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纪行 (12)摄影家的天堂瓦札札特
快乐玉子
2019年12月1日
电影爱好者无人不知摩洛哥的瓦札札特,那里是电影摄影家的天堂。瓦札札特是省会城市,摩洛哥南方的大城市。这是一座似乎命中注定与电影有缘的城市。你看她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地处沙漠边城,南部背靠撒哈拉沙漠。她又是一座山城,坐落在阿特拉斯山脉南部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地。山上的红岩石和沙漠的黄沙土造就了城市独有的金红色。高山沙漠蓝天白云,大自然把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全赐给了瓦札札特。
如此天时地利理当然该好好利用。摩洛哥政府全力扶植电影事业,大建电影城和电影制片中心,还为前来拍摄电影的制作商负责派遣群众演员。物美价廉的拍摄环境吸引着五湖四海的电影摄影家。瓦札札特人聪明啊,以电影推动整个城市建设,餐饮服务业旅游业无处不与电影相关,电影为瓦札札特赢得滚滚财源。
来看看我们入住的酒店(Berbere Palace Hotel )吧。介绍说,她是美国好莱坞的导演和演员们最钟情的酒店。沾了好莱坞明星们的光,我们也体验一次高档精致的度假模式。超五星级的酒店,住房设施条件无可挑剔。打开房门,我和先生吃了一惊,客厅卫生间厨房一应俱全。还有一大一小二个睡房。把我们俩得瑟的不知道挑那里睡才好。酒店的自助餐好得无可挑剔。烤牛肉,煮羊肉、焖牛尾,全是高大上的好东西啊。光顾吃了,竟忘了照相。好莱坞电影无处不在地融化在酒店的每个角落。大堂里走道边泳池旁,到处陈列着与电影剧情相关的照片和雕塑。电影爱好者在酒店逛上一圈,就能重温多部好莱坞经典大片的熟悉场景。沙漠边城的这家酒店是我们十一天旅程中规格最高的酒店。
次日晨,我们参观瓦札札特的ATLAS电影城。摩洛哥之行改变了我对撒哈拉沙漠的孤陋寡闻。撒哈拉沙漠并不全是炎热荒凉的沙丘,那里有山脉有高原有火山,还有河有水有绿洲。紧靠沙漠的瓦札札特城,到处是棕榈树。开车从酒店到 ATLAS电影城。一路上领略旺盛的绿色给沙漠边城带来的无穷生机。远方的山,近处的大漠沙地,ATLAS电影城慧眼独具选了个好地方。不肯是非洲的好莱坞。一进门就是一架现代化的摄影机。不同眼睛带来不同色彩,普普通通的场景在摄影家手里变幻出光彩照人焕然一新的世界。你能想象中国的西藏是在摩洛哥拍摄的吗?我们被带入精致逼真的西藏佛寺。肃穆仁慈的观音菩萨大佛,井然有序的佛龛,结构严谨的藏式佛殿,她就是电影《最后的达赖喇嘛》(The Last Dalai Lama)的拍摄地。走进《埃及艳后》(Cleopatra)神秘豪华的埃及宫殿,墙上柱上布满精美的埃及壁画。每个细节惟妙惟肖,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境界。
导游玩兴大发,“我们也来拍段电影。”一群男女“侍卫”煞有介事地沿宫门排成二行。宫殿大门缓缓打开,“皇后”抬步登上她的宝座。一小段像模像样的电影,乐坏了咱这帮演员兼观众的游人们。耶稣诞生在哪里?大概无人能精确回答这个问题。ATLAS电影城的伯利恒小屋再现了那个无数教徒憧憬向往的地方。古朴的泥土小屋里诞生了历史上最富争议也是最杰出的一部宗教电影《拿撒勒的耶稣》(Jesus of Nazareth)。不远处的荒凉沙漠是欧美著名打斗大片大显身手的场地。著名导演和制片人雷德利•斯科特 (Ridley Scott)的多部惊世之作都在此取景。《角斗士》(Gladiator)、黑鹰坠落(Black Hawk Down),《 天国》(Kingdom Of Heaven)……,主人公从尘土飞扬的沙漠中飞奔而出的镜头在我眼前沉沉浮浮。导演和摄影家灵感的结晶化为以假乱真的视觉画面,场景的真实与否,更取决于摄影家和观众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认同。
据导游介绍,许多欧美著名电影如《四片羽毛》、《寻找宝石》、《情陷撒哈拉》、《阿拉伯的劳伦斯》、《间谍游戏》、《木乃伊》,《星球大战》等都拍摄于此,都是各路杰出摄影师们在此创造的独特精彩的视觉精品。拍下一些照片,但愿能与朋友们一起分享浮想联翩的快乐。
(2019-12-1)