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毛囡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文革中上海的五七干校

(2023-03-17 13:38:58) 下一个

文革中上海的五七干校

    网友们在讨论文革中的五七干校,各地的形式和情况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北京各单位系统的干校都建在外省,除了去干校的有的是直接下放到农场,去干校的编制、工资仍在原单位,一般是工资照发(个别在受审查的发生活费或被冻结部分工资,如图3中范用被冻结工资140元)。去干校的各类人员都有,应该没什么级别限制吧,图1-3.干校学员从行政9级到行政24级都有(行政6级去干校的也有)。


    
   上海的干校都设在上海的郊区奉贤县,是按系统建立的,当时在奉贤(五四农场和星火农场境内)的市级干校有:上海市直属机关五七干校(简称市直干校,后来改为上海市五七干校,就在我所在农场连队的边上,我们叫它市干校,因为附近还有其它干校,不能只叫干校),(以下照片都来自网络)

文革后市干校撤销后改建成了“上海市旅游专科学校”;在我们连队的另一边是上海市工交五七干校(简称工交干校),再过去一站路就是上海市财贸五七干校(财贸干校),现在是中共上海市财贸党校;


   其他几所干校都在星火农场、燎原农场境内,有上海市文化五七干校(文化干校,是由原来的电影干校、新闻出版干校和文化系统干校三校合并成的,干校撤销后成了上海师范学院分院;

其他还有上海市科技五七干校和上海市卫生局五七干校。

   市级干校以外的干校(如各区干校)设在哪里就不太清楚了。

   干校条件虽然比市区差,但比我们农场连队的住房、文化设施等条件要好多了。我在农场时正好有位亲戚也在干校,有时可去干校看电影和搭他们的车回市区。我在农场时已属文革后期,干校学员主要就是学习和劳动锻炼,好像已没有批斗情况了。

    另外上海的干校是没有家属和小孩的(即没举家搬去干校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殷姗姗 回复 悄悄话 干校是通过劳动进行思想改造的地方。在干校搞机械化,让臭老九吃面条也是阶级斗争,改造思想的奇闻逸事。长期提升不了的“白专”大显身手,技压群雄,当时是阶级斗争中的典型。知识分子难斗!
殷姗姗 回复 悄悄话 全国五七干校中唯一能够吃到面条的,就是北京钢铁学院的迁安五七干校。在干校劳动两期的老助教(白专)废品利用,设计制造了一台和面机,并且修复了一台废料堆里的切面机。使得干校食堂面目一新,和面用机器,午饭有面条吃。劳动的臭老九们也鲤鱼翻身,不是只会说。领导没有少吃。但是,“白专”仍旧是“白专”,连一句表扬的话都没得到。这一位老助教就是后来曾经提出教育应该培养“有道德,有创新思维和全面健康人才”的张人骧先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