我要上书的,勇气还是值得钦佩和肯定。鄙人觉得,毛泽东和他的湖南老乡全都处不好,因为他们互不相让的骡子脾气实在太像了,他就需要有江浙一带人如周恩来陈云,四川人如陈毅邓小平来和和稀泥。

当毛泽东决意要抛弃刘少奇的时候,周恩来应该没有特别的动力要替刘少奇说话,而且,把林彪找来,是出于周恩来之口--他太了解毛泽东了。当然,这里无关刘少奇的治国思路和毛泽东的分歧。假如周恩来以治国方略为重,又有足够的胆略,历史确实可能改写,可惜周恩来的性格不过如此,他注定不是一个书写历史的人,只能见风使舵,再行修补粉刷。再多的技巧,再好的履历,都不能让他成为一个舍我其谁的英雄。

不仅如此,周恩来还扎扎实实地捅了刘少奇一刀。毛泽东整治刘少奇的切入点就是王光美在清华整蒯大富的问题。而把蒯大富从监禁中释放,而连续听蒯大富单独汇报了一两天,并把材料报给毛泽东,直接导致毛泽东写下《炮打司令部》小字报的人,正是周恩来。

鄙人不得不说,在文革风云人物中,蒯大富虽然浪得虚名,但并不是一个真正有政治头脑和洞察力的人。谢静宜的回忆这一点应该是准确的--毛泽东对聂元梓和蒯大富后来非常反感。

周恩来的材料只是让刘少奇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上被边缘化,或许这是周能做到的最远的事情。按周恩来的个性和处事方式,即使报了刘少奇的黑材料,也还会留有转圜余地,不至于非要把刘少奇整得家破人亡。最终导致把刘少奇彻底开除出党的材料,应该说是在江青参与以后搞出来的。尽管周恩来是专案组组长,但是其中下手补刀最狠的应该是江青,因为刘少奇和王光美得势时的招摇显摆,最受刺激的人是江青。这已经是两个家庭,两个女人之间的战争了。

林彪对刘少奇倒霉应该是乐观其成,因为他的军人集团和刘的白区党早已经形成竞争关系——早前在东北就已经和彭真闹翻。他本人有意接班,让黄吴李邱,老婆孩子鸡犬升天,也会排斥刘少奇,并且首先拿外围的彭罗陆杨下手。有人说,这时候,刘少奇根本不保他自己的人,反而落井下石,呵呵,这也可见他的心气虽高,政治手段差周恩来很远。

我不能同意某些人说林彪在文革中如何被动卷入,如何无辜的观点。他绝对不是个无辜的善类,也没有什么为国为民的境界。只不过,毛泽东也看穿林彪私心重,在借他的势走私,以他的盟友身份清除异己,培养自己的集团和家人,对他早已留了多手。其中就包括各大军区司令,恰恰不是林彪的人,而是毛泽东用来制衡他的,像许世友,陈锡联,再往上徐向前,都和林彪没有干系。因此,说周恩来在武汉7/20后保了用了陈再道,我觉得是不准确的。如果毛泽东要搞倒在武汉制造混乱,害得他狼狈逃窜的陈再道,是周恩来能阻挡的吗?

要说周恩来对文革的态度,还是外表支持,内心不支持,因为天下大乱,既不符合他的性格,也不符合他的利益。他既然没有政治野心,也就不会想借机浑水摸鱼,反而,文革给他这个谁当老大就跟着谁干的事务主义者造成了太多麻烦。他还是暗中抵制了文革的。

正是这种阴阳两面,模糊不清的性格,让周恩来变得更为复杂和显得伪善。因此,即使王光美后来可以和毛家后人和解,也没有听说她对周恩来有什么好的评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