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毛囡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我国首批18位博士

(2022-02-02 11:27:00) 下一个
我国首批18位博士
 
       1983年我国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至今已近四十年了。那次18人获学位证书的我国首批博士也都70岁、80岁多了,都退休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这18人都是在恢复高考后的78年考入研究生的(当年共录取1万多人),当时并没分博士生和硕士生,因为首批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名单是在1981年11月才确定公布的,而18人中有的已在1980年就已毕业,他们因为毕业论文水平高,在那名单公布后再申请了作博士论文答辩的。
        中科院高能所马中骐的学位证书编号是10001,因此也成了第一个本土博士,他也是最早(82年3月)完成答辩的。
        马中骐读了两回研究生,1964年,马中骐考上北大物理系研究生,读了一年多后文革开始中断,78年再考了研究生。
       王建磐同时参加了高考和研究生考试,因研究生考试比高考晚了半年,王建磐是在华南理工大学上了5个月大一课后又收到了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 
       18人中的读研经历还有不少故事。
 
1. 于秀源,1942年出生。1978年考取山东大学数学系研究生,专业基础数学,指导教师潘承洞。1980年留校任教,1983年5月获山大理学博士学位。
 
2. 范洪义,1947年出生。1978年考取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专业 理论物理,指导教师阮图南。1981年12月毕业留校。1982年5月获博士学位。
 
3. 马中骐,1940年3月出生。1978年考取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生,专业高能物理,指导教师胡 宁。1981年毕业后留所工作。1982年3月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4. 单墫,1943年出生。1978年考取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专业基础数学,指导教师王元、曾肯成。1983年获理学博士学位。
 
5. 王建磐,1949年出生。1978年考取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研究生,专业基础数学,指导教师曹锡华 。1982年12月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6.  赵林城,1942年出生。1978年考取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指导教师陈希孺,1982年5月获中国科大理学博士学位。
 
7. 白志东,1943年11月出生。1978年考取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专业概率统计,指导教师殷涌泉、陈希孺,1982年5月获中国科大理学博士学位。
 
8. 洪家兴,1942年出生。1978年考取复旦大学研究生,专业基础数学,指导教师谷超豪。1982年6月获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9.  冯玉琳,1942年出生。1978年考取中科院计算机所研究生,专业计算机软件,指导教师唐稚松。1982年11月获中科院获工学博士学位。
 
10. 徐功巧(女),1942年9月出生。1978年考取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生,专业分子生物学,指导教师邹承鲁。1983年1月获中科院理学博士学位。1984年赴美国西北大学做博士后。1988年技术移民加拿大。
 
11. 苏淳,1945年出生。1978年考取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专业概率统计,指导教师陈希孺,1983年4月获中国科大理学博士学位。
 
12. 徐文耀,1944年出生。1978年考取中科院地球物理所研究生,专业地磁与高空物理,指导教师朱岗昆。1983年1月获中科院理学博士学位。
 
13. 李尚志,1947年出生。1978年考取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专业基础数学,指导教师曾肯成,1982年5月获中国科大理学博士学位。
 
14. 黄朝商,1939年出生。1978年考取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生,专业理论物理,指导教师戴元本。 1982年8月获中科院获理学博士学位。
 
15.  李绍宽,1941年出生。1978年考取复旦大学研究生,专业基础数学,指导教师夏道行、严绍宗。1982年6月获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16. 谢惠民。1939年12月出生。1978年考取中科院研究生院研究生,专业运筹学与控制论, 指导教师关肇直。1982年5月获中科院理学博士学位。
 
