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毛囡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1977年恢复高考是邓小平拍板决定的吗?

(2021-10-06 12:17:01) 下一个

1977年恢复高考是邓小平拍板决定的吗?

        提到77年高考的恢复,很多人和宣传都把这事说成是邓小平(批准)决定的,(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当场拍板恢复高考")其实这个说法、宣传和实际情况是有较大出入的,邓小平对恢复高考有大的贡献(促成了以下的报告,其实这也应该是他的职责,当时他主管教育。),但邓那时不是最后决策人和批准人,如那时他能最后拍板,他就不用把这份报告送华国锋和政治局讨论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王扬宗教授在一篇回顾那次"科教工作座谈会"文章中写的结语更客观:
1. 那时恢复高考是大势所趋,即使没有科教座谈会上邓小平同志及时拍板,高考制度也将于1978年恢复。小平同志拍板使高考提前半年恢复。有的人说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上大学机会,未免过分夸大了个人的作用。

2. 高考恢复的决策毫无疑问还需要中央更高领导人同意批准,当时的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等领导同志的作用不应忽视。但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及时拍板,科学教育界的拨乱反正可能不会那么及时和有力。
 
      由邓小平报送的教育部报告:


      华主席:此事较急,请审阅后,批政治局会议讨论批准。建议近几日内开一次政治局会议,连同红旗什誌关于教育的评论员文章(前已送阅)一并讨论。如何,请酌定。
                                                                                       邓小平  十月三日

华国锋同日批:东兴同志请印中央讨论,文件发政治局同志。

王扬宗文章部分内容摘录:

     在恢复高考30年之际,参与这一事件的当事人回忆了有关经过,但对比科教座谈会部分原始记录,有的说法并不准确。
   当事人的回忆

最引人注目的,当数当时的教育部长刘西尧和时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后来担任武汉大学校长的刘道玉先生。那一年,他们代表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的有关人员一起组织了科教座谈会。

刘西尧的回忆录《攀峰与穿雾》(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第214页)中简短地谈到此事:

在8月的一次座谈会上,武大教授查全性慷慨陈词恢复高考的必要,小平肯定了他的意见,但招考通知已由国务院发出,开学即将临近,有个当年是否来得及的问题。所以小平说,今年来不及了,明年恢复吧!我说:若推迟开学,还是可以的。小平断然说,既然如此,那就立即恢复。这样,我国就在1977年恢复了高等学校考试入学的制度。

刘道玉的回忆与刘西尧略有出入。他的《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页)不仅记录了查全性的发言,还包括刘西尧与邓小平的对话:

(8月)5日上午,武汉大学的这位代表首先发言,看来他是作了认真准备的,发言时情绪有些激动。他说:“大学的招生工作是培养人才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从武汉大学五年招生工作的情况看,按照‘十六字’方针招收的工农兵大学生,文化基础相差悬殊,质量没有保证。……什么‘十六字’,都是骗人的,实际上就是领导批准,其他都是徒有虚名……”

他的发言引起了邓小平的高度重视。他说:“十六字方针必须推倒,恢复统一高考从今年开始。”

刘西尧说:“今年恢复高考来不及了,招生工作会议已开过了。”

邓小平说:“今年就改,看准了,不能等……”

刘校长言之凿凿,但他把时间记错了,应为1977年8月6日下午。“武汉大学的这位代表”就是当年武大化学系查全性副教授。1980年查教授因电化学领域的成就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在他被公认为是“倡议恢复高高考的第一人”。查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人们似乎把倡言恢复高考都归功于我,其实当时绝大部分人都有此想法,我只是捅破了一层窗户纸。”

温元凯是当年最年轻的与会者,时为中国科技大学助教。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因为我是‘小人物’,在座的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和师长,所以还是没有敢举手发言。记得是一个下午的时候,我就利用插话的机会,说我还有话要补充。邓小平说可以。”记者写道:“温元凯就利用插话的机会说高考制度要改革,并提出了十六个字的高考恢复方案。这十六个字叫做‘自愿报考,领导批准,严格考试,择优录取’。”

“没想到邓小平听完我发言后当场讲,温元凯,至少采纳你3/4。我们大家都一愣,什么叫3/4?邓小平说,第二句‘领导批准’可以拿掉,考大学是每个人的权利,不需要领导批准。”温元凯这样回忆。

