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壇上為國增光,戰火裏冒險偵敵
曾當抗日特工的「美人魚」楊秀瓊
楊秀瓊攝於1948年
筆者在二○一六年一月,發表〈中共兩度抹黑「美人魚」楊秀瓊〉一文後,得到不少讀者的正面回響。更有朋友提供有關楊秀瓊的珍貴資料,發現她不單是一名傑出運動員,在日軍佔領香港期間,還為國民政府擔任情報員,在港收集日軍情報,因被日軍發現而一度遭扣查。筆者獲悉後,再深入追訪這位英雌的事跡,終於憑著一個幾十年前的舊地址,在遠隔重洋的加拿大溫哥華市,找到她的後人和安息之地。
在香港土生土長的楊秀瓊,是上世紀三十年代著名的游泳健將,也是首位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一九三六年)的女泳手。他於一九六二年推動香港拯溺總會成立女子部,並擔任首屆主席,一九六六年代表香港出席在倫敦舉行的第二屆英聯邦皇家救生會會議。有讀者網上留言稱,未看筆者那篇文章之前,一直被大陸網絡鋪天蓋地的錯誤資訊所誤導,以為楊秀瓊曾被蔣介石強迫下嫁四川軍閥范紹增,成為他的十八姨太太,晚景淒涼。亦有讀者訝異那些時空錯亂、常識欠奉的抺黑資料,竟可在大陸不斷炒作流傳,又有所謂學者不經查證便引用在著作內,怎不令人慨歎民智愚昩,品德淪喪!
研究香港文學史的朋友李卓賢,傳來朱魯大於一九九○年發表在香港《南北極》月刊的文章〈日軍憲兵部檔案中的葉靈鳳和楊秀瓊〉,指在日本檔案館內,看到一本蓋有「極秘」印的小冊子,是日治時期由香港憲兵隊本部編寫,標題為「重慶中國國民黨在港秘密機關檢舉狀況」,內容提及葉靈鳳和楊秀瓊如何在港為國民政府做情報工作。這篇文章在文學研究界頗受關注,因為有助澄清葉靈鳳並非「漢奸文人」的指控。沒料到此文還揭示了楊秀瓊鮮為外界所知的抗日任務。
楊秀瓊當抗日特務的幾篇資料
朱魯大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日本資料部主任。他指出,根據該小冊子內容,楊秀瓊是國民黨港澳總支部調查統計室香港站特別情報員,別名「易梅」,在香港淪陷後翌年,即一九四二年九月,經特別情報員羅四維羅致加入組織,跟羅同組,受邱清猗指揮。楊主要負責搜集汪偽政要及親日人士在港的動向。該小冊子還列出這情報組織的架構及成員名字,以及一份提控書,記載了楊秀瓊在香港出生,一九三四年在香港尊德女子中學就讀,一九三六年在香港聖保祿女子書院中途退學,同年任中國保險公司事務員一年。曾於一九三四年代表中華民國出席在菲律賓舉行的遠東運動會,以及一九三六年在德國柏林舉行的奧運會。她於一九四三年五月一日被捕。據悉由於當時日軍偵破這情報組織,搜出名單,於是拘捕楊秀瓊等人,至於扣留了多久及提控結果,並無記錄。
估計因楊秀瓊是活躍於香港社交界的體壇名人,有人設法營救,跟葉靈鳳的情況類似,被日方扣查一段短時期後(葉靈鳳被關三個月)便獲釋。而查閱上海的舊報刊,一九四三年下半年已有楊秀瓊由香港到了上海出席公開活動的消息,包括在同年十一月擔任蘿蔓飯店的開幕剪綵嘉賓。往後兩年,都有大陸報刊報導她在上海的消息。可見她被日軍扣查獲釋後,便離開香港轉往內地生活。箇中原因和細節仍未得知。
由於楊秀瓊在六十年代後期便舉家移民加拿大,她逝世距今已三十多年,要進一步查訪她的事跡並不容易。筆者於是從英文資料入手,在一份英文報章上找到她的訃聞,上面竟有她當時在溫哥華的住址。去年十月,筆者本著盡力而為的信念,展開尋找「美人魚」之旅,遠赴溫哥華她的墓地及舊居查訪,結果皇天不負有心人。雖然她的舊居已轉售十多年,但一名老鄰居仍依稀記得她其中一名女婿是當地的牙醫。就憑這點蛛絲馬跡,筆者最終聯絡上楊秀瓊在溫哥華的兩名女兒愛蓮及愛珠,以及在香港生活的外甥郭先生(即楊秀瓊姐姐楊秀珍的長子),他們提供的資料,填補了楊秀瓊生平的一些空白。
由於她的女兒在外國生活了半個多世紀,已不大懂得中文,廣東話也不大流利,對於母親被大陸網絡不斷抹黑之事並不清楚,從筆者口中得知後顯得無奈,並感謝筆者撰文釐清史實。愛珠表示,有關母親在日本佔領香港時期做過中方情報員之事,母親生前沒有提及,但舅父,即楊秀瓊之弟楊昌華曾跟她講過,可惜楊昌華數年前已在多倫多去世。無法向他瞭解詳情。