17. 张荫南,1942年出生。1978年考取复旦大学研究生,专业基础数学,指导教师夏道行、严绍宗。1982年6月获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18. 童裕孙,1943年出生。1978年考取复旦大学研究生,专业基础数学,指导教师夏道行、严绍宗。1982年6月获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5)
评论
零不是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毛囡' 的评论 : 谢谢!我也记得自己刚刚拿到硕士时全国有87个博士(万人之上,87人之下,还阿Q般得意过一阵)。在这以前研究生是两年,从中择优录取选拔一部分再学两年,但没有学位。
后来出国前在四川培训外语,和87人中的一位同班,年龄相仿,他已经是西安交大的副教授。
毛囡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零不是数' 的评论 :
查了一下,第一年(从82年到83年底)得到博士学位的应该不超过30人。到84年底全国获博士学位共有87人。

白钉 回复 悄悄话 吾不言,为尊者讳。
毛囡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白钉' 的评论 :
"她也是18人中唯一去国外工作、居住的" 我对此点存疑。
----------------------------------------------------
徐功巧在学位颁发仪式后就到美国做博士后、工作,88年技术移民去加拿大工作、定居、退休。
其他人有到国外做博士后、短期访问交流过的,但都在国内大学、研究所工作和退休的。
白钉 回复 悄悄话 "她也是18人中唯一去国外工作、居住的" 我对此点存疑。
零不是数 回复 悄悄话 第一年应该全国有八九十人得到博士学位。有没有名单?很好奇。
毛囡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一帖' 的评论 :
18人中:
中科大 6人, 中科院研究所6人 , 复旦大学4人, 山东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各1人 ;
年龄最大的是1939年1月出生的黄朝商,最小的是1949年1月出生的王建磐;
17人获理学博士学位,1人(冯玉琳)获工学博士学位;
女博士仅徐功巧1人,她也是18人中唯一去国外工作、居住的。
一帖 回复 悄悄话 几个特色:17/18为理学博士,12/18出自中科院系统(含中科大),13/18在43年前出生,导师皆为学界大佬,以我的认知,其中一半以上为本学科顶级学界泰斗。

我在上海中科院呆过,以为原因之一是早期中科院研究生管理不如高校规范,高校有研究生院,应修课程和学分有详细规定,中科院研究所由科研处管,自己开不出课程,外送高校培养,其本上放羊,导师重自己带的课题研究,轻课程学分,授不授学位,一言九鼎,科研处顺水推舟,没有决定权。
Fishman1962 回复 悄悄话 A title of certificate is not important. You can buy a PhD from a lot of universities in the USA and around world.
I hope China education system can teach young people how to think (philosophy) in academical training.
Some supervisors in China really don't anything about research/philosophy training.
zhirui 回复 悄悄话 老一辈的学部委员真的是中国建国时期的学术泰斗(可惜不少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很多人是某个学科创立者,值得让人尊敬, 他们很多人不但学风严肃,而且做人低调。 当前的中国院士呵呵, 堪比官场现形记, 一个个丑陋的不行。 丘成桐曾经说过: 中国的那些博士导师要到美国连assistant professor 资格都不够, 此话很真实。


2000 年以后上的院士真的没有几人值得让别人尊敬, 此乃实话。
毛囡 回复 悄悄话 合照中只有17人,少的一人是唯一的工学博士冯玉琳,当时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博士后。
毛囡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ortfolio' 的评论 :
是的,现在不少是花钱、拉关系、走门路搞到院士的,这院士制是滋生腐败和不良风气的东西。
毛囡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zhirui' 的评论 :
八十年代的一批学部委员还是不错的。变院士以后人数越来越多,水分越来越大,什么烟草

院士、茅台院士、“千万院士”等,院士已成笑话了,应该废除这院士制。

现在一年就产生5、6万博士,也难保证质量。
portfolio 回复 悄悄话 现在的大多数院士,都是由所在的单位化上1-2千万买来的,与军队内的官衔买卖一样。

zhirui 回复 悄悄话 当年的博士水平无论学士和素质比目前的那些院士水平要高很多, 甚至甩几条街。 这年头太多院士不值得让人尊敬, 表面光鲜, 其实在欺世盗名, 沽名钓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