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负利率政策的六大问题

(2016-09-19 09:41:23) 下一个

著名金融分析家 John Mauldin 最近发文专题论述负利率政策的六大问题。笔者摘其要点,与大家分享。

问题一: 无法刺激经济

经典经济理论认为降低利率可以推动消费增长,进而刺激经济增长。这个理论真的是个真理吗?最近6年的零利率实验显然证明这个理论并不正确。6年的零利率政策下经济增长仍然缓慢。负利率的结果会更糟糕,因为负利率逼迫人们加度储蓄,而不是消费。(注:笔者在《货币宽松政策已是穷途末路》中深入讨论过这点)

问题二: 背叛了凯恩斯

08年金融危机后伯南克(Bernanke)动用非常手段,尽管操作技术上未必认同,但大力出手是必须的。尽管如此,让零利率维持至今则让人费解。凯恩斯是货币刺激政策的鼻祖,但凯恩斯并没有为零利率和负利率背书。凯恩斯在他的巨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第二十一章对利率合理性有深入讨论。凯恩斯指出,如果利率过低,并不会增加就业;同时利率必须让借出者的各种风险得到足够补偿。显然零利率和负利率是无法补偿任何借出风险的。化率(蓝线/右坐标)
和原油价格(红线/左坐标)

问题三: 政策瘫痪

我们知道零利率政策的一个后果是大力推动了股市。众所周知,在零利率下,2%的股息似乎很有吸引力。但问题是在获得2%股息收益时,投资人必须面都本金风险。如果2%收益可以在存款等手段获得,投资人对股市的兴趣会显著丧失。这就是说,相当于逆向过程,如果利率上升,股市就会受到严重负面影响。这让利率政策进退两难。(笔者在《市盈率看债卷——顶级基金PIMCO也贻笑大方》 对如何比较股票和债卷有深入讨论)

问题四: 扼杀保险公司和退休基金

这一点比较明显。保险公司和退休基金都是有很多现金和相当的未来责任(保险公司是理赔责任,退休基金有发放退休金责任)。保险公司和退休基金通常将相当规模的资金投资在相宜的债卷,来匹配未来责任。零利率和负利率彻底破坏了保险公司和退休基金的运行。(同时这一点也呼应问题一,因为退休基金如果回报低于预期,必然要求现有员工加大退休金储蓄金额,因而实际削减了可支出收入,抑制消费。笔者在《美国低利率下的退休基金困境》有很好讨论)

问题五: 扭曲经济信号

欧洲央行由于国家债卷数量有限,开始直接购买企业债卷。这让企业债卷价格飞涨(也就是利率下降),导致利率差异等重要市场指标失灵。众所周知,企业债卷和政府债卷的收益率差异是衡量企业违约风险的晴雨表。但由于央行介入,这些重要指标均告失灵。

问题六: 压迫退休人员

退休人员由于生命余年有限,一般投资风险不宜过高,因而投资组合中债卷比价较高,并逐年增高。但负利率无疑是对退休人员敲诈勒索。这将引发深度社会危机。

笔者认为零利率和负利率就是变相征税,也是大规模社会财富转移。选民对任何税务相关问题都比较敏感,但对这种央行主导的隐形税负却比较迟钝。

笔者再加问题七: 进入通胀不足怪圈。 笔者在《美联储前主席警告通胀风险,真的吗?》指出过低利率实际上导致通缩效果,与推动通胀的政策目的适得其反。

作者:藿香子
时间:2016年8月31日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wujibifan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一唯' 的评论 : 各显神通是市场经济的正道 :)
一唯 回复 悄悄话 好日子过不成就过苦点吧。受不了苦, 就折腾吧。目前还能熬几年,各显神通。
wujibifan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随意001' 的评论 : 这种利率环境银行也很倒霉,所以更多是前者。
随意001 回复 悄悄话 央行们已经丧失了常识,就知道建模型了。或着呢,央行们本来就是为大资本服务的,本就是有意为之。总之,屁民不易。
wujibifan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lue-Crab' 的评论 : 多谢浏览。这几年全球经济处于增长期,日本只能“苟延残喘”,如果萧条期来了,日本还有什么刺激手段哪?再说日本负利率只是刚刚起个头。效果还优待发挥。目前实施的负利率都还不到位,银行存款还没有负利率。因此不能算完全负利率政策。
Blue-Crab 回复 悄悄话 没有你说的那么可怕。日本不是还在苟延残喘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