溫哥華的報章1982年報導楊秀瓊經營禮品店
愛珠又指出,母親一直熱愛運動及旅遊,一九八二年去世前半年,曾在溫哥華開設禮品店,出售她在世界各國旅遊時搜羅到的精美物品。她亦熱心當地的華人公益活動,曾捐款資助當地唐人街的中華文化中心。
楊秀瓊一生經歷兩段婚姻,一九三九年在香港與騎師陶栢林結婚,育有一女一子,名景芳及景璋,後改名為愛蓮及愛德。兒子已於一九八五年去世,葬於母親墓旁。楊一九四七年離婚後,翌年與祖籍福建的印尼商人陳真廣(一九九八年去世)在上海結婚,由於政局動盪,婚後不久就遷往泰國定居,再誕下愛珠及愛梅兩名女兒,約於一九五三年與家人回到香港生活。愛珠向筆者展示了楊秀瓊中晚年的一些生活照片,以及三十年代參加多項重要賽事所得的奬項。其中在遠東運動會獲頒的女子游泳總冠軍獎座,是她生前最珍愛。
對海外華人歷史稍有認識都知道,陳的福建話發音為Tan,早期很多到東南亞定居的華人都是祖籍福建,陳姓福建人的英文姓氏按其母語拼音便成了Tan,並非國語的拼音Chen 或廣東話的拼音Chan。楊秀瓊與陳真廣結婚後冠上夫姓Tan,竟有大陸學者以為Tan是楊的首任丈夫陶栢林之姓,不加查證便指楊五十年代在香港與陶栢林復婚。又有大陸網民誤以為Tan是廣東話的發音、香港姓陳人士所用的英文姓氏。
筆者分析,由於國民政府一九三四年成功驅逐了盤據江西井崗山的中國共產黨,蔣介石隨即在江西省會南昌公佈發起新生活運動。同年七月,邀請楊秀瓊任嘉賓,為南昌江邊的新生活俱樂部游泳池作開幕禮的泳術表演。那時她剛在遠東運動會取得彪炳成績回國,被國人視為民族女英雄,被海外傳媒暱稱為「中國小姐」,國民政府希望藉著她的名氣和健美形象,激勵軍民士氣,樹立新風。可能因而被視為是針對他們的親蔣人物,自國共惡鬥的四十年代後期,不滿國民黨的人,便撒播楊秀瓊淪為軍閥十八姨太太的謠言,以打擊國民政府的聲望。
1935年上海《玲瓏》雜誌刊登楊秀瓊和姐姐楊秀珍的合照
楊秀瓊的外甥郭先生亦認為有此可能。郭先生在印尼出生,五十年代隨父母到香港定居,留學美國後,於七十年代初回香港經商。他表示,母親楊秀珍和楊秀瓊感情很好,父親郭興林是印尼華僑,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戰後在香港及上海兩地經商。據親戚所說,楊秀瓊可能由郭興林介紹而認識第二任丈夫、同是印尼華僑的陳真廣。楊秀瓊和丈夫在五、六十年代都忙於打理生意,甚少談及戰前往事,他近年才聽聞在大陸流傳好些詆毀楊秀瓊的謠言。楊秀瓊留給他的印象是充滿幹勁,具備運動員堅毅硬朗的性格.因此,深信楊秀瓊那時不會被那種流言蜚語所嚇倒,但她在國際賽事中為國增光,在戰時又冒險擔任抗日的情報工作,生前死後卻不斷被抺黑,謊言甚至出現在大陸體育史書及標榜記錄歷史的報刊上,面對如此龐大的造謠機器,身為後人也不知如何是好。
郭先生將楊秀瓊寫於一九三八年的自傳贈予筆者,這本已絕版多時的舊書,清楚記載她生於民國八年四月廿五日,即一九一九年,跟她墓碑上的出生年份一九二一年有所不同。郭先生表示,由於楊秀瓊是在家中意外摔倒而引致死亡,事出突然,家人處理後事時,可能倉卒間沒有用上了她正確的出生年份。
該書記載楊秀瓊十歲開始在北角七姊妹的南華會游泳場習泳,最初學蛙式。她感謝南華會的教練長盧明進悉心教導,確立了良好的游泳基礎。盧是新加坡華僑,外號「老虎」,性情嚴厲,但令她獲益良多。還有教練袁燦輝和梁鐵生都對她諄諄善誘。她多次感謝南華會的栽培和獎勵,終身不忘。
該書又記載楊首次參加香港以外的比賽,是一九三○年九月在廣州舉行的全省第三屆水運會,在四個賽項中勝出及打破舊紀錄,一鳴驚人。同年十月,她參加香港的渡海泳賽,再奪冠軍,並刷新自一九二○年香港有女子渡海泳賽以來的紀錄,令這位還未足十二歲的小妮子聲名大噪。她當時還未被稱為「美人魚」,而是得了另一綽號:「水怪」。由「水怪」到「美人魚」、「中國小姐」,楊秀瓊游出了驕人的成績,也開展了不平凡的人生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