     《党的文献》2007年第4期发表了中央文献研究室龙平平、张曙合写的《邓小平决策恢复高考改变一代知识青年命运》一文。文中说,邓小平最初是同意1977年招生仍按原来办法的,但“查全性的发言引起与会者强烈共鸣。吴文俊、王大珩、邹承鲁、汪猷等纷纷发言,赞同查全性意见,建议党中央、国务院下大决心,对现行招生制度来一个大的改革,宁可今年招生晚两个月。不然,又招来20多万人,好多不合适的,浪费就大了。专家们的意见震动并激励了邓小平。他问坐在身边的教育部长刘西尧:今年就恢复高考还来得及吗?刘西尧说,推迟半年招生,还来得及。邓小平听了,当场决断……一个重大决策就这样出台了。”两位专家的身份使他们的论述具有权威性,但其中的某些细节以当事人的回忆等资料为依据,也有待核实。

科教座谈会的原始记录
查先生的发言较长,这里作了节略,其他人的发言原文照录。

查全性同志:关于招生问题。招生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的第一关键。……目前这种招生办法,使大学生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中小学质量不高,二是招生制度有问题。主要还是招生制度。……现行招生制度有四大严重弊病:1.埋没人才。2.工农子弟很难上大学。贫下中农说:“解放前上学靠钱,十七年上学靠分,十一年上学靠权。3.败坏了社会风气,助长了不正之风,而且越演越烈。据我所知,今年招生还没有开始,但已经有人在请客送礼,走后门。4.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现在,甚至连小学生都知道,上大学,不需文凭文化,只要有个好爸爸。

现行招生制度必须大改,必须真正保证择优录取,打破现在的框框,不拘一格选人才。……当前正是关键时刻。听说太原招生会,目前尚有可为,迫在眉睫。我呼吁,今年招生开始就要当机立断,下更大的决心,否则又是一、二十万人的质量问题。新生质量无保证,77年教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句空话。今年至今要采取一些过渡措施,应当建立全国统一的报考招生制度,应当体现以下精神:1.招生名额不要下到基层单位,至多分配到省市一级掌握……2.要按照高中文化程度,统一考试,并要严防泄露试题。考试要从实际出发,重点考语文和数学,其次是物理,化学和外文可以暂时要求低一点。从语文和数学可以看出学生的文化程度和抽象思维能力。3.真正做到广大青年有机会报考和自愿选择专业。……只要我们采取果断措施,大学新生质量就会大为改观,收到显著效果。要当机立断,只争朝夕,今年能办的将不要拖到明年去办。

刘西尧同志:原来想今年文化程度要求达到高中毕业,名额分配到县。自由报考问题,我赞成南翔同志的意见,但马上要做,还要具体化。

邓副主席:“领导批准”应改为全国统一的招生,委员会定,该委员会由教师组成。

李昌同志:招生问题,只要下大决心,今年是来得及的。

沈克琦同志:完全同意查全性同志的意见,如今年不解决,81年学生的质量无法保证。

邓副主席:改吗[嘛]!既然今年还有时间改,就坚决改吗[嘛]!把太原招生会议的报告收回来,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这涉及到几百万人的问题,要拿出一个办法来,既可以把优秀人才拿上来,又要不致引起波动。你们研究一下,这个方法应当找出来,要求质量。重点学校要统一招生。允许报三个志愿,到校后再分专业。今年开始就改,不要等了。招生十六字方针可以改一改嘛!

温元凯同志:十六字可否改为“自愿报考,单位同意,统一考试,择优录取”?

邓副主席:你的十六字比较好,但你的第二句话有点问题,比如他很好,要报考,队里不同意,或者脾气怪些,领导不同意怎么办?我取你的四分之三,第二句不要。今年要下决心按要求招生,招的生要基本符合提高的要求。

史绍熙同志:应该先考后审。

邓副主席:取了你(温元凯)四分之三。 ……

对比会议记录可知,刘道玉先生的回忆录那一段不很真切,刘西尧的态度不够明朗,温元凯在邓小平“拍板”后才对“十六字”方针提出修改建议。人的记忆是如此奇妙,除了查先生,多数当事人都在有意无意之间夸大了自己的作用。
    与会者参与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事件,或多或少有所贡献;当回忆往事之时,“自传体记忆”出现某种“怀旧性记忆上涨”,有意无意地对“自我”有所突出,也是可以理解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9)
评论
一帖 回复 悄悄话 也议一下此文的跟帖中的众口云云。虽然各抒已见 ,每人都各自的视角和理由,但毛囡博文的标题是《1977年恢复高考是邓小平拍板决定的吗?》,他用所示文件给出了直接的,否定的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在1978年11月,在这之前,邓小平在党中央政治决策核心圏中还没有高到"一言九鼎"的地位。如已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失去它的历史重要性。拍板决定的重要,首提重大政策的重要,还是细节策划的重要,是有和无,早和晚,以及好和和不夠好的区别,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白钉 回复 悄悄话 怎么还在讨论?魔鬼在细节:
“温元凯同志:十六字可否改为“自愿报考,单位同意,统一考试,择优录取”?
邓副主席:你的十六字比较好,但你的第二句话有点问题,比如他很好,要报考,队里不同意,或者脾气怪些,
领导不同意怎么办?我取你的四分之三,第二句不要。今年要下决心按要求招生,招的生要基本符合提高的要求。”

