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85)
2018 (59)
2020 (70)
2021 (95)
2022 (122)
上海交大教授工资级别
几年前也贴过交大教授名录,由于资料有限,不少教授的级别信息有误,如以前把56年交大上报的二级教授(25人)名单全部列入到二级教授中,实际情况是有几位没批下,最后是定了三级教授,如:许应期、林海明、楼鸿棣、杨仁杰、殷大钧、孙成瑶。在64年交大上报上海高教局的教授名册中,他们都是三级教授。“西北东南”要找的许应期64年还在交大名册上,信息是:64岁,九三学社,9系系主任,三级教授,专业电机。另外这份名单也包括56年前后迁到西安交大的那部分教授。
一级教授: 程孝刚 陈大燮 钟兆琳 朱公瑾 周 铭 周志宏 陈石英 朱物华
二级教授: 朱麟五 吴之凤 沈三多 郑兆益 贝季瑶 严 睃 单基乾 张钟俊
程福秀 陈季丹 黄席椿 张 煦 周玉坤 沈尚贤 陈 湖 金 慤 赵富鑫
张 鸿 周惠久 王公衡 薛绍清 李永庆 杨 槱 李泰云 孙增光 毕仲翰
程守洙 赵之良(二级工程师)
三级教授: 杨仁杰 陈铁云 郑家俊 李渤仲 梁士超 许应期 唐庆贻 楼鸿棣 孙成璠
归绍升 林海明 赵介文 周修齐 周志诚 陈学俊 吴金堤 沈 诚 黄步玉
罗祖道 殷大钧 顾崇衔 张景贤 陆振国 冯 ? 聂元辉 曾继铎 朱 城(副)
程延庆 夏安世 刘美荫 来 虔 王兆华 蒋公惠(三级工程师)
四级教授: 罗致睿 吴良弼 罗德涛 孟 侃 范元弼 居 崑 屈光达 王 超 梁伯高
程文鑫 李惠亭 徐开源 沈嘉猷 骆美轮 邵士斌 程鸿炳 李宝堂 葛衢康
江宏俊 吴有荣 徐桂芳
四级副教授:凌渭民 李铭慰 唐济楫 魏东升 林宏铨 范恂如 张寰镜 江可宗 黄静安
金守礼 裘益钟 辛一行 陆修涵 任有恒 郑学祥 王蓉荪 庄礼庭 徐祖耀
五级教授: 钱辸桢 孙璧媃 姜圣文 茅福谦 谢家佑 杭继寿 朱寿琪
五级副教授:骆振黄 吴 镇 朱效煌 史淦森 刘 勤 陈可萱 赵贻镜 顾家驹 余传文
六级副教授:张祖锠 刘子玉 杨代盛 吴子彬 高志希 周道本 李焻南 雷新陶
我父 郑兆益 二级教授,听家母说工资是30x元。我查了您给出的工资级别,好象二级只有200多? 记得爷爷(三级)的是200多。
祖父,家父都留德。祖父是公派的。家父是自费公派的。当年祖父在民国军工系统任职(俞大维部下,德国留学学弟)有公派名额,但学成回国必须为政俯工作。祖父说政府工有我一个就够了,所以他自费送儿子留学。但父亲去后不久,二战爆发,父亲逃难去了瑞士,音讯全无。二战结束后,父亲回到德国在汉诺威大学完成博士学位。
祖父专攻冶金专业,前国民党党员,46年的当选民国立法委员。49年“起义”投共,起义宣言由张治中最后一次去延安和谈时交给周恩来。因当时宣言中的署名人大都在国统区,所以周说以后挑个适当时候公布。爷爷为这段历史文革中吃了不少苦头。1949后,祖父转为民革,治学之余,还为政府做了许多口译,对台广播统战事宜。
父亲,九三学社成员,机械金切专业。归国后曾任明精机床厂工程师,沪江大学客座教授,同济大学教授。他是院系调整后调到交大的。于1962年早逝,正是著书立说的年龄,可惜没留下甚么著书。2016年交大机械系,父亲的一些学生们为父亲办了个100冥诞记念坐谈会,邀我们兄弟姐妹参加。关于父亲的一些事,我们还是第一次在那个坐谈会上听说的。
祖父和父亲,亦父亦子,亦师亦友。在当时的交大传为佳话。1949时,祖父是为了刚回国不久的父亲才没有随蒋撤台的。想不到父亲先他而去,留他独对文革。但作为幼年失父的我,反倒庆幸父亲早逝躲过了文革。交大当时的党委书记,老革命,是被红卫兵用铅丝勒死后伪装成上吊自杀的。
西迁教授名单:赵富鑫、殷大钧、沈尚贤、孙成璠、周惠久、陈大燮、严晙、钟兆琳、张鸿、黄席椿、顾崇衔、吴之凤、冯?、吴有荣、袁轶群、江宏俊、陆振国、顾逢时、刘美荫、陈季丹、沈三多,副教授:袁旦庆、庄礼庭、石华鑫、王哲生、朱城、张寰镜、朱荣年、冯汉斌、谈连峰、来虔、徐桂芳。
没有杨世铭。
年幼时的杨世铭对亡国奴的印象是深刻的。他12岁时跟随舅父背井离乡,逃亡到上海,小小年纪便深刻意识到有国才有家,救国是义不容辞的担当。1939年,受到当时进步思想的影响,在上海中学读高中的杨世铭参加了学校进步组织读书会,大部分时间里,他参与时事政治的讨论,学唱救亡歌曲,阅读大量进步报刊和书籍。1941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进入上海中学地下党组织。皖南事变后,面对着日军和国民党的双重压迫,杨世铭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负责发起了救助贫困学生的“助学金运动”,还积极创办了抗日据点“三一小学”。
1949年8月,杨世铭转到凯思理工大学研究院学习,随后转到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师从国际著名热传学家MaxJakob。1953年取得博士学位后,他应导师邀请担任了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副研究员。期间,他提高了热传理论科研能力,出版了相关著作,为以后回国从事热传学科研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中国建设正值用人之际,杨世铭作为当时知名的传热学专家毅然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陈毅市长的亲自关怀下,他于1956年调入交通大学热工教研组。1957年,再次响应国家教育西迁的号召,杨世铭成为第一批举家西迁的交大教授。
程守洙56年在华东纺织工学院定了三级,调到交大当了系主任提到二级。孙增光也是调到交大两年后提到二级的。
许应期56年交大上报评二级教授,但批下是三级(还有几位也是报了二级,最后定三级)。交大老教授多,许应期如有博士学位就至少二级了。他是交大9系(机车车辆工程系)系主任,1973年整个机车车辆工程系调整到上海铁道学院,许教授也随系调入上海铁道学院。
谢指教,改成全角试试。
李泰云就是复旦李郁芬的父亲,也是王选的表姐夫。
这次交大教授和副教授的资料,都有了,应该是齐备了吧。
殷大钧教授的右派帽子,居然戴了13年,直到1971年才摘掉。之前听说过,很多人1959年或在1960年代初就摘帽了。
这次交大教授和副教授的资料,都有了,应该是齐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