没有邓小平提醒,或同意拿掉"单位同意"或“领导批准”这条,起码相当一部分考分高的考生会被“单位”或“领导”拉下来。
政策的可执行性是第一位的。
不是邓小平给了什么人一切,个人在历史的大浪中是渺小和无力的。辛德勒不是救出了千把人吗,难道这些人不去感谢辛德勒,而去莫名其妙地去感谢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毛囡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一帖' 的评论 :
这文件我是在网上看到的(不是拍卖网),现在中央档案馆开放了不少文献资料,它也定期发些文献,留意下可收集到。
流浪北美的蚂蚁 回复 悄悄话 回“毛囡”的问题:

是的,你提问的对,是1977年春夏交际之时,麦收前。因为77届的高考时1977年冬天12月10日,入学时1978年3月初。 我写错了时间。

邓是77年4月恢复工作的,当时他还没有一言九鼎的能力,华国锋是党主席。

感谢你的提醒1
一帖 回复 悄悄话 毛兄,这篇博文里的文件真让我刮目相看,忍不住插几句题外话打岔一下,请鉴谅。以前就很赞赏你抠心沥血地收集文挡,重证实考的严谨治史学风,在信口开河,口沫横飞的几壇独树一帜。你以前也披露过你是怎么搜集文件的,那些旧时名人职称、级别和工资的名册等老档案资料,也许是下级机关、学校里某些人图利而流传到网上拍卖。但你这篇博文的文件应该是中央机关核心档案的原件(彩色的,那时还没有彩色复印机),怎么可能从档案保险柜里跑出来?上次"老軍头与王洪文"一文里的海军党委文件是影印件,也就算了。这次确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故冒昧向你求教。
回首前尘 回复 悄悄话 唉,楼主以为我不知道这段历史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干大事者不拘小节。小平如此,韩信也如此。关键是,当年只有小平才有决断与能力,重启改革开放之路,然后才有你我在海外洋洋论政,无需担心。华主席是好人,但不是决断之人
毛囡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回首前尘' 的评论 :

看看邓小平1977年4月还在写要求出来工作的信(只是这次没有象在76年10月的信中那样高呼万岁),到8月就一言九鼎了?

华主席叶副主席并党中央:

我完全拥护华主席最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完全拥护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方针和对当前各种问题的工作部署。

我在七五年的工作虽然也作了一些有益的事情,但在工作中确有缺点和错误,我对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对我的批评和教导再一次表示诚恳的接受。

我感谢党中央弄清了我和四人帮没有关系这件事,我特别高兴在华主席的讲话中肯定了广大人民群众去年清明节在天安门的活动是合乎情理的。

至于我个人的工作问题,做什么,什么时候开始工作为宜,完全听从中央的考虑和安排。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的时候,我曾向中央用书面表达我内心的悲痛和深切的悼念。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

在党中央决定由华国锋同志担任党中央主席和军委会主席的时候,我知道了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以最英明果敢、最正确的方式战胜四人帮的伟大胜利的时候,我在七六年十月十日曾向国锋同志和中央用书面表达我的真诚拥护和欢欣鼓舞的感情。

如果中央认为恰当,我建议把我这封信连同去年十月十日的信印发党内,究应如何处理,完全听从中央的考虑和决定。

顺致诚挚的敬礼!

邓小平

一九七七年四月十日
毛囡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回首前尘' 的评论 :

你这话能唬住不了解那段历史的年轻人,77年的邓小平能一言九鼎?邓小平到了能一言九鼎时行事、语气还会那么谦恭?你可以认为是邓小平给了你一切,但你基本不了解邓小平。
回首前尘 回复 悄悄话 正如楼下诚信网友说的,楼主发的有关资料全对,就是分析给论不对。咱们都是改革开放年代过来的,大家都知道,能够上大学出国,主要要感谢小平同志,因为只有小平才是那个时代一言九鼎的人,那怕是他刚刚出山。年轻一辈的人不懂其中的关键因素
毛囡 回复 悄悄话 我是根据档案文件来分析恢复高考的“拍板者”、批准人是谁的。所谓“拍板”就是最后决定,既然是最后决定,就不需要再作“讨论”,送其他人审阅批准了吧。邓小平在座谈会的拍板是决定向中央写报告建议当年恢复高考,从邓小平在报告上的文字“请审阅、讨论批准、建议、请酌定”也很明确他是建议,不是批准决定。如他能批准决定,他应该批示:把此报告以中央文件名义下发之类。有网友说,送审讨论批准只是“最后走一下形式”,好像不证明简单吧?如果华国锋不支持的话,他可以把这个报告放上一段时间再开会讨论,再提些问题、困难等,高考当年可能就恢复不了。你看教育部从座谈会到送上这报告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政治局讨论批准发文件花一、两个多月时间进行也可算正常吧。

我发档案文件资料是还原史实,有人无视档案文件,只相信自己的认知和解释是你们的选择和自由,但这改变不了客观事实。
白钉 回复 悄悄话 邓小平是大政治家,是七七年提前恢复高考的主要推手。至于谁第一个会上提出,并不关键。因为很多人都有这个想法,会期长,总有人会说。政治的操作,是要技巧的。试想如果邓小平第一个会上提出这个想法,大家肯定一边倒地拥护。汇报到政治局,华国锋,汪东兴
会不会不同意并要邓小平担负主要政治责任(两个凡是)? 所以万一政治局通不过,别人提出的,邓小平的责任就小多了,保存实力,以后再来。研究历史,要看细节。 开会要有个议程,这个“科教座谈会”议程中,没什么讨论恢复高考等。是邓小平在开场白中鼓励大家讲话,把气氛活跃起来,人家才敢讲。是邓小平同意把‘领导批准’这条拿掉,这非常及时关键。教育部长刘西尧是个见风使舵的人,起草会议议程没有这一条,只是后来被动地加入大家。结果此人不久就离开中枢,平调地方,实际上降了个小半级。
诚信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
你的资料整理的记述部分非常好, 完整全面, 通俗易懂。 但对你的评论部分,很不苟同。

准确的说, 高考不是“邓小平拍板决定的”, 而是邓小平下定决心后,努力推动并成功实现的。 在1977年, 虽然邓刚恢复工作数月,但由于1973年后的三年多的大刀阔斧“治理整顿”所累积的实际威望,在高层远高于英明领袖。 实际上,华国锋和汪东兴,即使不同意也无力阻挡。更何况,这个决定得到叶剑英等大范围的支持。

所以, 在本质上, 恢复高考完全是邓小平个人努力的成果, 毫无疑义。 其实, 在1974年,他曾做过第一次努力, 被毛主席阻拦下。 而第二次努力成功了, 因为华国锋无意也无力阻拦。

“高考”是40年来国家发展和社会繁荣,包括经济连续高速增长,百姓生活快速改善,教育水平大幅提高的基石。高考为国家持续进步和经济增长提供了内在动力,积累了丰厚的知识和智力储备。

最后, 还是谢谢你谈论这件事。
回首前尘 回复 悄悄话 邓当时是分管教育的付总理,是实际上的拍板决定人,最后走一下形式,在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一下。
毛囡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流浪北美的蚂蚁' 的评论 :
应是77年吧?邓才出来工作不久,并没有后来才有的拍板权。
毛囡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ID的D主' 的评论 :
77年的时候还是华国锋主政,邓刚出来,并没有他在两年后才有的那种权威。
毛囡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百万庄大侠' 的评论 :
谢谢鼓励!收有很多原始资料可和网友分享,只是需要时间整理寻找。接下来准备发画家的稿费和56年工改教授工资变化的情况。
百万庄大侠 回复 悄悄话 篇篇皆精品,点赞!
ID的D主 回复 悄悄话 客观。最后拍板的应该是党的主席啊!
流浪北美的蚂蚁 回复 悄悄话 我个人的经历证明当年的高考不是由邓小平决定的。
1976年的春夏交替之际,麦收之前,我们下乡的知青中就暗暗传递着一个内部消息:“中央开会了,高考要恢复了,以考试为主,推荐为辅”。于是大家便悄悄地找资料准备复习了。而那年的4月份邓小平刚刚恢复工作,并由华国锋主席委托他主持教育工作,全国的那次关于高考的讨论会议是7月份才召开的,高考的日期是10月份通知下来的,而我们组的知青们已经悄悄准备了几个月了,最终,30几人的知青组有6人考上了大学。
历史将证明,恢复高考时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决定的,并委托邓小平具体落实执行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